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这些高科技、高技术的背后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现在我国已经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责任,要想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国家不仅要学生学习专业性教育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习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而重要的基础,通识教育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公民,从而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习通识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趣,对学生的个性进行熏陶,能够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晓晖  谢金金 《沧桑》2013,(1):106-108
胡锦涛同志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教师是关键。"他还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大学教师是一个高知识含量的特殊群体,教育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教学生做人的双重职责。大学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大学生优秀品行养成的主要因素,也是培育优质公民的保证。本文试从需求理论、高等学校和大学教师等三个方面,对加强大学师德建设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要求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生命线,核心素养理念是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指引与重要动能。为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系,其次从知识、能力、道德和健康4个维度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最后提出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吕艳阳 《神州》2012,(7):9-9
美术教育的定义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可见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拥有高水平的专业职业技术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学生,是中职学校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教育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引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本文探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吴迪 《神州》2012,(32):62-6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艺术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一直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尤其是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一直没有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审美素养是人成长与成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素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自己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新时这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红玉 《神州》2013,(21):74-74,76
在新课改下注意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重视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加强中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当今遇到的挑战。培养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价值观和公民意识,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在塑造合格现代公民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傅张红 《神州》2013,(16):205-205
国民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季立伟 《神州》2013,(1):174-174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是地球上的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现代公民提供了必备的地理知识。而作为一位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为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树立协调的人地关系,使之成为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负起应有的责任。本文主要从地理知识素养、生存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几方面对学生加强地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0.
何静 《神州民俗》2009,(8):61-63
高职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在某种程度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探究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丈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为社会培养有精神素养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11.
手头有二十五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公民教科书,同时也看过〈教育杂志〉1909年到1948年有关公民教育的文章,我发现,从晚清到民国,公民教育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二十五种教科书从修身到新修身,到〈公民须知〉,到1922年启动、1923和1924年出版的"新学制"教科书,可以证明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了完整的常态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刘红 《沧桑》2009,(3):117-118
美国作为一个公民教育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其公民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时代性特征。我们应当吸收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处理好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处理好全球化对公民教育的影响,并且要重视意识形态在公民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傅张红 《神州》2013,(10):203
美国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历史教育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国民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育,并且历史教育也是公民教育必不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李新玉 《神州》2013,(36):85-85
诸多卫校在教育中对文化课的重视力度不够,其普遍认为进行专业课教育才是卫校的重点,此观点较为片面,在卫校实际专业课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不然学生很难理解医学上的很多难懂名词,因此在卫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卫校教育中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静 《神州》2013,(36):221-221
不可否认,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更侧重于专业化、技能化的培养,对于基础文化课尤其是数学课的学习都采取淡然甚至是漠视的态度。但是,任何专业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化基础课的奠基,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如何传化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思维的僵化、神情的漠然的学习态度就成为了我们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中职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考虑,彻底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一支粉笔、一张纸"的"单一教学"为"多媒体教学",在转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志红 《神州》2012,(6):100-100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之全面发展,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袭轰烈烈的教改下的新课程的基本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教改的灵魂。换言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经典教育对于学生能力及内涵的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将科学精神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他从民国教育为宗旨“齐成健全之人格”出发,指出科学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培养大众的科学理性。蔡元培将力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宣传科学文明、引入科学方法等归结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以“诚、勤、勇、爱”四字真言培育公民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贾建芳 《神州》2013,(32):102-102
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素质、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有:善于利用精彩的小结结束新课,善于延伸拓展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来充分开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和当代文化渗透;开设人文讲座、培养审美情趣;开设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品味人文内涵。语文学习,应该是师生间一段特殊的精神生命旅程。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语文课不必在乎学生的心灵成长,只关心字词句的训练就可以了,他们把这种语文教育思维、教学方式,美其名曰"专业性"、"专业尊严",认为这才是语文本色。如果这也叫语文本色,那么学生的语文世界就是惨淡无色。  相似文献   

19.
战世坤  王业兵  王剑梅 《沧桑》2010,(3):174-175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过多地重视传授知识,忽略了启迪学生的心智,而致使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智慧的开发几乎处于真空状态,更缺乏理论研究和探讨。随着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智慧型"人才而非"知识型"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将科学精神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他从民国教育为宗旨“养成健全之人格”出发,指出科学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培养大众的科学理性。蔡元培将力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宣传科学文明、引入科学方法等归结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以“诚、勤、勇、爱”四字真言培育公民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