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佟菲菲 《丝绸之路》2011,(16):83-85
维吾尔族的《女天神创世》与汉族的《女祸造人》是两篇著名的泥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其相同之处在于神话母题均出自神造人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创世方式是女神吸进了尘土和空气,经过孕育吐出来才变成了人和各种飞禽走兽,后者则是女娲抟黄土创造了人类。两篇神话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历史时代,前者体现了北方突厥民族原始先民的游牧文化特点,后者则体现了中原汉族原始先民的农耕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三、土族神话考源(上)人类的神话是从人类自身的生活经验中诞生和起源,这一点毫不含糊。英国的凯恩·阿姆斯特朗在她的《神话简史》开篇就这样写道:“凡有人类的地方,必有神话。”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对上古神话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一书给予神话以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拟就《淮南子》对上古神话的整理略作讨论。一、用方位空间构架网罗神话《淮南子》中所记载的神话,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还有对某些自然现象的神话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台湾海峡两岸的射日故事。在广泛流传的太阳神话母题中,"射太阳"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主要是因为它集中分布在台湾海峡两岸。在流传过程中这些神话母题被不断地民间化,甚至被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赋予了文学的色彩。汉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更倾向于历史化。在大陆,射日神话除主要包括汉族的,同时还有许多其他少数民族的射日神话;台湾七个南岛语民族都有自己的射日神话;其中泰雅和布农是异文最多的两个民族。本文主要采用是母题分析法,通过不同射日不同的母题,挖掘其背后的内涵,并从中分析其原因,探究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殿祥 《丝绸之路》2012,(20):48-52
中国现代诗人闻一多转变为学者后致力于古典学术研究,在中国神话学研究中卓有成就,成为中国现代神话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闻一多在中国神话学研究中,不仅通过古典文献重构了中国神话体系,而且探索了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起源。在代表作《伏羲考》中,闻一多通过神话的还原进行了民族始祖的同源证明、龙图腾形成和龙的象征意义的探索、洪水战争故事中的人本意识和民族团结思想的抉发,从楚、周、商、夏推至各自的始祖高唐、姜媚、简狄、涂山,进而推至共同的始祖伏羲和女娲.进而推至龙图腾民族的形成和演变,再推至“兄妹配偶型的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本文立足于闻一多对古籍文献的研究,意在通过闻一多的神话研究观照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起源。  相似文献   

6.
眼睛的神话--从彝族的一目神话、直目神话谈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彝族、纳西等族的一目或独目神话 西南少数民族的神话中常出现一个主题:最初的人类在体质上与今天的人类有明显的差异,相传那些先人在洪水前后逐渐淘汰、繁衍与现代人无异,成为我们的祖先;这个主题在彝语支等藏缅语族诸民族中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颜荻 《南方文物》2024,(1):136-149
在古希腊神话中,丢卡利翁的故事是最常被谈及的人类起源神话之一,该神话讲述了由天神宙斯发动洪水毁灭人类,只留有一男一女在人世间存活并最终重新繁衍后代的史前史。故事因其所述的大洪水以及洪水中孤独漂泊的小船而通常被看作是古希腊版的“诺亚方舟”,因而,它也经常被纳入整个西方的“大洪水”叙事传统。本文将讨论丢卡利翁神话与西方大洪水叙事传统的关系,并从古希腊起源神话框架本身重新对丢卡利翁的起源故事作出理解。  相似文献   

8.
《崇搬图》是纳西先民的文化"遗留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学研究价值,它是研究古代纳西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宗教习俗、伦理道德、婚姻家庭、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本文从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母题的独特意义,人神关系,婚姻形态,哲学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解读与阐释,还原《崇搬图》在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本来面目,并探讨其在当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孟繁仁  孟文庆 《世界》2005,(10):70-72
“东方有伏羲、女娲;西方有亚当、夏娃”。有关他们的故事,是地球人类“创世神话”中最为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在希伯来人的创世神话《创世纪》书中,“亚当”是上帝用“红土”创造的第一位人类祖先,随后,上帝觉得“亚当”一个人过于孤独,又用“亚当”身上的一条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夏娃”。并让他们住在鲜花盛开、果实累累的“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他们违背上帝的告诫,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引发情欲,生育了人类子  相似文献   

10.
九隆神话是滇中流传较广,影响较深,同时是最早见录于记载的神话。在《风俗通》、《后汉书》及《华阳国志》诸书中,皆有纪述;只是今本《风俗通》中九隆神话已亡佚,严可均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现举《后汉书》所纪如次:“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按《华阳国志》、《蛮书》并作‘沙壶’),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姙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  相似文献   

