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4年1月,蒋介石集中100万军队,发动第五次“围剿”,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从1934年10月起,红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被迫离开瑞金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征。  相似文献   

2.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致使红军伤亡惨重,元气大伤,根据地日益缩小。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放弃江西等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的长征。同时,长征也是为了把红军拉到抗日前线,践行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准备团结全国人民、各种政治势力和军事集团共同对日宣战。早在1934年7月,党就命令寻淮州领导的红七军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联合组成红十军团,作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行长征。  相似文献   

3.
智华 《贵阳文史》2008,(6):16-19
在第二次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军队对江西工农红军组织第一次围剿、根据地军民正准备反“围剿”前夕,在中国的江西东固革命根据地却发生了一起“神秘”的重大事件——它就是“AB团事件”。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此事并非当时“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所为,而是根据地内部自己的肃反扩大化所致。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年冬至一九三二年上半年,蒋介石分别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湘鄂西、鄂豫皖以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红军在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鄂豫皖红军的反“围剿”是整  相似文献   

5.
1934年8月,我正在湘赣苏区红六军团红军学校政治连学习。这是一所专为培训营连军政干部的学校,学员大都是从部队连排干部中抽调的;校长是大名鼎鼎的红军女将李贞同志,政委是贺志高同志。当时,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六军团根据中央军委的紧急指示,在任弼时、  相似文献   

6.
张薇 《贵阳文史》2006,(5):6-11
1933年秋,蒋介石经过半年多的准备,调集了百万大军,200驾飞机,自任总司令,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兵力达50万人。鉴于前四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蒋介石更强调“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围剿”方针,在政治上进一步实行法西斯统治,在军事上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企图依托堡垒,逐步推进,压缩红色根据地,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以达到消灭红军和摧毁中央根据地的目的。1934年4月10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等人的直接指挥下,进行了历时18天的广昌保卫战,因寡不敌众,在伤…  相似文献   

7.
正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李富春在长征中一直是红军主要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之一,始终战斗在红军政治工作的第一线,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长征中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1934年8月底,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不得不做出战略转移的决定。9月中旬,中央调时任中央苏区所在地的江西省  相似文献   

8.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被迫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时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兼苏维埃大学校长的瞿秋白,曾要求随队西行,但王明在中央的代理人博古、李德坚决不同意,瞿秋白只好同留下的一千多人往东撤。  相似文献   

9.
王俊彦 《百年潮》2013,(7):29-35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国民党军从四面一步步逼近中央苏区中心地带,蒋介石正在为其"围剿"红军制订的"铁桶计划"即将实现而踌躇满志。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一份绝密情报送到中央苏区中共中央手中,中央立即决定,中央红军提前实施战略转移。这一决定使蒋介石彻底消灭红军的企图破  相似文献   

10.
潘翔 《炎黄春秋》2023,(10):75-7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施战略转移,而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支长征的队伍中,除了中国本土的红军官兵外,还有一些外国人参与其中,他们有的身居高位;有的活跃在战斗一线,与他们的中国战友一起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还有在长征途中为红军做过有益工作的外国传教士;更有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11.
贺子珍的妹妹、毛泽覃的夫人贺怡15岁投身革命,英勇无畏,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红军长征后,白色恐怖笼罩苏区,贺怡忍受住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在赣州坚持了三年地下斗争。她成了运钨砂的船老板娘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撤退前中共中央对留守苏区人员作了许多部署和安排。特别挑选了一批干部留下来坚持斗争,毛泽覃、贺怡夫妇也在其中。1934年12月,时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和红军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率领红军游击队转战闽赣边界。党组织考虑贺怡身怀有孕,她的父母亲也需要照顾,决定贺怡不随部…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从苏区的西南方向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次战略转移之前的3个多月,中央派出一支部队,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的东部出发,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这支部队,就是红军第一支北上抗日先遣队。  相似文献   

13.
世纪丰碑红军长征局面的形成韩文宁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中国革命史上战略性转移的决策,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的严重形势下作出的。1933年9月下旬,国民党政府经过相当充分的准备后,动用44...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是博古(秦邦宪)诞辰110周年。关于博古,我的父亲康念祥在长征中作为他的四个警卫员之一,也是唯一走完长征存活的警卫员,有他的一些回忆。这里没有中央决策大局的记述,只有一个普通红军战士与领袖的平凡故事。我的父亲康念祥是江西吉安禾埠桥康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1930年10月红军解放吉安时参加队伍,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战斗。1934年8月,第五次反"围剿"时,父亲被安排担任博古的  相似文献   

15.
正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大批兵力,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说:"(中革军委)二局是‘走夜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像的。"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2010,(9):F0003-F0003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红军反“围剿”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土地革命战争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红军采取“求心退却、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在苏区人民的支援下,以少胜多,活捉了国民党第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歼敌1.3万余人,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与扩大,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化第一次反“围剿”战役胜利的研究,对于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日起向社会开展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邱俊德 《云南史志》2000,(5):51-52,57
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领导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3次大规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进入中央苏区后将毛泽东同志排斥于党和红军领导之外,推行完全错误的战略和政策,从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人被迫撤离中央苏区。长征途中,以博古(秦邦宪)为总书记的临时中央在军事上又犯逃跑主义错误,把战略转移当作大搬家,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11月下旬开始的湘江之战,由于死打硬拼,中央红军损失过半,仅剩3万余人,处境危急。  相似文献   

18.
1934年4月初,蒋介石命第三路军总指挥陈诚率11个师分别由河东罗堡、河西白舍圩、辽陂(即瑶陂)地区出发,沿江西吁河两岸向广昌方向“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是在毛泽东同志受王明路线排挤而离开了红军的情况下,由周恩来、朱德同志领导的。他们指挥红军同国民党蒋介石的四、五十万大军作战,吸取了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教训,首创我军大兵团伏击战法,连续歼敌三个师,缴枪万余枝,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毛泽东后来称赞这次战争是一次“大胜仗”;他一九三六年在延安还对  相似文献   

20.
1934年元月中旬后,由博古主持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第五次反“围剿”血和肉的拼搏中,在中央苏区瑞金召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