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戴卫红的《北魏考课制度研究》(以下简称戴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9月付梓面世,是系统研究北魏考课制度的第一部专著,得到了朱大渭、陈琳国、李凭诸位先生高度评价。戴著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前言主要是北魏考课制度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和考课制度的源流  相似文献   

2.
官员的考绩与迁转是辽朝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索并钩沉相关石刻文字及文献史料,发现辽朝官员任职有期,一般为三年。在官员任职期内,朝廷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其品德、业绩和年劳等进行考绩。考绩工作由相关的机构和官员来完成。经过考绩的秩满官员,其职阶迁转方向大致为:职阶迁升、留任进阶、退闲不仕及"左迁"降黜等。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绩,受抗战影响较大,党治色彩浓厚。该制度系近代首次以法规的制度形式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举措,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实际执行效果却很差强人意,主要表现为参加考绩人员比例严重偏低,而在这有限的考绩中,奖励的无度使用,既破坏了考绩的制度规定,又"徒糜公帑",远离考绩制度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常越男 《满族研究》2007,(2):68-76,90
考课制度是国家定期考察官员的制度,是清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到雍正初年,最终确立了以京察、大计、军政考察为主体的考课制度。本文探讨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过程,揭示了满洲贵族在制度建设方面所遵循的诸多原则。  相似文献   

5.
房列曙 《史学集刊》2007,5(6):28-34
在中国古代,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国家官员。科举制度废除后,孙中山主张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由国家设置考试院,主管文官的选拔、任用和考绩。这一创新的理论实践于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开始运作和完善,其中的特种考试和检定考试是我国的独特创制。文官的任用、考绩、升调、奖惩、抚恤等制度称作文官"铨叙"制度,与文官考试制度相辅相成。文官"铨叙"制度最为规范,也是我国的独特创制。  相似文献   

6.
古人对官吏考绩的称谓不尽相同,或曰"考核",或曰"考课",或曰"考校",或曰"上计"。清代对地方官的考绩称为"上计",承袭前制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州、县至府、道、司层层考察其属员事绩造册上报督抚。总督、巡抚核其事状,注考语,缮册送吏部复核,上计的标准是用"考以四格"、"纠以六法"的原则行事。所谓"四格",即"才、守、政、年"四者,才或长、或平、或短;守或清、或平、或浊;  相似文献   

7.
任期制是唐代对县令进行管理的重要措施。就制度规定而言,唐代县令任期在三年、四年或五年间不断徘徊,而实际迁转中的任期往往少于制度规定的时间。其原因既有唐虞时期"三载考绩"制的影响,也有唐代统治者选拔人才措施及地域条件方面的因素。县令任期过短对唐代基层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史天地》2010,(6):93-93
<正>古代对官员有考课制度,并将考课等级作为奖惩的依据,类似于今天的考核、考评。唐朝时,某官员督运粮食,遭风失米,司刑太常伯卢承庆对他进行考课,准备考为"中下"。其人颜色自若,无言而退,卢承庆重其雅量,改注为"非力所及,考中中"。又见其人既无喜色,亦无愧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上看,治国有三个核心内容:任人、信赏、必罚,其实就是讲的吏治问题,吏治在历史上便是评价一个君主是否有作为,是否能够治理好国家的重要标准。治吏之重在于考课——把握绩效评估的关键,可以说每个朝代的治吏之道都是重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本文尝试以明朝考成制度为例探索中国古代职官考课制度的沿革及其现代启示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发掘对当今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考课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在唐代发展得相当完备和健全。关于它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笔者另有专文讨论,这里不赘。本文的重点,是对考课制度、政策的实施状况和客观效果,从纵的方面进行检查,力求总结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经验、教训,供治唐史的同志们参考。不妥之处,恳望教正。武德至开元一百二十余年,是唐朝奠基、持续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考课执行得非常有力,成效也较为显著。武德基本是一个战争年代。战争之初,李渊就已用考课手段进行奖劝。二年二月,  相似文献   

