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闲话诗■     
我国古代的文士诗人在自己所赋的诗词中 ,有时无意中会寓藏着自己日后之事的朕兆 ,这就是后世人们常说的“诗谶”。所谓“谶” ,《说文·言部》云 :“谶 ,验也。”又《说文·竹部》签字 ,亦训“验也”。音虽异而意义相同。今天在寺庙中还广为流传有求签问休咎的形式。求签 ,实则就是求谶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遗言 ,后世却没有人知道签与谶同出一源 ,求签和谶 ,就是因为它所说的内容往往得到应验 ,等于今天所说的预言。在我国古代 ,早就存在谶之类的预言了 ,如秦始皇时有“亡秦者胡”的谶语 ,因此大筑长城以御胡 ,不料最后却亡于秦二世胡亥 ,而…  相似文献   

2.
闲话诗谶     
我国古代的文士诗人在自己所赋的诗词中,有时无意中会寓藏着自己日后之事的朕兆,这就是后世人们常说的“诗谶”。所谓“谶”,《说文&;#183;言部》云:“谶,验也。”又《说文&;#183;竹部》签字,亦训“验也”。音虽异而意义相同。今天在寺庙中还广为流传有求签问休咎的形式。求签,实则就是求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遗言,后世却没有人知道签与谶同出一源,求签和谶,就是因为它所说的内容往往得到应验,等于今天所说的预言。在我国古代,早就存在谶之类的预言了,如秦始皇时有“亡秦者胡”的谶语,因此大筑长城以御胡,不料最后却亡于秦二世胡亥,而此胡却非那胡,事先就令人揣测无准。  相似文献   

3.
《汉书·艺文志》不著录谶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谶纬书,但这并不能说明西汉哀帝、平帝前就没有谶纬文献的存在。因为时代政治原因,刘向不会著录谶纬书;刘歆有熟悉谶纬书的可能,但未增添《别录》的内容,故《七略》不著录谶纬书;西汉谶纬书的收藏之所在太史不在秘书,而《汉志》中也有类似谶纬的书籍。更重要的是,班固作《汉志》前有光武帝钦定图谶81篇,有别于从西汉到新莽时期的谶纬文献,故难以著录。  相似文献   

4.
周太史儋谶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谶语之兴,盖在西周时期,至春秋战国而愈益增多,延及秦汉遂蔚为大观。过去对于谶语一类含有显而易见的迷信内容的东西研究得很少,往往只以荒诞无稽为理由而简单地摈弃之。其实谶语的产生多与那个时代的社会观念有密切关系,研究谶语的内容、性质及其与当时社会思潮的关联,应当是思想史、社会史乃至政治史的一项重要课题。不同时期的谶语,其特点亦各不相同。两周之谶与周朝史官很有关系,《国语·周语》所载周朝史官伯阳父、内史过皆为宣言谶语的嚆矢式的人物。此外,周烈王时期的太史儋见秦献公时所说谶语也颇为引人注目,它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毛诗传笺》引谶纬说诗的角度,阐述了《毛诗传笺》体现的汉代儒学神学化的特点。本文选取了郑玄所引比较多的《尚书·中侯》和《诗纬》来具体论述《毛诗传笺》如何引谶纬说诗。  相似文献   

6.
《河图》《洛书》又称《河图纬》《洛书纬》,是汉代产生较早、篇目最多、内容最广博的谶纬之书,后来的《七经纬》及其它谶纬之书多于此取本。《古微书》云:“纬候之兴其生于‘河出图’一语乎?自前汉世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增演以广其意,盖《七纬》之祖本也。” 谶纬之学起于西汉,大盛于东汉,是汉代学术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得到统治者的推崇,故士人多钻研此学,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并产生了大量的谶纬之书。可以说谶纬之学曾经代表过东汉时代的文化主流。就今天看来,这些书除了大量天命瑞应的迷信内容外,其在天文、历数、地理、历史、哲学及神话传说等方面包含着许多珍贵的资料,对研究东汉时期社会的思想及文化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故自明代以来,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多有辑录和研究者。但东汉以后,  相似文献   

