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坞彩色木刻年画──采茶春牛图凌波桃花坞位于江南水乡名城——江苏苏州阊门内。桃花坞自明代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它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齐名。桃花坞木版年画无论在内容、构图、雕版、套色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2.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悠久,是广大劳动人民在过年过节时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品,在明末时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至清初获得进一步发展,称为"姑苏版",与天津杨柳青相并称,为我国木刻年画的南北中心,驰名国内外.桃花坞木刻年面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内容极富人民性,表现了劳动人民新年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省民俗学会主办的2003年迎新春中国年画楹联学术研讨会2003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在济南召开。 会议论文就中国民间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山东民间年画的内客和审美特征,以及杨家埠木版年画、东昌府年画、平度年画、朱仙镇木版年  相似文献   

4.
<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有着400多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2006年5月20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的木刻版画最早由徽州传入,最初兴盛则在山塘街。山塘街是当时苏州商业最繁荣的地区,外地商人来苏,总是先到这一地区立足,徽州木刻  相似文献   

5.
杨浩 《神州民俗》2007,(11):29-30
朱仙镇年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文章希望通过对其历史、民俗、审美、制作工艺等方面来探讨朱仙镇年画的色彩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既是广泛收藏文物和文化艺术品的机构,也是宣传精神文明的场所。民俗博物馆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内容包括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以民俗为单一的陈列尚不多见,所以因地制宜建立民俗专馆,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全省各地流传下来的民俗文物和民间艺术品十分丰富。如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的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禹县、临汝的陶瓷器;淮阳、浚县的民间玩具;灵宝、伊川等地  相似文献   

7.
徐磊  荣树云 《民俗研究》2020,(2):116-123
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两者的互动同构,使原来依附于民俗传统的手工艺品从原生文化环境中被剥离出来,其仪式性、符号性、生产性、民俗性等事象被不同社会机制重新建构,人与"物"之间的多种价值勾连发生演变。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例,可以从其创作依据与符号解读、民俗"遗产化"、民俗传统的"凭借"性质与本真性以及非遗话语与民俗传统的互惠等角度,运用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探寻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互动同构过程中灶王年画的文化裂变动因、社会功能分化以及艺术边界重建,进而对仪式类图像在非遗语境中的文化再生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涂慷 《福建史志》2012,(4):34-36
木刻年画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随着时代的演变,除了门神之外,又增加了新年欢乐吉庆迎福和幽默有趣的各种年画。清乾隆间年画开始以版画形式大量印制后,开始在民间盛行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梁平年画     
梁平年画高文梁平县位于川东,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方圆百里平川,物产丰富,是川东著名的“米粮川”。梁平年画属木刻传统年画,是我国西南地区年画产地之一,它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统称西南三大年画。梁平年画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为民间的宝贵文化...  相似文献   

10.
历史沿革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木刻年画,因产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的桃花坞而得名。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优秀的民间艺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称为“姑苏版”,当时的苏州枫桥、山塘、虎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到百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11.
程宇辉  陈辉 《东方收藏》2022,(2):116-118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不仅历史非常久远,而且民俗特征浓厚,具有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特色。本文通过分析朱仙镇木版年画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应用,从年画的内容、颜色、风格方面说明它对现代插画设计的启发以及造成的深远影响,从而提高现代插画设计的文化内在涵养并推动朱仙镇木版年画这项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民间木刻发展史略中国民间木刻,源远流长,遗产丰富,是我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研究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乡土民情以及人民信仰、理想等等的形象民俗资料。中国民间木刻起源于何时,史书上无明确记载,从考古学上来看,旧石器时代,在人类早期的岩画中,曾发现有以不同方法印在石壁上的手印。一种是用手蘸颜色直接印在壁上,可称之为阳印;另外一种是用手做模压在石壁上,然后喷刷颜色,手移开后形成一个空白的手形,可以称之为阴印。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崖画、内蒙古阴山崖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崖画、云南沧源…  相似文献   

13.
陈平  陈红 《文史精华》2011,(8):55-58
从抗战的烽火岁月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的一批美术家和北平、天津的进步画家来到河北石家庄。正是因为他们的到来,使得这里汇集了中国最杰出的一批美术家。他们与武强年画艺人相结合,成立了“冀中年画社”、“大众美术社”.形成了新木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一支劲旅,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传世名作。由此,这里也被誉为“新中国美术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雷虎  阮传菊 《旅游》2014,(1):30-35
古时,桃花坞大街是苏州才子聚集地,桃花坞是活在诗画中的风流。年画在人们的印象中,和春联是同一种类型,只不过是过年时贴在门上表达吉祥的装饰——桃花坞年画是刻在纸上的民俗。桃花坞年画,是孕育于姑苏城的民间艺术,把文入画的风雅用民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表达祈福迎祥的《一团和气》、《花开富贵》;用来驱凶避邪的《神荼郁垒》、《钟馗捉鬼》;说时事风俗的《洋灯美人》、  相似文献   

15.
杨振兰 《民俗研究》2003,(2):151-159
民俗词语即反映民俗事象的词语。如“粽子”、“年画”、“踏青”、“登高”、“年夜饭”、“舞龙灯”、“扭秧歌”、“中秋节”等,都是汉语词汇系统中负有特殊民俗内涵的词语。色彩意义指词语中所蕴含的某种独特的格调、韵味、倾向等,一般视之为词义内容的一部分,与理性意义、语法意义共同构成词义的整体内容。色彩意义是由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时代色彩、外来色彩、民族色彩、地方色彩等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袁宙飞 《民俗研究》2017,(3):141-145
清代是年画发展的高峰期,受国家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政策引导,年画慈孝图像呈多元化发展。对慈孝理念来说,这些图像具有恒常性传播的功用,能够融通艺术审美与社会生活,并促进传统慈孝礼教与民俗生活互动,因此有效地维护了民众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归属。  相似文献   

17.
1998年6月,河北省文物商店改称河北省民俗博物馆。1999年10月1日,民俗博物馆先期推出《民间扇面收藏》、《武强年画艺术》、《清末家居陈设》、《明清工艺珍品》四个展览向社会开放。10月22日正式开馆,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亲到石家庄为开馆剪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等领导、兄弟省市文物界同仁、省会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数干人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8.
在唐宋时候,苏州城的桃花坞曾经是个桃枝遍地,桃花灿烂,桃树千层的地方。春日桃花盛开,文人雅士云集,饮酒作诗,使桃花坞成为当时的名胜。其实让桃花坞流传至今这个美名的真正由来,就是今天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力群 《百年潮》2014,(2):80-80
正(油画·1944年)美术点评力群的木刻《丰衣足食》创作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1944年,描绘了陕北农民秋后丰收的喜悦。在作品中,力群吸收了大量民间年画的美学因素,例如抛弃使用以前的明暗、阴影刻法,改用线刻这一传统表现手法,并吸收了剪纸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深受延安  相似文献   

20.
胡清波 《民俗研究》2016,(4):121-128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晚清年画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为年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造型元素,使之以强烈的故事性吸引了大量受众。生动形象的年画图案则将文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在民间文化想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演绎,使文学在这种活态建构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题写有诗词文本的年画则直接将文学与图像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年画表意系统的多媒介特征,又进一步增强了年画的文学性,使其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样式。晚清年画在不断地借鉴、重构文学并与之合体的过程中传播和完善了彼此,体现出文图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