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于1992年6月挖掘出土曾湮埋地下100多年的庙宇,当地人称之为显应宫、天王宫、妈祖庙。庙宇坐北朝南,长26.4米,宽13.2米,四周土墙,两进结构,均四扇三开。庙中设有5个神台,前殿2个,后殿3个,每个神台上供奉一组神态姿势各不相同,面目栩栩如生的彩绘泥塑神像。其中前殿西侧神台上的一组神像,当地群众称之为“巡海大臣(神)”。早在几年前,有人通过对泥塑神像和长乐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神鼓舞"流行于青海东部地区,从每年庄稼成熟后的金秋八月初开始,所有的庙宇以庙庄为单位,众人集钱粮,由派头(也就是每户轮流看守庙的庙倌,一年一换)牵头,  相似文献   

3.
山西有着丰富的民间崇拜活动,真泽二仙是晋东南地区由来已久的崇拜对象,冲惠、冲淑两位真人在这里受到了普遍的尊崇。传说二仙本是唐代壶关县的农家姑娘,本姓乐,两人幼时七岁才开始说话,但出口即能成章。生母杨氏早逝,父亲乐山宝又娶李氏为妻,李氏对二女百般虐待。痛苦至极之时,二女被黄云托起,随仙乐而去。宋徽宗崇宁年间,北宋与西夏久战不绝,乐氏二女显灵为宋军送饭,宋军大胜,徽宗敕封她们为冲惠、冲淑二真人,庙号“真泽”,入祀典,每年由官府祭祀。从此,二仙的传说就流传更广,成为晋东南地区特有的神 。与一些民间的崇拜对象一样,二仙的职能几乎无处不在,天旱可向二仙求雨,无后可向二仙求子,据说二仙还是有求必应,颇为灵异。在晋东南分布着无数的二仙庙,一些村落里即使没有专供二仙的神庙,也在其它庙宇中供奉有二仙的塑像或牌位。晋东南的二仙庙中有两座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座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壶关县神郊村的二仙庙为其本庙,而最著名为陵川县的西溪二仙庙。西溪二仙庙位于陵川城西3公里的岭常村,庙宇深藏于一道山沟里面,四周群山拱卫,整座庙宇又被翠柏掩映,在山外很难看见这片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建筑群。传说在唐乾宁年间(894...  相似文献   

4.
双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东约1公里处。因这里原有两座小型庙宇而得名。这一带的地理环境是:南面为东西走向的庙坡山,东北和西北为起伏的丘陵地,西南虽较高峻,但地表较为平坦。由庙坡山下向西流来的石淙河和从北向南流来的双庙小溪,在双庙南侧汇合并注入颖河,在这里形成河谷小盆地(图一)。  相似文献   

5.
自羹门溯江西行百二十里,即至云阳县城,云阳张桓侯庙就座落在县城南岸的飞凤山麓。庙宇雄踞于长江之滨的巨石崖上,依山取势,层层迭起,崇楼杰阁,画栋飞檐,火珠鸱尾高耸入云,加上山泉四时潺溪、古树萦绕,自古被称为“巴蜀一胜境”。(图见封面) 云阳张桓侯庙,民间普遍称谓张王庙。因“庙”也作“祠”的解释,庙中一些碑碣上又称之为“张桓侯祠”。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南宋建炎二年(1128)冯时行在龙脊石的  相似文献   

6.
长岛原来属蓬莱县,是传说中蓬莱仙山所在。全县有大小32个岛屿,像一串珍珠洒落在渤海通向黄海的大门口。其中的庙岛旁边有很好的避风港,南来北往的船只常常在此停泊,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由福建船民和商贾出资在岛上建了一座天后宫,俗称天妃庙,  相似文献   

7.
世上本无鬼,四川省丰都县却有一座“鬼城” “鬼城”是在丰都县城后的一座山上,这座山叫平都山,俗称名山,真是山不在高,有鬼则名。此山不过288米,却因“仙都”、“鬼城”之故,名声很大,以至名传海外,不少华人老外都知道,丰都果然有座“地狱”。 此山从西周开始,即是当时巴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西汉的王方平和东汉的阴长生两位神仙家来此山修炼,传说这两位最后炼成正果飞升而去。其后,道教和佛教在此山兴盛一千多年,香火极旺,仅山上和山麓就有道观和佛寺48座,加上城内27座民间宗教庙宇,竟达75座。庙观中有名有姓的神仙和菩萨就有400…  相似文献   

