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哲学研究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地理哲学研究的重要性,介绍西方地理哲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动态,分析我国地理哲学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对如何开展我国地理哲学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至今在我国国内,有关评介韩国地理学研究状况的文章甚少。虽然韩国地理学研究历史较短,但有些领域的研究已走到了我们的前面。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韩国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流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状况,并指出目前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r so, human activities and movements in space‐time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interest in geography. One of the earliest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for the analysis of human activity patterns and movements in space‐time is time geography. Despite the usefulness of time geography in many area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there are very few studies that actually implemented its constructs as analytical methods up to the mid‐1990s. With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geo‐referenced individual‐level data and improvement in the geo‐computational capabilitie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it is now more feasible than ever before to operationalize and implement time‐geographic constru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recent applications of GIS‐based geo‐computa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geo‐visualization methods in time‐geographic research.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methods is illustrated through examples drawn from the author's recent studies. The paper attempts to show that GIS provides an effective environment for implementing time‐geographic constructs an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al methods in time‐geograph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人的基本假设中经济理性、工具理性、科学理性与感性存在的经济人、政治人、自然人、生态人、社会人、文化人、感性人、复杂人等各种以人为研究视点的地理学研究中所体现的人的个体与群体、微观与宏观、阶层与阶级、感性与理性等的特征、作用、类型和差异。在总结各种地理学人的分析方法、范式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地系统地理人平台和初步设计,以期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认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In this paper, I seek to develop a more direct, sustained and critical engagement between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In setting out this agenda, I focus on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a body of work outside of geography describing how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 evidences and maintains a problematic array of working practices that are socially consequential. However, despite such potent critiques, recent geographical work on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including that focused on the UK, has remained rather detached from the people, places, politics, and indeed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Nevertheless, recent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possess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to directly inform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It is only through such direct engagement with the contemporary lives of building practitioners that I argue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architecture, and especially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can recognize and realize its political and ethical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is adapted from an address given at the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From Native and Landscape Research to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held in Tartu on 23 August, 2002, to mark the birthdays of J.G. Granö (120 years.) and Edgar Kant (100 years). The Finnish geographer J.G. Granö was Professor of Geogra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Tartu from 1919 to 1923, a period during which that university became the birthplace of many original geographical ideas. Edgar Kant was beginning his studies at that time, and a link was forged between the two scholars which lasted until Granö's death in 1956. The nature of this interac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stud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浅谈美术地理的地域空间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用地域空间和历史的观点对美术的地域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美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全文从横向地域性、纵向地域性、地域空间的扩散性三个方面对美术的地理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分析,作者认为地理环境对美术风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文化地理理论的一种补充与印证。  相似文献   

8.
李凡  黄维 《人文地理》2012,27(3):28-33
现代化、全球化和城市化催生了当代的怀旧现象,城市怀旧已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并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怀旧现象的研究状况,以及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城市怀旧研究已经渗透至诸多学科领域,国外文化地理学者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城市怀旧的研究,但该研究在国内还十分鲜见。文章指出可以结合文化地理学及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城市怀旧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作用,探讨城市怀旧空间的生成、类型、特征、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解读城市怀旧文化景观对于城市怀旧空间的诠释以及地方认同的影响,以揭示在城市怀旧空间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城市记忆、地理想象、地方认同和建构的互动作用机理。认为城市怀旧的地理学研究将拓展我国城市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并对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兴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沙学浚在政治地理、军事地理、历史地理等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多基于他对不同时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区域的准确把握与深入认识.通过对沙氏不同时期论著中关于区域划分、认知、分析等方面思想方法的梳理与总结,可以发现,重视海洋的区域研究视角、空间价值与地位价值相结合的区域研究方法,以及宏观时空视野与动态发展观相结合的区域研究理...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文化的地理学解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田至美 《人文地理》2002,17(5):55-59
本文以体育和地理共同关注的空间和地方作为切入点,介绍和分析了体育与地理的联系、体育地理的兴起和发展状况,继而提出了体育文化地理解析的概念框架,并在此框架下,讨论了体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核心内容。最后文章扼要指出了我国体育地理学研究的潜力和优势,认为体育地理研究将在我国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葛剑雄 《安徽史学》2004,(5):84-86,43
多山少地的生存环境、俭朴的生活、商业中的诚信、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或许都起过作用,但对徽商这样一个商业群体来说,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商品和市场.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即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加以考察,徽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稳定占有以长江三角洲为主的市场,经营的商品也摆脱了原籍的局限.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使徽商获得食盐营销的特权,并以此迅速致富.徽商的最终衰落也在于市场的丧失和商品落后.  相似文献   

12.
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对地理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对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比较缺乏.地理学思想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讲述地理思想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演变过程,而且要通过这一过程达到对地理学性质的把握和准确认识.通过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可以把握地理学的要旨:地球表面的差异性是地理学的关键,而对此进行描述和解释是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地理学思想史有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古典时期和近现代时期.在面临坚持传统与积极创新的抉择时,地理学家应该多从思想史中吸收和借鉴,并避免掉入二元论的语义陷阱.  相似文献   

