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教”是藏族原始文化的总称。它形成于藏族的原始社会末期。在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藏区之前,苯教文化统治着整个藏区。据藏文史书载“第二十七代赞普之前,由仲(说唱故事)、德乌(谜歌)和苯(苯教)护持国政”。苯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和融合了周围邻边地区的民族文化,逐渐从封闭的地域文化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2.
藏民族对龙神的崇拜和信仰由来已久。从众多遗址、壁画和史料记载看,龙图腾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龙在藏语中称为“鲁”,《藏汉大词典》中的解释是“龙,梵音译作那伽。佛教典籍中所说八部众中一类水栖的人首蛇身的畜生。”苯教典籍中却没有明确说明龙究竟属于哪一种动物,只说明其种类有鱼、蛇、螃蟹、青蛙、蝌蚪等。它们分居世界东、西、南、北、中五方位,有善恶之分,颜色上可分为白、黑、花三种,种类成千上万。龙神是财富之象征藏族先民认为,龙神主要生活在大海中。大海底下有500座龙王殿,龙神们过着同人类一样的生活,苯教经典《十万龙经…  相似文献   

3.
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藏族神灵禁忌是在原始宗教苯教影响下形成的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既有积极的辅助功能,也有消极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藏族神灵禁忌是在原始宗教苯教影响下形成的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既有积极的辅助功能,也有消极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06,(3):91-91
藏族面具化的基本特点,从史诗《格萨尔》看古代藏族部落的议事会,藏区苯教寺庙建筑发展述略,富有特色的康巴藏区“侠盗歌”  相似文献   

6.
沉淀于藏文化中的苯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是古代藏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属象雄文化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奴制吐蕃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苯教分为原始苯教和系统苯教两部分。原始苯教是古代青藏高原各民族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因其特征同萨满教有某些相同之  相似文献   

7.
藏药浴     
药浴法植根于藏族人民的沐浴传统和苯教净身仪轨,深受藏传佛教信仰观念的影响,既体现了各地长期使用温泉浴身、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藏医学(索瓦日巴)与药浴法藏医学索瓦日巴(意为“调养的知识体系”)起源和根植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特色医药,是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中的医方明,是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3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屹立于民族医学史的丛林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藏族的苯教文化中,冈底斯神山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俊美奇险的山形以及宗教、历史、神话和传说所赋予的神秘感,使冈底斯山具有了强烈的感召力、诱惑力,对它的崇拜和祭祀,已经成为千百年来藏族永恒不变的情结。  相似文献   

9.
公元 2 0 0 0年是中国传统纪年中的龙年 ,也是被学术界公认的“中华第一龙”发现 13周年。为纪念“中华第一龙”出土 13周年 ,同时将龙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侨联、河南省濮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侨联六家联办 ,濮阳市文化局承办的“龙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0年 4月 11- 14日在“中华第一龙”的出土地濮阳市隆重召开。参加大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 5 0人 ,大会共收到论文 45篇。现将本次讨论会的学术内容综述如下。一、龙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或者说 ,龙文…  相似文献   

10.
张鹰 《旅游》2003,(12):44-46
西藏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土地,藏族先民们世世代代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自己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它古老、独特、丰富的民间艺术正是西藏文明史的写照,玛尼石刻便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广泛流传在西藏民间一种祭祀神佛的圣物,集宗教与民间艺术为一体,是自然崇拜的大延伸,是巨石文化的再创造,是苯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注重装饰是藏族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之一,藏族文化中存在着众多寓意吉祥、长寿、和平、安宁的象征符号,如八吉祥徽、七珍宝、八瑞物、七政宝、五妙欲等,扎雅&;#183;罗丹西绕活佛在其《藏族文化中的佛教象征符号》中认为这些象征符号是源自印度佛教显密乘文化、中原和中东地区,而后又与藏族原有的雍仲苯教等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之后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的虚幻动物。龙腾云驾雾,追波逐浪,有着无比的神通,它到底是怎样诞生的?中国人以“龙”为尊,它又为什么会加入世俗动物的行列?无中生有十二生肖中唯一前神秘动物——龙,在中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中国人甚至以龙的传人自居。  相似文献   

13.
藏族传统文明包括藏族传统生态、藏族原始苯教生态观和藏传佛教生态道德等传统伦理道德与行为模式。藏民族在生态之间相互依靠、生存、发展,也好似藏区生态持续保护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川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以及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中韩日三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已经上千年,是一条作用明显的“黄金纽带”,四川的佛教文化在中韩日“黄金纽带”中不可或缺。川茶文化在佛教文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性地位。研讨川茶文化.不能不说到至今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四川禅茶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西端之间,有一片被人遗忘的角落。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好一派人间仙境。很久以前,藏族的先民便来此定居。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但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很多藏族文化的遗存。这里人把山口称作“拉”,把湖称作“措”;这里有吟唱《格萨尔》的艺人;这里的居民,仍然保留着喝酥油茶、吃糌粑的习惯;这里的人民把雍仲作为自己的民族符号……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人们称它为“小西藏”。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中认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都是图腾的遗迹,“龙”和“凤”并不存在于生物界,都是虚拟的生物.在我国古籍中,“龙”、“凤”是“天生”的一对.“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就最古老的意义说,“龙”、“凤”代表着我国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之把“龙”、“凤”当着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朱乃诚 《中原文物》2006,10(4):15-21
二里头文化的“龙”遗存,尤其是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和绿松石铜牌饰,是当时社会贵族中个别人使用的一种表明其有专门技能、特殊身份的特殊物品,可能与驯养过“龙”有关,其拥有者与当时的王室或“王”有一定的关系。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的直接源头可能是在陶寺文化中,但“龙”遗存的社会地位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下降了,这可能反映了“龙”意识观念的逐渐淡薄。  相似文献   

18.
代莉 《丝绸之路》2011,(20):57-59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龙被翻译成"dragon"。dragon和龙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它们同是想象中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又都在文化中长久地保存下来。但事实上,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动物。这种对译必然造成文化交流上的误解和障碍。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中"龙"或"dragon"的不同起源和发展,探索它们在各自文化中的不同象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卢圩看炮龙     
刘宪标 《旅游》2007,(11):78-83
炮“龙”这项卢圩人喜爱的春节狂欢活动,从古镇开始兴盛的明代就有了,几百年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据说约在1664年,卢氏三兄弟因为谋生,由广东水花门楼搬迁到宾阳卢圩,由于他们的家乡有在正月十一舞龙的民俗,所以有了家底后的卢氏长者便把这一习俗移植到宾阳并结合了当地的壮族文化,形成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炮龙”。[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所一直崇拜的神异动物。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以龙为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龙岗、龙城、龙泉……;因龙而号的亭台楼阁举不胜举:龙祠、龙壁、龙门、龙塔……;与龙有关的民俗也是比比皆是:龙舟、龙灯、龙笛……。以至于人们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将中华儿女称为“龙的传人”。但龙的真相,却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最大的疑谜之一。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的图腾崇拜。“图腾”,是印地安语toten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