8.
贺林 《文博》2005,(1):36-39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的老城区,保留下来许多座庙宇,东营庙和北营庙就是其中两个保存比较完整的祠庙古建群,虽然两个庙院规模不甚大,但是布局比较紧凑,地方做法也比较突出,因而在韩城周围一带比较著名.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庙宇文化历史悠久,又是东方世界独特的传统文化。但中国各地的庙宇,无论其形制、供奉的神祗及文化的内涵,又有各自不同特色。在海峡两岸众多庙宇中,除了具有中华民族的共性外,还有一些闽台两地所特有并共同供奉的庙宇,如三公庙和三王庙。它们是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困家民族气节的庙宇,每年的庙会文化活动,更是印证着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爱国情结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平台山是太湖中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远看似浮在湖面上若隐若现的鳄鱼,近看如倒扣的铁锅。清《吴门表隐》称:"山甚小而不没,称地肺……有砂如铁,大禹铸铁釜,覆孽龙于此"。岛上建有禹王庙,岛因有庙而出名。清《太湖备考》载:"太湖小山之名昂(鳌)者有四,其山皆有禹王庙,报震泽底定之功也"。东鳌至明朝中期沦于湖,南鳌、西鳌逐渐与陆地相连,交通闭塞,香火冷落,庙宇自然消失。唯北鳌平台山巍然不动。"庙貌  相似文献   

11.
甘肃环县东北70公里的四合塬乡,向东6公里处,有座突兀浑圆的山,名曰东老爷山。因山势雄伟,庙宇众多,香火旺盛,故而闻名遐迩。东老爷山不算很高,但四周群峰环绕。在粗犷干旱的黄土高原北端的丘陵地貌中,遍地荒漠,惟此山满目松柏,苍劲独秀。早晚时分,每每烟雾缭绕,白云飘浮,为峰峦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山的西边是一条蜿蜒横卧的峻岭,其北又有一南北起伏的山脉,老爷山居于二岭交汇之间,老百姓称此为“二龙戏珠”。山底有耿家沟支流小溪,潺潺清流,经年不断。山间以砖砌阶梯,为游人行道。从沟底到山顶约4公里的路程。山顶有许多古建筑群,从遗迹看,原来大小庙宇楼阁约70多座,占地约4000多平方米。现存古建筑庙观15座,总建筑面积569.8平方米。寺庙始建于金代,明清时期曾多次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建造,主要分布在中峰东南山坡,疏密有致。总体上分为三阶布局。从第一阶沿坡而上,就到了灵官楼前。门楼是纯砖砌成的两层楼阁式,平面方形,边长约6米,中开拱券顶门洞,门洞内侧有登楼梯小洞口。一层楼顶为假歇山顶,顶部有小回廊和栏杆,下为四面出檐,均采用五层斜面砖叠和仿木椽、飞头组成出檐,檐下有两副雕花砖,且有砖刻倒挂楣子等仿木构件。砖雕图案主要是花...  相似文献   

12.
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瓶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瓶是一对专门订制的庙宇供器,它的产生与宋元时期南方的五显神信仰有关。其最初供奉地是距景德镇约68公里的婺源县灵顺庙,供奉对象是五显神的从神"胡靖一"。供奉者张文进是距离景德镇约110公里的信奉五显神的商人。承造这套青花瓷瓶的是生产元青花瓷器的中心窑场,其地点可能在今景德镇市区内。  相似文献   

13.
《中华遗产》2010,(3):11-11
埃及考古学家近日在亚历山大省发现了一座属于希腊国王托勒密三世(前246年—前221年在位)的妻子贝蕾妮王后的占庙宇,是用来供奉猫神贝斯特的,庙中共有600座猫神像。据埃及古文物最高级委员会主席Mohamed Abdd Maqsoud说:“猫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家居宠物,在一些私冢里经常可见猫的图绘。有些时候,猫与人以同样的方式做成木乃伊葬于庙宇中。”除了石制猫和无釉赤陶猫,在新发掘的贝斯特庙宇中还出土了1座希腊沉默之神哈波奎特斯的半身塑像。  相似文献   

