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博物馆信息化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从基础文物数据系统到文物的动态管理,从单一的文物管理系统到综合的博物馆管理系统,从展厅多媒体辅助展示到综合网站建设,直到互联网上多种展示手段的采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由简到繁、由静态到动态、由内到外、由管理到展示的诸多演变。在博物馆由收藏型向参与型转变的当下,信息化技术应如何更好地为博物馆建设服务,使博物馆成为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文化需要,实现"和谐互动,共享文化"的博物馆使命,成为各个博物馆探讨和实践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探索全新的博物馆信息化理念和实现路径,使博物馆走下神坛,融入公众生活,成为发展文化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2.
2017年7月鼓浪屿以"国际历史社区"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然而申遗不是最终目的,"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与传承,如何将其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才是今后鼓浪屿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两大方面论证推行社区博物馆建设对"后申遗时代"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分析与探讨鼓浪屿社区博物馆建设的成效和不足,提出建设社区博物馆要以公众参与为核心,才能够最有效的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温晓苗 《沧桑》2012,(6):102-105,125
笔者通过对山西博物院"瓷乐坊"活动的实践参与,针对博物馆如何更好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保障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对博物馆如何实现从"物"的研究向"人"的研究,从"以藏品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如何从学术讲座宣教方式转向以公众动手实践为中心的宣教形式等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并对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前景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与GIS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的发展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分析了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的发展历程,指出物联网是实现"智慧地球"的关键。之后分析了"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G IS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G IS应用方法。最后对物联网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给出了物联网在文博行业中应用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物联网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立足于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个性特点和独特需求,描绘了物联网在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能实现的运用,包括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园区公共服务展示系统、网络信息传播和服务系统,并对物联网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中的必要性、长期性、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让文物"活起来"是近年来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强调文化遗产的社会利用,是新博物馆学在中国博物馆的本地化实践之一,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值得审视与反思的问题。"活起来"的内涵其实是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近代博物馆需要向现代博物馆转型,在"知识性""公共性"与"体验性"三个维度上与社会构建一种新的互动关系。这种新关系的构建在展览实践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四种策展思维方式的转变来改变博物馆的社会表达方式,包括以"文化诠释"为视角丰富展览的叙事性、以"空间经验"为中心充盈展览的体验性、关注"复数性"激发公众的主体性以及联系"当代经验"构建展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同"是个人对自我社会身份的认知,与特定社会群体的关系及归属感,是当代社会发展重要的心理保障。文化遗产与特定群体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在认同中起到催化和强化的作用。促进认同将对博物馆的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及观众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带来新的活力。博物馆必须运用其收藏的文化遗产,揭示遗产蕴涵的多层面信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发展历程,认清自身特点,强化自我认同。加强公众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当代中国博物馆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博物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为例,结合自身文化遗产资源和特点,就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及旅游事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提出了"互联网+旅游"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1.绪论博物馆的定义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1)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宣传、娱乐为目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博物馆都存在资金紧张,运营不便的问题,一些私立博物馆更是举步维艰。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  相似文献   

10.
