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国桢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文献学家。他对方志的认识是志书与史书相辅而行。在他看来,方志学的流派可以分为"史法"派和"史实"派;方志学的发展可以分为雏形期、形成期、繁盛期三个阶段。谢国桢对方志的认识决定了他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对方志的运用,在南明史、清初史、社会经济史、农民战争史研究方面皆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孟庆斌 《沧桑》2011,(4):18-21
史、志关系是当代史学和方志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中国传统史学和方志学的发展过程看,史与志在产生初期有共同的思想根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方志与史书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彼此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方志一直作为史的一个部类存在。但是,随着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历史学已非传统的史学,方志的内容虽然包括地方历史的记述,但已超出了历史学的范围,方志已成为一个以地方为对象、综合多种学术方法的综合著述体裁。  相似文献   

3.
《福建史志》2020,(2):42-42
1.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2.方志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3.地方志服务经济与社会事业建设研究4.大数据时代地方志事业创新发展研究5.地方志法治化建设研究6.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研究7.地方志编纂工作研究8.地方志编纂应用社会调查、口述史资料研究9.地方志质量工作研究10.专业志编纂工作研究11.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4.
方志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方志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也是整个方志学赖以成立的科学基础。近代志家、学者在接受章学诚“志”即“史”观点的同时,又面向现实,认识到“史”、“志”的不同。这一认识上的飞跃,相应地促进方志编修的体例、篇目、内容、编修方法,以及实用性认识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方志编纂理论是方志学理论的核心,也是章学诚方志理论体系的重点。章学诚曾对此作过比较系统的论述,从而奠定了方志学结构体系的基础,使中国方志学学科雏形开始形成。章学诚关于方志编纂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史取裁于方志,志应详于史;第二,志乃史体,应遵守“史家法度”,采用编修正史的方法;第三,方志体例既明,撰写时还要行之有度,措施得当。而有关的方志编纂原则和方法理论,他在《湖北通志》序中,概括为四句话:“持论不可不恕,立例不可不严,采访不可不慎,商榷不可不公。”但是章氏之论还不尽完备,尚有不少需要推敲之处。近代方志…  相似文献   

6.
李绂既是修志的实干家,又是方志学理论家,其思想有其独到精辟之处。他提出了"方志乃是史类"、"以诸史为宗"、"籍征考"与"资援据"、"修志之才与修志之志"等观点,对我国传统方志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方志学理论研究引向深入?我谈两点不全面的意见.以求教于同仁与学者。 一、借鉴历史经验,深入学习理论,提高方志学理论研究水平。胡乔木讲过:“修地方志,应当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过去修志是一些很有学问的人去做的,它本身是一项学术性的工作。”我国古时历代有文人学者参与修志,清代更多,有近百位著名学者参与其事,出了一批名志和方志专论。其中成绩最突出者首推章学诚。他一生苦心实践,除  相似文献   

8.
巴兆祥 《中国地方志》2012,(5):28-34,3,4
台湾地区的现代方志学研究始于1945年,2000~2010年间,台湾期刊发表了相当多的方志学论文,同时与方志学相关的著作成果亦是非常丰富。台湾方志学研究内容包括方志发展史研究、方志学史研究、方志文献整理、方志编纂研究、方志应用研究、方志批评等方面。台湾学术界对方志学的研究颇具特色:研究的地域范围主要以台湾为主;研究的内容尽管没有大陆广泛,但对方志学的核心分支学科已多有贡献;由于方志学研究的实践性强特点以及台湾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围绕“二战”后方志编纂形成的论文是台湾方志学研究的主流。尤其是台湾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成了方志学研究的主力军,他们给方志学研究带来了新视野与新方法,方志学科的交叉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质的地方志文化乃全面、客观地记述某行政区域内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资料性文献,由于历史与全国首轮修志及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而构建的中国现代方志学,是一门新型综合性应用学科.方志学属历史范畴,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深入研究阐述<中国现代方志学>中方志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辨析论述,即综合方志著述、综...  相似文献   

