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在安徽日报社驻六安记者站工作。1979年7月中旬,我从六安地区农业局的简报上看到了一份调查材料,这份调查对山南区的包产到户列数了“十大罪状”。  相似文献   

2.
从农业合作化开始,我长期在中共花溪区委工作。1982年调市农办至1996年退休。因此,对包产到户的前因后果有所了解。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有关文件资料,将这段历史反映出来,可能不一定全面准确,权当抛砖引玉,供有兴趣的同志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1977年4月,组织上派我到甘肃陇西任县委书记,让我有幸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陇西实行包产到户的艰辛历程.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年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时群众的积极拥护、各种思想的激烈交锋、基层干部顶住压力支持改革的画面依然清晰如昨.  相似文献   

4.
追寻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源头,绕不过安徽肥西的偏僻乡野—黄花大队,以及在那里召开的"黄花会议"。1978年,安徽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江淮分水岭地区更是旱情严重,大部分田地绝收。肥西县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这位放牛娃出身的基层领导,体察民情,听取民意,于9月15日晚,在柿树岗公社黄花大队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本意在布置借地,种"保命麦",没想到这次会议成了肥西县包产到户全面开花的源头。本文请当时参加"黄花会议"的三位老同志,详细讲述了"黄花会议"召开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包产到户是农村改革的起点,仔细研究这段历史,无论是对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还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安徽日报》资深记者,汪言海站在改革的风口浪尖,曾多次深入肥西县山南公社调查,撰写内参披露真实情况,关于肥西县包产到户第二次调查的回忆,以记者的笔触为我们再现安徽人民敢为天下先的非凡气魄。  相似文献   

6.
1962年冬,湖北省恩施地区恩施县白杨区委为搞好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决定尊重群众意见,实行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农村经营管理方式。1964年下半年,被定性为白杨“反革命两面政权事件,简称“白杨事件”。事后,不少人因之  相似文献   

7.
史云  李新 《文史月刊》2003,(7):24-32
1998年7月,浙江省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改革42周年纪念会和学术研讨会即将举行,北京、上海及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学者和记者都来到了永嘉,全县上下笼罩在一种少有的欢乐气氛中。而在此时,本该成为会议的主角、“包产到户”的首创者、捍卫农民利益的英勇斗士李云河,却因凶残的癌症于7月7日被夺去了生命,再也不能出席会议了,终年仅有68岁。专程赶到浙江参加会议的原中顾委委员、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十分沉痛地说:“我本想在这里会见李云河同志,谁知竟不能如愿……我对这位包产到户先驱者逝世表示惋惜和哀悼!”作为全国著名的农…  相似文献   

8.
山南行     
山南泽当镇是我学习、生活过的地方,1994年的冬天,为赶赴雅砻文化节暨物交会采访,我又回到了山南。 那天一大早,我和同事拉巴次仁乘上了去往山南的客车。那是一个阴冷的早晨,车上人不多,除了两三个回山南探亲的还有一个带了  相似文献   

9.
许人俊 《百年潮》2002,(2):20-28
1972年秋,农村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曾被错误批判为“小脚女人”和“刮包产到户单干风”的邓子恢,在历经坎坷后,终于在76岁高龄时一病不起,长期躺在北京医院里与死神周旋。一些老战友和老部下,闻讯后纷纷赶往医院看望这位德高望重、屡受冤屈的老人。老人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时思维清晰,常和战友们畅谈往事,其中触及最多的话题是30年代的红军生活和60年代的包产到户。他怎么也忘不了包产到户,总要强忍病痛向人们陈述自己保荐包产到户没有错,并顽强地预言包产到户迟早会实  相似文献   