13.
犯罪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犯罪地理学,因此,犯罪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犯罪地理学的理论体系,认为犯罪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含有:①地理环境决定论;②环境论(月相说、星相说、地域说、犯罪地形说、折衷主义学派环境论);③犯罪时日论;④芝加哥学派的犯罪同心圆论;⑤犯罪区位论。通过犯罪地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希望有益于犯罪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汤茂林  金其铭 《人文地理》2011,26(4):153-160
李旭旦先生是人文地理学家、区域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几代地理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才思敏捷,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执着,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上他强调人地协调论和统一地理学,提倡区域研究,致力于地理教育理论的建设,创办《地理知识》杂志,曾任德国《GeoJournal》杂志编委,主编《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分册)、《人文地理学论丛》、《人文地理学概说》,提出白龙江是我国西部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科学论断,主张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攻方向,重视野外调查,晚年他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倡议,把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now strong evidence that “soft” institutions are interrelated with the working of the economy. For example, in a geographical setting there is evidence that language borders affec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t there is no equivalent evidence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borders on agglomeration or competition spillovers.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language affects the geographical extension of agglomeration and competition spillovers by observing the geography of employment patterns in a linguistically discontinuous setting. Our findings, for the first time,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language borders shape the distance decay of competition spillovers, independent of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issues.  相似文献   

16.
黄维  李凡  杨俭波 《人文地理》2022,37(6):12-19
作为早期非表征理论构建的主要场景,舞蹈是特定想法—行为的表达与实践,有助于探察身体动作在理解和创造表达上的潜能,而舞蹈正式进入文化地理学视域的时期也正好是非表征理论对传统文化地理学的挑战接近成熟的关键时期。随着展演的身体成为分析对象以及编舞成为地理研究中新的非表征方法概念,舞蹈作为社会跨学科实践和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以非表征理论引发的诸多争议为基本背景,力求全面呈现如下两个转变过程:①舞蹈如何从关于身体、展演性、认同等地理学话题,逐渐演变为检测动作节奏、感觉、生成空间的地理实践和方法;②舞蹈地理研究经历如何从批判的舞蹈文化政治学,逐渐转向实践性的展演艺术与创意地理学。文章认为,非表征思想有望用于解决表征之外可能存在的开放性实践难题,丰富调节实践的情感维度,并拓展分析情感交缠的物质主义话语,而转变后的西方舞蹈地理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现当代文化政治经济的情感属性、思考艺术影响下城市公共社区的差异化也就具有明确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对空间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在全球化、信息化、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社会与文化转向等语境下需要重新认识。首先对空间认知转变的背景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对于"空间"的核心论述,把对空间的认知转变归结为4点:(1)从科学的空间到人性的空间;(2)从物质的空间到非物质的空间;(3)单纯的空间到复杂的空间;(4)从"外壳"的空间到空间里面的空间。最后提出对我国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的3点启示:(1)注重学科基础概念的重新认识;(2)重视微观层面的细化研究;(3)加强跨学科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他者,权力与地方建构:想象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宁  朱竑 《人文地理》2013,28(1):20-25,47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想象地理的理论起源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根据想象的主体和想象对象的地理尺度差异,国外想象地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形象的话语建构;二是研究"作者"通过地理文本的生产,以想象的方式对地方的文化形象进行重构的过程。同时,文章通过分析国外近30个实证案例,指出想象地理在地方的文化建构和空间文化意义的生产等文化地理重要话题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据此对国内想象地理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思潮背景下,性别研究在人文科学领域越来越重要。性别不只是关于个体身份的自然属性,更是一种映射社会变革、社会不平等和反抗特权的社会关系。本文梳理国内外女性主义研究的相关文献,具体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理论渊源、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和中国本土女性主义地理学等三方面对女性主义地理研究进行综述。较之于国外同行,国内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仍显单薄,多数是采借和沿袭西方的相关理论进而通过特定案例加以印证(佐证),某种意义上是对西方同行的回应性研究。未来的我国女性主义地理研究,需要关注三个问题:从我国传统文化女性发展理论中吸取营养;聚焦女性日常生活世界领域的实践逻辑;女性作为能动者的个体和自组织的集体智慧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小建 《人文地理》2004,19(1):27-31
近一、二十年来,以英美地理学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柔性专业化、网络与根植性、集聚与集群,区域管制等概念,频聚出现于国际主导地理刊物和国际会议讨论之中。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引进这些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实例作了一些可喜的探索。这种引进理论--中国实际研究--理论总结的研究模式,推动着上世纪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但是,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角度考虑,还应该探索其他研究思路。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有一些在世界十分独特,如最大的且近20多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不相一致,体制变革、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区域差异巨大,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地位的特殊性等。根据这些背景,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冷静地审视国际学术动向和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际,加强国际交流,凝练解释中国特殊经济地理现象的理论观点,逐渐培育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中的中国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