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举制度。“中正”是“九品官人”过程中具体负责对士人进行察访、品评、定次的最基层组织。九品官人法创立之初,就设立了州中正、郡中正、县中正。曹芳时期,各级中正始有大、小之分。中正在“访举”士人的同时,还有表率乡里、敦行教化、化民正俗之责。中正是非专门性的、地方性的组织。除中正之外,实施“九品官人”的机构还有司徒府、尚书省吏部和中书省。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学界将“九品官人法”误称为“九品中正制”,因而夸大了“中正”地位作用,严重影响了对该制度的正确认识,应该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唐会要》卷七六《制科举》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进士科的创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奠定。秦汉以来,选拔官吏制度主要采取“举贤良方正”或“举贤良文学”。即由皇帝以“对策”的方法决定任用与否,应举者表现特殊优秀,即授予官职。这是最早考试取士的办法。魏晋南北朝时,施行“九品官人法”,指定负责察访本地人物的专职,从地主阶级中选任官员。公元220年,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规定州设大中正,群国设中正,将本地人物评定为九品,作为选任官吏的依据,叫做“九品中正”制。吏部所任官吏,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唐宋羁縻府州研究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羁縻州类型 ,其主要特点是一群羁縻州以一个道里座标中心州为中心作近距离密集分布 ,形成集群 ,每一集群又分为数个由同一姓氏小部落组成的核心州群 ,每一州即一部落 ,但是大者不设羁縻都督府 ,小者亦不设羁縻县。这种类型的羁縻州目前仅见于剑南道雅州都督府境内。本文从这些羁縻州的定位入手 ,分析了集群的分布、形成、特点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代广西地区属桂、邕、容三管,其中开发最早的为桂管。开耀(681)后,桂州置管内经略使,领正州14、羁縻州7(此7州均在今宜州及忻城境)。14个正州中,历史最模糊的数思唐州,先设正州,后改羁縻州,再改正州,州县建置延续近四百年,这在桂北桂东地区是独有的。解放初,笔  相似文献   

5.
杨立 《清史研究》2020,121(5):140-149
<正>乾隆朝中后期,曾在会试落卷中选出楷法端正、文理通顺及诗律稳妥者若干名,另设一榜,此榜人员专为选补内阁汉中书和国子监学正、学录而开,取"中书"和"学正"各一字,是为中正榜。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科、三十四年己丑科、三十七年壬辰科三次会试设中正榜,  相似文献   

6.
六朝政区增置滥置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东汉末年,地方政区由郡县二级制演变为事实上的州郡县三级制。400年后,隋开皇三年(563)废郡,遂为州县二级制;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于是复为郡县二级制。按隋的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曹尔琴先生认为“与东晋南北朝时侨州郡县的设  相似文献   

7.
<正>蕲春,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建县,是鄂东最古老的县之一。二千多年以来,先后设郡、州、府、路、专员公署于境内,为鄂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间,隋、唐时设蕲州,治蕲春,领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因境内名山秀水众多,人口繁衍昌盛,物产丰富、文化交流频繁,因而成为禅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赵氵阳 《文史天地》2014,(10):48-52
正民国乱战,当首鼠两端的小军阀遭遇翻云覆雨的小政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1929年,军阀重开战。冯玉祥和蒋介石这对各怀心机的盟兄弟终于公然翻脸,冯玉祥被"中正弟"冠以"勾结苏俄,叛党叛国"的罪名撤职并永远开除党籍;而"焕  相似文献   

9.
<正> 苏州,古称吴,早在春秋时,吴自曾在这里建都,然而苏州的得名,却要迟至隋开皇十三年(593)取州西姑苏山为名,改吴州为苏州。明清两代苏州是府名,治吴县,现在的市区分属吴、长洲两县,后来又从长洲县分出一部分设元和县·民国废府存县,三县合并为吴县,民间习惯仍称吴县为苏州。解放后设苏  相似文献   

10.
<正>今连云港地区清末属海州直隶州,1912年废州设县,析海州直隶州为东海、灌云二县。但在1961年新海连市正式更名为连云港市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海州都是连云港的代称。近代海州城市中心随着地理环境、交通方式和城市发展主导力量的改变,实现了从海州城到新浦的转移。工商业的兴起使新浦繁荣一时,但近代海州终因重重局限性而陷入了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考证了隋开皇九年在原南朝陈境内设 置州的数目,首先弄清了陈境内原来设置有40个州,并对今人各 种不同观点进行了评述,其次论述了隋平陈后,废弃3州,改名16 州,增置19州,是隋开是九年在原陈境内共有州56个。  相似文献   