14.
在山海关古城东的小山上,坐落着一座庙宇——贞女祠,也叫孟姜女庙,记载了一个凄美的故事,那就是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首的孟姜女传说。  相似文献   

15.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流传得最广泛的一个民间故事。在地方戏中,几乎每一个剧团中都有这一出看家戏;往往演别的戏卖座衰落的时候,就搬出“梁祝”,顿时吸引观众纷至沓来。“梁祝”的本事,考之浙江鄞县志,与地方戏所演出的颇有出入。志载:县西十六里的接待寺西,有义忠王庙,一名梁圣君庙,祭祀东晋鄮令梁山伯(勤县在东晋时名鄮县)。安帝时,刘裕奏封梁山伯为义忠王,令地方官立庙。宋代郡守李茂诚撰“庙记”,称之为神。其所以称神,却有一段神话,说是海寇孙思犯会稽时,大尉刘裕往讨,山伯托梦刘裕相助,夜间烽隧荧煌,兵甲隐…  相似文献   

16.
清末广州居民的集庙议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捷 《近代史研究》2003,(2):187-203
在清末报纸有关广州的新闻报道中,“集庙”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组。所谓集庙,指的是某一个街区的居民在街区的庙宇中议决处理本街区的事务。街庙通常有固定的收入,而绅商则是街区的领袖人物。“集庙”讨论的问题包括本街区的公益事务、解决各种民事纠纷、处理被获案犯、向官府提出街区的要求或申诉。官府往往会把一些事件交坊众集庙议处,而坊众有时也会集庙抗议官员、团勇、警局的不公对待。广州的街区组织和坊众集庙议事的方式,对研究中国的“市民社会”,想念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晋东南相对独立且封闭的地理环境特性使得众多早期村庙建筑及周边聚落得以保存至今,并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空间组合关系——一村多庙。高都镇内存有3处保留着金代遗构的庙宇和6处清代庙宇,是晋东南地区难得的多座早期建筑同在一个聚落内的案例。多座村庙在聚落空间中发挥着分隔、标识、重组道路和民居肌理的节点作用。村庙亦与聚落中各类日常事务的交织在一起,每一次修缮营建工程都成为所在聚落及周边地区组织方式、经济实力、信仰需求等方面情况的体现。因此,村庙的营建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聚落的演变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盧绳 《文物》1956,(12)
3.外八庙建筑的特征和艺术价值承德外八庙原存的十一处庙宇,除溥仁、溥善、普祐、普乐、殊像诸寺和罗汉堂等六处寺庙是汉民族的建筑形式外,其余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等四处庙宇是模仿西藏建筑的形式,而安远庙又是模仿新疆伊犁庙宇的形式;并且在前述六个汉民族形式的寺庙中,普乐寺自具其特殊的布局,殊像寺后部更具有园林布局的风味(其假山闻系模仿狮子形状),罗汉堂大殿的布局,在建筑实物上也是希有的  相似文献   

19.
杨乃运  吴若峰 《旅游》2006,(5):54-59
泉州是个众神杂处之地,神多,庙多。多和多不同,佛教的、道教的神原本就多, 谁也不会因为供奉的神自己不熟悉就大惊小怪。泉州的神有另一种多法,太地方化,太民俗,不好往熟悉的宗教教派里归类。归了类的,也归得让人不太服气。凡属这一类情况的,做学问的统通都用了一个既时尚又文雅的词来囊括它们的宫仙所:边缘庙。边缘庙是泉州文化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20.
游过帽儿山,又来到山脚下看了这里的一座道庙——“太和宫”.据道人讲,这座庙是清同治年间所建,同治十一年(1883)改名为帽儿山十方丛林道院.据报载:修建这座“太和宫”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在那个时候,有一个挖参的老人,在帽儿山的南坡上一个石缝里看见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