7.
徐振宁 《神州》2014,(9):163-163
“隐”,义称隐语,是中国古代俗文体之一种。《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杂赋”部分录有《隐书》十一篇,然仅存目而无书,书早亡佚。文心雕龙·谐隐》说:“穗者,隐也;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即用隐约的语言来暗示某种意义,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一事物,这可以说是给“隐”下了—卜比较确切的定义。然而倘若再加仔细推究,“隐”又与譬喻存在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也说“隐几而卧”吴郁芳笔者拜读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一期上王作新同志的《”隐几而卧”诂正》一文,认为其说不能成立,理由如下。王文首先是责怪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孟子》”隐几而卧”的隐字释作了“伏”,进而推论段氏是将”隐几而卧”理解为...  相似文献   

9.
纤纬包括纤和纬两个内容.严格说来,它们是不同的.纤的原义是“其义纤微而有效验也.”(《广雅释诂四》)俞正(?)辨云:“纤也义纤微,谓地附琐杂.《说文》云:验也,谓记其已验之事.”(《癸巳存稿·纤书》)而纬与经相对.胡玉缙言:“盖纬与经相表里,经守其常,纬参其变,而气机感召,实主於一心”.(《许(?)学林·纬史论微序》)西汉末期,随着河图洛书说的出现,纤和纬  相似文献   

10.
《春秋》三传的灾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常被并称为《春秋》三传。本文标题也采用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不过,应该说明,《左传》原非解《春秋》之书,前贤已多有论证,我也同意这种说法。所以,本文标题并不表明我是认为《左传》原为解经之书的。一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春秋》的“论《春秋》书灾异,不书祥瑞,左氏、公羊好言占验,皆非大义所关”条中,举了一些《左传》中占验的例证,并说:“公羊家与左氏异趣,而亦好言祥异占验。汉儒言占验者,齐学为盛。伏传五行,齐诗五际,皆齐学。公羊氏亦齐学,故董子书多说阴阳五行,何氏解诂说占验亦详。要皆《春秋》之别传,与大义无关。”  相似文献   

11.
唐代社会曾广为流传着许多谶语,其中,“刘氏当王”谶语就是一条政治性极强的谶语。关于“刘氏当王”谶语的最早记载是唐高祖武德年间的刘黑闼起兵事件。据《新唐书》卷八六《刘黑闼传》载:武德四年,(窦)建德败,(刘黑闼)还匿漳南,杜门不出。会高祖召建德故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将用之,愿等疑畏……于是谋反。卜所主,刘氏吉。共往见故将刘雅,告之,雅不从,众怒,杀雅去。范愿曰:“汉东公黑闼果敢多奇略,宽仁容众,恩结士卒。吾尝闻刘氏当王,今欲收夏王(窦建德)亡众,集大事,非其人莫可。”乃之漳南,谒黑闼以告。黑闼喜。《旧唐书·刘黑闼…  相似文献   

12.
反对谶纬只是桓谭被贬斥的表象,深层原因则是没能理解刘秀重儒的政治目的,以"道"自认,一味分析现实、批评现实,违背了刘秀圣化汉室复兴的政治需要,是"道"与"势"碰撞的结果。刘秀重儒,"未及下车,先访儒雅",是为了"吏化"儒生;以谶决事是以谶纬控制谶纬,防止西汉后期儒生以谶纬为工具怀疑汉家统治的再发生;"亲执讲筵"是以"柔"的方式钦定学术标准,统一思想,使儒家学说规范化、工具化。这是东汉一代有经学无"思想"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反对谶纬只是桓谭被贬斥的表象,深层原因则是没能理解刘秀重儒的政治目的,以"道"自认,一味分析现实、批评现实,违背了刘秀圣化汉室复兴的政治需要,是"道"与"势"碰撞的结果。刘秀重儒,"未及下车,先访儒雅",是为了"吏化"儒生;以谶决事是以谶纬控制谶纬,防止西汉后期儒生以谶纬为工具怀疑汉家统治的再发生;"亲执讲筵"是以"柔"的方式钦定学术标准,统一思想,使儒家学说规范化、工具化。这是东汉一代有经学无"思想"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明以来 ,不断有学者从整理资料入手 ,对谶纬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经过清、民国和当代学者的努力 ,已取得较显著成果。兹分三部分述说大略。一、纬书的辑佚整理谶纬虽在两汉之际兴盛一时 ,但自魏晋以来却遭到禁毁 ,因此纬书资料逐渐散失。至隋 ,全卷的纬书只剩下《易纬·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两种。至明 ,始有人系统辑录纬书。现存古籍较早收集纬书资料者是元末明初陶宗仪所编纂的《说郛》 ,该书选辑了大量“士林罕见”之经、史、小说、杂记资料 ,其中明宛委山堂本收有纬书 35种 ,民国涵芬楼本收有纬书 1 3种。不过《说郛》在性…  相似文献   