12.
一、乡制的肇兴及源流乡,是我国保存至今,而且历史最悠久的基层行政区域单位。溯其源流,萌芽于唐虞,草创于夏商,定型于西周。相传尧舜时代曾将神州大地分为若干行政区,曰州,设行政长官曰伯、曰牧,每二州或三州设高级行政长官曰岳。故古籍中常有“四岳九伯”等记载。这是我国乡政的萌  相似文献   

13.
<正>自1880年(清·光绪六年)设宾州厅到2010年,宾县(州)人在这130年历史发展的长卷上,先后书写了反映地情、民俗,反映不同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谢湜 《历史研究》2012,(3):29-43,189,190,193
太仓在元初海上漕运时代成为重镇。明初因镇设卫,卫所兼理卫事及周遭民政。明中叶,太仓卫出现军强民弱、兵丁入寇贩盐等弊端,在赋役改革艰难、沿海防卫吃紧的情势下,太仓由卫建州,相关州县也免除欠粮,缓解了困境。此后由于州卫并存共治,军民杂居,利益抵触,军政关系仍趋紧张,又因太仓州、昆山县税则龃龉,昆山县以州大县小、州不利县为理由,在正德、嘉靖海氛不平的形势下兴起"废州"案。在州、卫、县的利益博弈以及官员对决的过程中,朝廷的态度由暧昧渐趋明朗,最终存州复道。在从卫所到州县的转变中,既体现了特定的地域特质,又反映了明代国家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转变态势。  相似文献   

15.
肇域志     
贵州总督湖广川贵军务都御史一员。间值地方有警,特命专征,事定还朝,不常设。嘉靖间,御史宿应麟奏设总督一员,驻沅州,节制三省,寻停省。巡抚贵州都御史一员。驻省城,正统间设。至嘉靖四十二年,因省沅州总督,奉敕  相似文献   

16.
"属州"是元、明以及清前期存在的地方政区。通过对元代路或散府下辖领县属州的沿革过程、时空变迁、领属情况及设置利弊进行系统梳理和初步探讨,得出有元一代前后共设"领县属州"数155个,其中前代之州演变为元代属州者居多,占总数的67.74%,在经历至元到成宗初年置废频繁期后,属州数趋于稳定,直到至顺元年无大变更。受地理、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形成至顺元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属州分布格局。元代"领县属州"之设有助于克服路或散府因管理幅度过大而对所辖区域难以有效管理的弊端,但属州领县数均较少,这与其作为统县政区不甚吻合。元代为属州发展的雏形阶段,其"领县属州"多为明代承袭并有所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清镇县文化教育起步较早,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就设卫学于威清卫。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卫为县,始为县学。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知县杨以增捐资于城东创建凤梧书院。光绪一二十七年(公元1902年)八月,清廷颁发《停办科举改兴学校谕》称:“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当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自此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清镇县先后兴办各级各类学校繁多。根据清廷“停办科举改兴学校输”的精神,于光绪三十三年,知县李家兰以凤梧书院…  相似文献   

18.
唐调露元年设六胡州,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于此二州地设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过去学界多认为,此兰池都督府即《新唐书.地理志七》所记灵州都督府所属党项羁縻府州"兰池都督府"。本文考辨以为两兰池都督府非同一,原六胡州所设应为"兰池州"或"兰池州都督府";并考释兰池州所辖六县中,可知的有长泉县和塞门县。  相似文献   

19.
唐末沙州归义军张氏时期有关百姓受田和赋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张议潮时期的户口、田地登记唐代沙州自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一说贞元三年,七八七年)陷蕃直至大中二年(八四八年)张议潮收复近七十年间,吐蕃统治者改州县制为部落制,并推行一套比较落后的征发制度,当时钱货不行,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逮会昌之后吐蕃内乱,沙州一带又遭到战争摧残。张议潮于大中初年“遂摄州事,缮甲兵,耕且战,悉复余州。”张氏政权为了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曾经进行过户口和田地登记。  相似文献   

20.
清末“新政”改革大致分两个阶段。1905年前,以社会经济变革为主,其内容有兴办实业、创办新学堂、编练新军、制订经济法规等;1905年后,则以政治体制变革为主、即成立资政院、设置新内阁、地方设格议局、改革地方管制、修订新刑法等。具体到贵州,前一阶段似以创办新学堂和编练新军较有成效;后一阶段则以成立诺议局和改革地方官制世所瞩目。一、兴办学堂1901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兴学诏书,要求除京师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各省重要书院位于省城者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厅、州、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贵州巡抚邓华熙于次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