11.
金为加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东北地区的官员管理极为重视,依据东北的特点选择官员,严格考课,并将猛安谋克这一女真族的军事组织也纳入封建考课体系内,同时强化监察制度,制定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官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国民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颁布了考绩法、公务员考绩法、非常时期公务员考绩暂行条例、非常时期公务员考绩条例、公务员考绩条例、公务人员考绩条例。关于这些法规、法令颁布的时间、施行的时间,考绩的种类、程序和方法等基本史实,目前出版的有关教材、著作中,有不少错误,甚至有十多种图书包括辞典、教材错得一模一样。本文的考证,旨在纠正错误,寻得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3.
清末州县考绩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晓红 《清史研究》2005,84(3):13-24
1904年开始实行的考核州县事实,是清代考绩制度的重大变化。它是清廷试图通过体制内变革,解决吏治腐败的积弊,并为推行新政考察和选拔能员干吏,巩固权力基盘的措施。但督抚势力坐大,革故鼎新难以兼顾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歧,而避重就轻的结果,只能使改革徒具形式,背离变政的初衷,同样危及甚至瓦解清朝的统治。州县考绩制的变革及实行,恰好显现了清廷进退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防止官吏违法失职,保证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惩戒制度。由于此时没有完备的考绩制度,文官惩戒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对行政官员实施监督的唯一有效的手段。本文将从文官惩戒的创设缘由、过程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对文官惩戒制度作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官吏违法失职,保证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惩戒制度。由于此时没有完备的考绩制度,文官惩戒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对行政官员实施监督的唯一有效的手段。本文将从文官惩戒的创设缘由、过程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对文官惩戒制度作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6.
《考绩簿》是尹湾汉墓简牍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所反映的西汉时期东海郡吏员考绩情况,是研究西汉政治制度的一份宝贵史料。本文对《考绩薄》的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也充分肯定了它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杜文玉先生新著《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全书44万字,除序言和后记外共有十一章,分别是第一章贡举制度,第二章选官制度,第三章考课制度,第四章职官制度,第五章殿阁制度,第六章起居制度,第七章史馆制度,第八章俸禄制度,第九章军事制度,第十章立法成就与司法制度的变化,第十一章助礼钱与诸司礼钱。内容涵盖政治、司法、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一部深入研究五代十国制度史,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合性制度史专著。以下就谈几点粗读《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之后的杂感。首先,《五代十国制度研究》的出版,适应…  相似文献   

18.
六朝隋唐时期,考功郎隶属及其职掌均发生较大变化。魏晋时,考功郎掌百官考课,隶属于吏部尚书;南朝时,功论郎取代考功郎掌考课,隶属于都官尚书;北朝中后期,考功郎中掌考课百官及考试秀孝,隶属于吏部尚书;隋及唐前期,考功郎中、员外郎之隶属及其职掌略同北朝。唐中期以后,考功郎中、员外郎专掌京官与地方官的考课,策试秀孝的职责则转归礼部。六朝隋唐时期考功郎隶属及其职掌的变化,反映了尚书省机构的职能调整及选举与考课各司其责体制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9.
刘峙主政河南期间,为整饬吏治,在县长的选拔、任用、监督和激励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管理机制。其县长选拔有临时考试与甄用、设所训练、劳绩存记、人才登记、特殊县份不拘成法、举办县长检定等六种,在县长委任方面根据不同县份的具体特点,采酌委和轮委的办法,轮委又有四轮和六轮之分,前后有所变化。其县政监督利用官方监督和民众监督相结合,形成了省政长官和视察员巡视制度、行政督察区制度、团体视察制度、工作函报制度、民告官制度等多种体系。在此基础上,刘峙主政下的省政府注重加强对县长的考绩和奖励,并将结果列为金、红、白、黑四榜公示,以激发县长群体的工作潜力。刘峙省政府的县长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优化了县长人选,在澄清吏治方面起到一定的成效。然而,这套机制在人才选任及监督方面官方色彩浓厚,缺乏民主底蕴,在考绩和奖惩上又过于注重经济因素,其缺陷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唐代州县间的关系是“以州统县”,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州县间的上下级行政关系,构成了联结中央与地方的纽带。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赋予了州级对县级官员的部分管理权力,主要体现在州级可以参与县级官员的选任、考课和监察,这种制度对行政体制的运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