10.
本届修志自80年代初始,已有十七、八年历史。方志工作者在修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写了不少论文,为新方志学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应当看到以往某些论文对修志实践经验的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刻,对已经研讨的某些问题在方志界认识尚不统一,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讨。理论来源于实践,方志学理论的丰富发展依赖于修志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方志理论问题的正确答案也只能在修志实践中找到。《秦皇岛市志》(以下简称《秦志》,是河北省新编方志中一部成功之作。该志在编写过程中,对旧方志学理论采取了…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方志学研究进入了低谷.一是人们对方志学研究的热情降低了,研究方志学特别是对方志学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人数在不断地减少;二是方志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方志学范式至今尚未建立;三是在各级各类方志刊物上很难看到方志学理论研究的力作,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些如何编志书之类的文章(尽管这是不可缺少的).这一方志现象产生的原因虽然是复杂的,但我们在方志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比较单一,是基本原因之一.我认为,要改变方志理论研究的徘徊局面,使方志学汇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潮流之中,开展跨学科研究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由于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课题,一篇短文不可能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本文仅对方志学研究如何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借用、引进、移植其他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应掌握的原则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仓修良探方志》是仓修良先生重要的方志学论著,“虽属论文汇编,但由于是从作者学术专攻的一个方向结集,收入了他关于方志学研究、教学和思考的半生论文成果,内容涉及基础研究、史论考辨、实践探讨和操作评论等各个方面,涵盖了对方志历史与理论的专门探讨,对新中国第一届大规模修志的跟踪评价。  相似文献   

13.
韩章训 《上海地方志》2023,(2):14-18+94
本文首次对方志学形态演变问题进行探究,认为方志学演变形态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以研究“修志”为重点的方志学,即狭义方志学;第二种是以研究“修志、志书”为重点的方志学,即中义方志学;第三种是以研究“修志、志书、用志”为重点的方志学,即广义方志学。文章在依次分析每一种方志学演变形态中的“理论研究”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以科学观点去探究方志学形态的演变问题既是总结旧方志学发展经验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发展新方志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江苏地方志》是一家在全国很有影响,很有档次,很有知名度的刊物,在指导方志学研究、年鉴编纂、续志上马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受地方志工作者包括更多文化界人士的欢迎与喜爱。我最近用我的稿费订阅10份《江苏地方志》,赠送长江沿岸的几家地方志办公室。谨祝《江苏地方志》明年办得更好!编读往来$江阴市史志办公室@徐泉法  相似文献   

15.
三部《方志学》之比较研究山东省青州市志办公室张景孔梁启超首提“方志学”这一学科名词①,为近代方志学学科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民国期间李泰《方志学》和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又名《中国方志学》)等专著的出现,无疑也是受其影响的②。李泰和傅振伦的专著代表了...  相似文献   

16.
方志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研究,一类是基础理论研究。这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应用研究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和源泉,而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理论升华和提高,它可探寻方志事物深层的稳秘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开拓应用研究的视野,对应用研究起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二者的关系还可作个比喻:方志应用研究是方志学理论之树的枝叶,这方面的大量研究可以使方志学理论之树枝叶繁茂;而基础理论研究是方志学理论之树的躯干,只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才可以使方志学理论之树躯干伟岸粗壮挺拔于世。 本届修志…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方志学以方志为研究对象,从方志自身研究方志属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方志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方志以自然、社会客观存在为认知源泉和记述对象,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一面意识形态化的"镜子"。据此,本文研究方志的社会属性,给方志以新的定义,提出一个比较宽泛的地方志概念和以认知记述反映客观存在为本质特征的新方志学概念及其学科架构,希冀以泛地方志概念开拓方志领域,以新地方志书反映火热现实生活,以认知方志学给方志提供一个科学实用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方志》在反映和引导基层修志工作实践的同时,对方志理论的研究也极为重视,尤其是在研究方志学科的基础理论、汲取旧志传统的内在价值、探索志鉴编纂的创新方法三个维度给予充分的关注。通过设立专题板块、构建起集中探讨和专门研究方志理论的学术平台,《广西地方志》刊登一批涉及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旧志传统价值分析和志鉴编纂科学方法探索的重要成果,不断为新时期、新阶段的续志编修工作提供内在的思想指导与宝贵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方志学理论的发展与现状南开大学来新夏方志学理论的萌芽与发展是和各个历史时期的修志实践密切联系的。方志学的理论是随着修志事业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的。在魏晋以前,由于缺乏直接的文献记载,只能从《禹贡》、《水经注》、《汉书·地理志》和《越绝书》等著述中...  相似文献   

20.
方志原意是四方之志,囊括古国史,今人必须坚定传承"最古之史,实为方志"的史志观。地志是古代地理书,后被方志取代。地方志概念民国才出现。志书是具体概念,不能统领方志。方志学是研究方志形态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内在规定方志学科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多样,其中三种必须共同遵循:多学科方法要注意科际融合,不能食而不化颠覆方志学;逻辑方法是思维的工具,遵守逻辑规则才能正确表达思想,批驳诡辩;哲学方法是思维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国编史修志优良传统相结合,大力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解决方志理论复杂问题的灵丹妙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方志学是方志研究最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