11.
罗宇 《南方文物》2024,(1):159-168
“草生人”,指人从草中诞生,这是日本《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独特的人类起源神话。最初的人类、诸神、国土都“由草而生”,这是日本原始神话;在神的意志下“二次诞生”的新人类成为了日本国民,为天照大御神统治苇原中国、天皇统治日本建构了合理性,这是“原始神话变异体”。中国典籍中的“苍生”进入日本官方史书,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日本最初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国家建立的初期,通过“记纪神话”统一国家思想,与建立律令制国家的努力同等重要,而奈良朝廷为了建立独立国家所全面效法的正是中国。  相似文献   

12.
由于满族独特的民族构成,及满、汉间由来已久的民族交往,两族文化的异同倍受学术界关注,对神话的探讨尤为甚之。满族三女神造人神话与中原女娲造人神话均为"女神造人"母题神话,对此进行比较研究,辨析两族文化的异同,探究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产生过神话,几乎都有天地万物形成,人类起源等相同母题的神话内容。这说明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曾经历过大致相同的历史阶段和从事过大体相似的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世界上绝对没有两个民族的具体生活经历、具体生活环境完全一致,因而也就不会有任何两个民族的神话内容完全雷同,这就显示出了各个民族的神话的不同特色。苗族神话亦有其鲜明的特点,从内在的结构来看,我以为最突出的有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14.
《三国史记》中反映的高句丽始祖神话和建国神话在《山海经》、《史记》、《论衡》、《淮南子》等汉地文献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可以说,高句丽始祖神话和建国神话是在其国家壮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亦是在汲取了大量汉地史籍中的华夏文化的基础上演绎加工的结果。高句丽王室通过这样的祖先神化过程,为其统治的合理性寻找依据,巩固和扩大其统治能力,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意识。这种借用华夏神话因素的做法,侧面反映了其与中原汉地的交流和文化源流。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谈到中国神话传说的时候指出:“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西王毋”(见“中国小说史略》)。屈大均在《广东新语&;#183;神话》“西王母”条下载:  相似文献   

16.
《满族古神活》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图书,也是我国首次出版的满语神话汇集。书中收录的大部分神话故事,都采自黑龙江三家子屯,发表时,用满文与国际音标作记录,用罗马文字转写,并用汉语作了译注,是一部用四种文字写成的书。这部书稿,是继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乌拉熙春《满语语法》、《满语读本》之后的第三本著作。正象孙英年老人所说,“它的问世,对于满族文学、满族语言、满族习俗及宗教诸方面,无疑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见《满族古神活·序》)本文仅就《满族古神话》在民俗学方面的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古事记》神话舞台的构造,有天界、人界、冥界、仙界等,这与中国神话舞台的构造大致相同。但《古事记》神话各界的名称多有不同,且《古事记》神话各界之间的通道更具象化。"根之坚州国"则是日本神话中所独有的。《古事记》神话世界中可看出中国道教宇宙观的投射。《古事记》神话舞台的构造反映了中日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受容和变异。  相似文献   

18.
谢青 《神州》2013,(20):10-11
本文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基础上,对鲧、禹神话中的情节母题及原型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原型是被赋予了某种人类意识的自然物象,它所体现的是文化传统中的因素,息壤作为一种原型是农耕文化中根深蒂固、最有影响的文化基因,即崇土意识的变体,是农耕社会下的必然产物;鲧、禹的出现是先民英雄崇拜意识下的体现。鲧、禹治水不论成功与否都会有死亡的一天;息壤却能够自行生长、永世长存。息壤在此成为一个载体,换言之,鲧、禹的灵魂注入其中得以长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基础上,对鲧、禹神话中的情节母题及原型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原型是被赋予了某种人类意识的自然物象,它所体现的是文化传统中的因素,息壤作为一种原型是农耕文化中根深蒂固、最有影响的文化基因,即崇土意识的变体,是农耕社会下的必然产物;鲧、禹的出现是先民英雄崇拜意识下的体现。鲧、禹治水不论成功与否都会有死亡的一天;息壤却能够自行生长、永世长存。息壤在此成为一个载体,换言之,鲧、禹的灵魂注入其中得以长存。  相似文献   

20.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开篇前五首(《立国》、《开辟神话》等)诗吟咏的是日本神话与历史,可称之为“神话诗”。神话、历史、政治三者在这部诗集中是紧密结合的。结合当代神话学与神话历史理论,通过对诗中日本神话与历史的分析,可以透视出作者以诗歌传达政治理想的意图与叙事策略以及内含的“天朝”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