1972年,美国考古学家查尔斯.麦克基姆西在《公共考古学》一书中提出了"公共考古学"的术语和理念。西方学界认识到,为了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和考古研究的可持续性,依靠专家的力量已经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必须依赖全社会的介入,包括政府和公众。因此,公共考古学不单是面对公众的普及,还要求政府的职能的全面介入。目前,"公共考古学"的概念是指由政府管理的从公众共同利益出发的考古学,即由一个形形色色而且互有竞争的大众群体以他们自己的方法来阐释过去。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英国考古博物馆改变功能定位,从考古专家的仆人,转向以公众为中心,以吸引和沟通各社会阶层的大众为己任,并对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进行改革。本文介绍了英国博物馆在这方面的一系列有益实践与成功经验,包括服务对象的重新定位、传统功能向外延伸,从静态展示向为观众提供动态的展览服务如走进社区的"移动博物馆"和出借文物盒、鼓励受众的参与和互动、网上连接、开放库房和研究部门、为残障儿童开发考古游戏、吸引少数族群参与、举行陶艺与玻璃艺术研讨会和文物欣赏写作班等等。这些举措反映了当代博物馆和考古学思维方式的新趋势,这就是:不是强调公众能为考古学做些什么,而是强调考古学可以为公众做些什么。公共考古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结果是在这些国家造就了对考古资源具有较高觉悟、鉴赏力和保护意识很强的公众,大大提升了这些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虽然我国博物馆采取免费措施来吸引观众,但是这似乎还远远不够。如果真的要加强公众的参与和认识的提高,博物馆可能更需要在展示形式、营销策略、服务内容和主动性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文化遗址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现有常规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无法有效实施,而传统的文化遗址保护技术也无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最大化。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的前沿热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具有能够与文化遗址保护工作紧密结合的发展潜力。本工作首先分析了文化遗址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对物联网技术与文化遗址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针对文物保护领域的特殊需求,着重描述了文物本体与环境信息采集、监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三方面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并对涉及关键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已经部署运行的典型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系统,系统经过连续几年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为敦煌莫高窟文物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这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iques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domain. Although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omputer science, it originally emerged from library science — also one of the main disciplines concerned with access to cultural heritage material. Hence we are, in a sense, exploring what happens if we bring these strands of research back together again.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we expla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its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In the second part, we discuss how and why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access to cultural heritage can be cast naturally as 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problem. In the third and main part, we present a detailed case study of applying the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roach in practice within a museum.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它为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网络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新方法。对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架构和技术特点作了介绍,并对在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的应用案例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4.
从文物特性、文物数据特征、文物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要求等逐层递进分析,阐述了文物数据的特点和文物数据库设计的理念,进而概括文物数据库技术设计的内涵,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技术特点,力图探讨文物博物馆领域数据库建设技术上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is related to historic buildings and sites which represent a physical cultural environment most tangibly and also represent a majority of all the listed cultural heritage in all countries. The paper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built heritage. This is commonly regarded as a one‐off record by field observation, but the author makes a case for recording to be a continuous process. Recording is not simply the first activity in the historic preservation process but an integral part of all phases. Despite the difficulty of defining objectives and evaluating results experience with the built heritage of the Czech Republic suggests that recording should be an on‐going, flexible and integral part of the conservation process. It is best carried out largely by recorders working within the Conservation Office.  相似文献   

16.
文物测绘是一项伴随着考古、田野调查和文物保护规划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方向,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正逐渐从单纯的文物本体的测绘、制图、建档和研究要求向保护规划和保护工程提供全面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撑转化,向综合性文化遗产区域基础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在丝绸之路(新疆段)申遗前期资料的准备中,测绘技术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为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代表了其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物领域利用数字化文物通过网络媒介传播文物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文物交流的新趋势。如何更好地利用采集的文物数字化档案,发挥数字文物的作用是进行文物数字化的最终目的。为此,针对新津观音寺明代壁画各种病害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缺损状况,利用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对其进行了计算机自动虚拟修复研究。研究表明,Criminisi基于样本的图像修复算法可利用图像小波域的小波系数优化因子,保证算法对不同纹理程度的图像采用适当的优化因子值以实现修复策略的调整,其采样的"素材"同实际壁画修复一样来自于画面已知区域,在观音寺壁画数字图像上有较好的虚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Digital technology has changed our approaches to cultural heritage documentation radically and promises to continue to bring rapid changes. Photographic and non-photographic (graphic) documentation tools are merging in one process, in which digital photographic technology is the main base. Due to digital technolog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gap between specialist technicians and non-technical users involved in heritage documentation. 3D approaches are still not popular among users in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in order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the specialist and non-technical users, a dialogue between them needs to be developed, not only to discuss issues of data precision and 3D accuracy, but also visualization production systems, which can now easily be achieved by modern digital photographic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cultural heritage documentation methods and survey techniques currently available, focusing on 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non-technical users of heritage documentation. It attempts to clarify some new aspects in cultural heritage documentation an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urrent technology. The paper undertakes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ethods in documentation — and examines issues such as quality, accuracy, time, costs and specific skills required — from pre-electronic techniques (hand measurement) to 3D laser scanning, which today represents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available for measuring and documenting objects, structures and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