15.
《法言》仿《齐论语》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扬雄传赞》记扬雄自论其一生著述称:“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法言》乃仿《论语》而作。然而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将扬雄归入古文经学派,而诋斥其为谄媚攀附王莽的小人,今人遂多以扬雄反对谶纬迷信也把他与桓谭同归入古文经学派。其实扬雄并非经师,而是所谓“通人”,博通诸子之说,融会今古文经学,上承淮南子、司马迁兼采百家的传统,下开桓谭、王充述而有作的风气。扬雄经说非独有取于古文经学,他作《法言》即仿今文《论语》。汉时《论语》有三:《齐论》、《鲁论》、《古论》,《齐论》与《鲁论》为今《论语》。按《法言·吾子》云:“问郑、卫之似,曰:聪听。……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请问本,曰:黄钟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确乎郑卫不能入也。”《礼记·乐记》孔《疏》引《异义》云:  相似文献   

16.
《直斋书录解题》共分为53类,其中9类有小序。最近学界提出了"谶纬类小序说"和"谱牒类小序说",认为谶纬类和谱牒类是有小序的,其小序与此类中一部书的解题结合在一起。这样小序的数量就变为11篇。这种说法影响了学人对于《直斋书录解题》小序数量及性质的认识。通过对小序的位置、内容及其与解题中按语区别的探讨,可以深刻认识到书中九篇类序是陈振孙对前代书目分类创新和发展的结果,从而对《直斋书录解题》的体例,小序的数量、性质有更加深入和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伯雄 《文献》1999,(4):25-32
清人姚鼐在谈到《逸周书》的制作时代时这样说: 吾意是《周书》之作,去孔子时又远矣,文武之道固坠矣.庄子言圣人之法,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  相似文献   

18.
"汉家尧后"说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权 《史学月刊》2006,(6):22-30
两汉时期曾有“汉家尧后”一说的流行。此命题旨在证明尧帝是汉家天子的“祖先”,而汉朝统治是尧帝神圣统绪的光大。只有从文化背景入手,结合上古的崇圣观念与正统观念,才能正确把握“汉家尧后”说产生的思想根源。而“绍休圣绪”与刘家实际上“起于巷闾”的矛盾,则是汉朝统治者炮制“汉家尧后”说的直接动机。“汉家尧后”说的产生与王莽篡位阴谋无关,它是汉朝政治需要的产物,最早出自谶纬,文献依据在《左传》中。  相似文献   

19.
“四介既简”,此句出自 《石鼓文·田丰》.王昶《金石萃编》释文、潘迪《石鼓文音训》并误释此句为“吾众既简”.潘氏解“简”为“选也”.“四介”二字,郭沫若说:“二字颇漶漫,然谛审可辨,《诗·清人》‘驷介旁旁’.”郭说甚是.按古文献“四”、“驷”相通.《诗·小雅·四牡》:“四牧騑騑”.《仪礼·既夕礼》:“玄纁束马两”,贾公彦《疏》引《诗》作“驷牡騑騑”.《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地有白马四”,《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作《左氏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有白马驷”.《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公羊传·隐公元年》:“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徐彦《疏》引《诗》作“四騵彭彭”.《诗·秦风·驷(?)》:“驷(?)孔阜”,《说文》马部“(?)”字下引《诗》  相似文献   

20.
释龟     
《说文》:“秌、禾穀孰也,从禾(龜火)省声,?籀文不省。”又《说文》:“(龜火)、灼龜不兆也,从龜从火。《春秋传》曰,龜(龜火)不兆,读若焦。”段注:“从《韵会》,此会意也。”按段说非是。《说文系传》:“(龜火)从火龜声。”宋保《谐声补逸》:“(龜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