10.
一份引起邓子恢重视的“万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斌 《百年潮》2007,(8):14-18
1962年5月,安徽省太湖县委宣传部钱仁能向毛泽东上“万言书”,保荐“责任田”(即“包产到户”),已广为人知。而在同一时期,安徽省还有一批农村基层干部上书毛泽东、党中央,保荐“责任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宿县符离区委书记武念兹和全体区委委员的“上书”。邓子恢收到这份“万言书”,十分重视,立即派员前往宿县符离区进行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1.
季音 《炎黄春秋》2008,(8):45-50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农村改革为序幕展开的。30年前,亿万农民以非凡的勇气,奋起冲破“左”的重重壁垒,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我在人民日报农村部工作,对此进行了多次采访与报道。我作为一个记者,见证了这场深刻变革的一些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2.
发轫于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举世闻名,可1956年浙江永嘉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的“包产到户”却鲜为人知,这两次改革的结局迥然不同。通过《首创“包产到户”和我的坎坷人生》,一个因坚持为农民说话而吃尽苦头的改革者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3.
导读     
正在安徽肥西县,有这么一群"大胆"的农民,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早在1976年,就开始了"包产到户"的第一次生动实践;以基层党组织的名义直接发起"分田到户",播下了农村改革的第一颗火种。面对他们的探索创新,万里高兴地称赞:"你们搞得不错!"邓小平更是直接给以肯定。是什么促使他们迈出了这勇敢的第一步?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的特殊时刻,让我们一起倾听那来自"包产到户"发源地的讲述。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西藏》杂志的一个早期作者,一个忠实的读者,30年中我多次参加《中国西藏》杂志举办的相关活动,也感谢30年来杂志社一直寄刊物给我。在《中国西藏》杂志创刊30周年、中国西藏网创办20周年之际,我对中国西藏杂志社讲两句话,提一条参考意见。这两句话是:第一句,"不忘初心回头看"。  相似文献   

15.
我是山南市曲松县人,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2000年的冬天,我随家人去山南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易会,返回途中不幸发生车祸,我的母亲当场去世,全家人都陷于悲痛中,以至于我的腿有点钝痛都没有顾上去医院检查。处理完母亲的后事,我发觉腿痛有点加重,但是看不到外伤,所以没有引起家里人的重视。大约过了半年,腿痛得更厉害了,父亲决定带我去自治区总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找出1979年底写的一篇内参——《来安县委书记主张包产到户》,翻看内容,当年改革的风风雨雨,历历在目。1970年代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促进了思想大解放,以万里为第一书记的中共安徽省委从实际出发,放宽农村政策,制定《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  相似文献   

17.
初出国门     
孟国庆 《纵横》2008,(7):51-55
30年前的出国留学考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那场考试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1978年我在山东一个小县城里工作,我和同事整天为稻粮谋,甚至连"改革开放"这个词都没有好好注意,  相似文献   

18.
我与省政府原参事、省政协原委员郭崇毅是1985年同在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共事才认识的,他是副主任,我是委员。见他议论文史或时政,直言不讳,留下较好印象。1992年秋,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看到一本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十年的书,对其中有一段介绍1979年7月安徽省政协委员郭崇毅上书中央,要求准许包产到户,实行农村改革的事迹,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山南人,对于山南物交会从小就很向往。每年不管有多忙,我的母亲都要去一趟物交会,我也渴望能参与到这个重大节日之中。2016年12月1日,山南市第36届雅砻物资交流会隆重开幕了,学校放假四天,于是有了我的第一次物交会之游。据说,今年参展商家有2000多户,商品品种近8000种。物交会场地设在离山南市区不远的卡多村,一到那里我就被那个场面给惊住了,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绝不为过。我和男友一路走着,大大小小的摊  相似文献   

20.
包产到户:来自农民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产到户初创农民对合作化的“反抗”,最早是“闹社退社”。大约在1956~1957年,曾有过一个退社风潮,随后被压了下去。那以后农民就转而使用“包产到户”的办法。农民“闹社退社”是想从农业社中退出来,也可以说是“反对”集体所有制;“包产到户”则是在集体经济之内给体制一些“修改”。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