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相寺原名定林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古称陕州)境内的熊耳山下。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从东汉水平年间(公元58—75年)传入陕州时,修建了定林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比少林寺还早400多年。 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宗而闻名天下;而达摩初祖也因空相寺的源远流长而千古不没。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  相似文献   

2.
<正> 释迦寺位于蔚县城南关,据清代《蔚州志》记载,寺元代为庵,明洪武中周房建寺,关于寺史无更多资料可考,寺内碑刻已被改作它用,内容多不详。寺座北面南,现存前、后,中三殿及部分配房,三殿在形式上很有特点:中殿系单檐歇山顶(图版二、1),前殿为单檐硬山顶但后檐两山各加二柱作出翼角与中殿相呼应,后殿前檐亦采用如上作法,整体仍属硬山顶(图版二、1)。三殿之中年代最早、最重要者当属中殿,现将对其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彩绘泥塑(简称彩塑)是中国传统雕塑工艺的一种,在粘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细沙、水、麦秸或纤维物,经反复捶打制成胶泥,进行各种形象的塑造,待泥胎阴干后,施以彩绘即成。中国彩塑艺术浩瀚博大,影响深远,尤以山西最为著名。山  相似文献   

4.
金洞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城西20公里处的龙门山下,寺院坐北向南,占地4393.98平方米。1986年8月18日被列为山西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寺内保存有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特别是寺内保存完好的转角殿为其中之精品,经考证为宋代之遗物,下面就转角殿的结构、形制等方面作一探讨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阁院寺文殊殿壁画复盖考王宏印阁院寺文殊殿内四周墙壁从墙基以上暴露出高0.82米的壁画,北墙东侧距北门2米处暴露出高0.9米、宽0.4米的壁画,其余均被泥覆盖。是什么时期将壁画覆盖起来的,众说不一。尤其说是文革时期怕破坏了壁画,才用泥覆盖起来的说法更觉...  相似文献   

6.
游仙寺,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宰李村西游仙山南麓,海拔1027米,唐代创建,初名慈教院。重建于宋淳化年间,金、元、明、清各代屡有修建。寺坐北面南,所处环境别致幽雅,三面环山,林涛松海,南向开阔,是北方典型的山野建筑群,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到过峨眉山的人,对万年寺无梁砖殿一定很熟悉。但从它的建筑特色来看,说它是殿,倒不如说它是一座塔,或者是塔和殿的巧妙结合。塔最早起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后,和传统的楼台亭阁相结合,便创造出数以千计的,种类各异,多姿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古塔来。万年寺砖殿塔正是这古塔林中别具特色的一座,早以它的建筑奇特,结构精巧,端庄雄伟,气势磅礴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8.
《四川文物》2021,(4):14-29
通过对四川省理塘县麻通寺小殿壁画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可知该寺疑由萨迦派大师达尼钦波桑布贝建于13世纪末,现存小殿原为塔殿,其内壁画应绘于元末。题材主要为无量光佛西方净土、释迦牟尼佛与十六罗汉、六胜二庄严,以及药师七佛曼荼罗。其中,十六罗汉按克什米尔班智达释迦室利跋陀罗的传承绘制。风格在体现出元、明时期浓郁的尼泊尔艺术元素的同时,展示出一些本土特征,及与以北京为首的内地藏传艺术之间的联系。现存壁画对于尼泊尔艺术元素在元末明初的传播、西藏与内地的交通、萨迦派和噶举派的活动等历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广汉龙居寺中殿壁画为四川地区明代建筑壁画中精品。为了解该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采用显微观察、激光粒度仪分析、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酶联免疫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形态和材料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壁画载体为编竹夹泥墙结构。地仗层泥土颗粒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钠长石,颗粒组成墙体壁画以粉粒为主、砂粒次之,垫拱板壁画粗泥层比细泥层砂粒含量偏低、粉粒含量偏高;加筋材料粗泥层为稻草秸秆、谷壳等,细泥层为棉或麻纤维。颜料层显色成分为古代壁画常见矿物颜料,红色为朱砂、铅丹,绿色为氯铜矿、副氯铜矿,白色为方解石、滑石,黑色为炭黑,蓝色为石青,黄色为针铁矿,胶料为动物胶或蛋清。该壁画在四川地区明代建筑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上具有典型性,主要体现在载体结构类型、地仗层材料组成、颜料层显色成分等方面。研究成果不仅可为该壁画后期保护修复提供依据,而且丰富了对四川地区明代建筑壁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文物》2021,(5):111-118
广汉龙居寺中殿墙体壁画载体为编竹夹泥墙结构,存在明显的结构安全问题。为了解壁画载体结构安全现状,综合采用现状调查、三维扫描、X射线成像、探孔探查等原位无损或微损方法,对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种类及特点、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结构缺陷和材料劣化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结构安全问题的成因。结果表明:壁画载体存在墙面变形起鼓、墙体周围缝隙和墙体表层裂隙三类问题,其中内侧墙面变形起鼓对壁画保存构成严重威胁。墙体两侧泥层和中间骨架之间连接较弱且存在大量不密实区等结构缺陷,骨架竹木材料因白蚁危害劣化严重。壁画载体结构安全问题主要受控于墙体两侧泥层结构变形,与两侧泥层和中间骨架之间结构缺陷、中间骨架材料严重劣化两方面密切相关。此研究为该壁画载体结构安全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对于四川地区同类古代建筑壁画载体结构安全调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汉龙居寺中殿建筑热湿环境特征,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对建筑空间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监测,分析建筑空间温湿度时空变化规律,评估建筑热湿环境特征,探讨热湿环境对文物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筑对外界环境温湿度变化具有较好的缓冲和隔离作用,建筑内部热湿环境对文物保存不利,主要体现在相对湿度高、波动大,湿度调控将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关键。建筑热湿环境为壁画酥碱和霉斑病害主要成因,同时促进了编竹夹泥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的发生。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四川地区明代编竹夹泥墙木结构古建筑热湿环境特征的认识,而且为该建筑壁画病害和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brick - vault hall of Longchang Temple at Baohua Mountain is a representative of a series of Ming Dynasty brick - vault halls——a uniqu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ype in Chin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tructural safety of thi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earthquakes, we set up a three -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analyze its dynamic properties,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and seismic time history in order to obtai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modal modes, seismic effect, and seismic deformation and stress respon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hall features high symmetry and high torsional rigidity. The degrees of influence of earthquake on the vibration of the hall are as follows : roof, side walls and arch on the second floor, eaves of the first floor, side walls and arch on the first floor. Under the Intensity 7 frequently - occurring earthquake, precautionary earthquake, and rarely - occurring earthquake, the most dangerous position of the hall is the junction of the arched window impost and sill wall on the side far away from the stairs on the first floor. In addition, prone to the tensile damage, each arch impost is a weak position in an earthquake. Finally, a seismic strengthening strategy for the brick - vault hall of Longchang Temple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ynamic properties and seismic behavior analysis. © 2023,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濒于毁尽的善福寺藏传佛教建筑,2002年至2003年,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政府和旗民族宗教、文化(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辽元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古建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善福寺古建筑群址基础,进行了全面技术勘测与相关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依据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壁画,对壁画中阙的建筑形象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证明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图像中阙的形象门楼用重檐、阙楼用十字脊的形制在金代就出现了,元代是对金代的继承,同时也证明了这种形制的门阙是金代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新发现的辽代建筑——涞源阁院寺文殊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涞源县是河北省历史比较古老的一座县城,秦为广昌,汉改飞孤,现在称涞源县.它位于河北省中部,西与山西五台山接壤.从京广铁路南下到高碑店换乘汽车,约行九小时即可到达涞源城.这里群山连绵,县城环抱其中,城内西北隅保存着一座辽代建筑的阁院寺.寺俗称"大寺",据光绪元年县志记裁:"阁院禅林……俗称大寺,东汉时创建,唐时重修……".又据成化二十三年重修阁院寺碑记"……汉朝初盖圣像,大唐齐修梵刹,宋时重建……",又据隆庆二年重修碑记"涞源原为燕云之重地,殿为辽元补葺之".除上述记载外,在文殊殿脊枋下题有:"嘉靖丙午重  相似文献   

