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军事入侵,建立殖民机构,采取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手段对大连地区实行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他们用“关东州”名义长期占领大连地区,以此作为侵略中国东北的军事基地,对中国东北实行经济掠夺和贸易垄断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神社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道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与同样是祭祖场地的中国"社"的对比和对日本早期神社地面结构物和活动状况、神社附加功能的发展、神社的蛇信仰等方面入手,推测神社最初的部分功能可能和中国的"社"等一样,做祈祷生殖繁盛的道场之用。换言之,神社的原初功能有不少,但其中之一可能与生殖崇拜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试从日本统治大连时期的司法制度演变入手,揭示大连地区人民遭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悲惨状况,进而引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但因可资参考的史料多来自日伪时期的书典籍,为当局讳,其中暴行记载极少,这对案例举证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增加了研究难度。尽管如此,在笔查阅的日伪档案原之中,仍可看到中国人被侮辱与被损害、被压榨与被迫害的斑斑血泪史,谨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说来几乎难以令人置信,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发生过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惨案的南京,居然还完整无损地保留着一座日本神社的牌坊!它位于南京城西的上海路与百步坡拐弯处,系钢筋水泥制成,高约10米,门柱间距约6米,倚傍着美丽的山林,显得很高大。这儿便是通向神社的正大门,牌坊在1990年五台山地区扩路时才被  相似文献   

5.
战前日本政府推行的国家神道对近代日本的国家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它也是束缚战前日本国民的精神桎梏。明治末期由政府所进行的神社整理,是地方改良运动的重要一环,同时也被称为神社史上的"第二次维新",它对国家神道深入到社会的最末端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战前日本的国家神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国家神道与军事侵略相呼应.在中国的广泛地区,尤其是军事、经济要地建立神社.在华神社作为日本本土神社的延伸,所祭之神是以天照大神、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神灵皇祖,建筑式样也是日本式样,被视为"八紘一宇"、"肇国大精神"的象征性建筑物.日本政府、军部及神道界所设立的在华神社不仅扮演着辅助军事侵略、实施文化侵略的角色,是妄图使中国人丧失民族性的"皇民化"政策中的一环,而且也是统制在华日本人思想意识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方面委员制度是日据“关东州”时期关东厅于1930年12月在大连设立的。主要工作是针对辖区内的贫困者进行调查,并开展保护救济,是所谓“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样的福祉对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中国人是根本无法真正享受到的。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在日本国内推行“爱国心”与“敬神崇祖”教育政策,在高层的授意下,日军在国内军事管理区内兴建了各类神社设施。本文重点研究了1937年日本陆军航空士官学校内创建的“航空神社”,并对这一神社的创建及兴衰的历史进行梳理,从中挖掘出此类日本神社不为人知的历史冰山中的一角。  相似文献   

9.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旅大地区建立了关东州殖民地。会是关东州最基本的地方行政机构,日本殖民政府对关东州殖民统治主要是通过会来进行的。但关东州的会只是一种行政上的辅助机关。1925年6月20日,日本政府以第238号敕令的形式公布《关东州会制》,正式赋予会以法人资格,以后又不断强化,确保其殖民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旅大地区建立了“关东州”殖民地。为实现其侵略需要,日本在“关东州”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而严密的殖民统治体系,其机构设置先后多次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本文主要从三个时期六个阶段对“关东州”殖民统治机构进行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幕末日本的海洋国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切地说,幕末日本海洋国家思想的发展以1778年俄国商船来蝦夷要求通商为契机。与幕府的锁国海防相对,林子平、本多利明、佐藤信渊等思想家也纷纷提出了海防思想及海洋国家论,其特点以开国海防与开拓海防为主。锁国海防、开国海防与开拓海防,成为幕末海洋国家论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自甲午至抗战前夕,汉译日书数量一直处于各语种译书之领先地位。晚清之际,这一领先地位居于压倒性优势。民国初期,受国家政局的影响,出版业整体衰落,汉译日书事业亦大大退步。五四时期杂志繁荣而图书冷淡。战前十年堪称民国出版业的黄金十年,也是日书汉译的鼎盛时期。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翻译日书一直存有某种矛盾心态:一方面认为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因经过去粗取精的中间环节,可以力省效速;另一方面,又觉得西方文化被日本人咀嚼过后,难免掺和着日本文化的唾沫,难得西方文化的本相和真传。清末之际,尚处蒙昧状态和急于求成的中国人大多怀着前一种心态;五四以后,已被初步启蒙的中国人渐渐倾向后一种心态。在前一种心态下,认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译西书不如译东书。在后一种心态下,留学西洋与留学东洋有镀金与镀银之分;转译东书远不如径译西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逐步蚕食进攻,乃至占领全东北。此中伴随着日本殖民政权对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侵略而导致对文化的强力管制。大批日本移民的涌入,使数百种日语杂志应运而生,其中发刊的日语文学杂志,从某个侧面如实地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扩张时期,其文化统治政策和日本民众的殖民心理。  相似文献   

14.
15.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政府为"增强日满的国防力量","解除皇军的后顾之忧",决定从1938年开始推行向中国东北实施青少年移民的战略计划。为此,日本政府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手段,诱骗和强制青少年移民到中国东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强制移民到中国东北的青少年移民,几乎全部被送往侵华战场,充当炮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侵略扩张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楚汉战争时期太原郡归属代国,而非西魏国。相关文献中所谓"五十二县(城)"是指曹参"下魏破代"所得城邑,包括西魏国以及代国太原郡所辖的城邑。刘邦高帝六年、七年先后封韩王信、刘仲为代王,二人的代国均包括太原郡。由于对边地控制范围不同,二人的代国分别辖有31县、53县。汉朝灭陈余后未封代王,但保留了代国的建置。这些都体现出楚汉之际代国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真正的自我认识始于 19世纪中期 ,它成为日本在现代社会中自我认识的起点。明治时期基本形成了日本人自我认识的若干流派 ,它历经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以不同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 ,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明治时期日本人自我认识的突出特点是深受“国运”的影响 ,以至出现明显的偏差。明治初期日本落后于欧美时 ,其民族自卑感十分强烈 ;一旦成为强国 ,则转向另一个极端 ,民族主义极度膨胀 ,最终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对春秋时期吴国城址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时期的吴国出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目的,兴建了众多的功能有别,形态各异的大小城池,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记载,对现有的吴国城址进行了描绘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形成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股份制本质上是一种资本的组织形式。在近代中国的股份制企业中,由于资本性质、来源、产生时期以及构成方式的不同,其类型并非完全一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国家资本形式出现的股份制企业构成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的重要类型之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股份制企业主要通过强行参股、原生和减持出售国有企业股份的途径形成。由于目的、方式及时期的不同,这些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并非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