16.
青海乐都瞿昙寺瞿昙殿是河湟洮岷地区在明初营建并绘塑的一座藏传佛教殿堂,规模不大但布局周密,显示出它背后存在着强大而成熟的文化传统。其双五部图像对置及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相结合的图像程序,可以追溯到元大都的皇家寺院,显示出汉藏文化交融中华严宗发挥了特殊影响。而从皇都到深山,藏僧朝礼圣地五台山道路上的太原可能起到了居间的纽带作用,地方性的政治文化中心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晋祠概说晋祠是山西省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下,祠内清泉涌翠,殿阁棋布,古木参天,风景优美。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又是晋水的源头,据《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记载:西周成王封其同母弟叔虞于唐地,称唐侯,后代对叔虞  相似文献   

18.
三学寺为辽南名刹。《辽东志》和《全辽志》都有简略记载。据寺内现存的明宣德十年(1435)的《重修三学寺碑》所载:“辽东之海洲,旧有三学寺。传自唐乾元初有口口诚佛岩禅师,暨海元傍禅师鼎新之,及观韩谅所制碑阴,则云不知始末,谙孰是,今以僧得胜所言,系千山而来,重建是寺在洪武年间,迄今宣德用工多矣。”碑尾记有“重修  相似文献   

19.
王雁华 《文物春秋》2023,(3):56-67+2+97
2006年在修缮河北怀安昭化寺三大士殿时,在其东西山墙上发现了《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这是目前河北发现的三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之一,是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存。壁画运用工笔重彩,采用连环画式的构图方式,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图像与经文载述吻合,是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青海瞿昙寺是中原地区至今保存较完整,集古建、雕刻彩绘和壁画于一体的明代早期官式建筑群。瞿昙寺瞿昙殿现存壁画约217.5 m2,是中原地区经典的明代早期藏传佛教壁画,具有珍贵的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显微镜(OM)、剖面分析(Cross-section)、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衍射(XRD)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瞿昙寺瞿昙殿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开展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瞿昙殿壁画以砖墙体为支撑体,地仗层由粗泥层和细泥层组成;地仗中粗细泥层含沙量不等,粗泥层含沙量约60%,细泥层含沙量较少,约为16%~25%;地仗层中总体纤维含量为3%左右;地仗土粒度级配良好,粒径多集中在1~100 μm之间;地仗中含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钠;瞿昙殿壁画使用颜料主要为铅丹、朱砂、氯铜矿、副氯铜矿、石青等矿物颜料,颜料层厚度20~200 μm之间;铅丹颜料在瞿昙殿中出现“章丹打底银朱盖面”的分层应用以及铅丹变色的现象;瞿昙殿壁画中明代壁画无底色层,清代乾隆时期壁画有底色层。本次分析研究获得瞿昙殿壁画层位、地仗组成和颜料使用信息,为瞿昙殿壁画科学保护和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