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晖 《安徽史学》2015,(4):95-103
平汉、陇海铁路相继筑通并在郑州交汇,为郑州城市的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及新生动力机制,城市的发展态势、空间结构、外在景观及城市功能均发生显著变化。大量人流、物流的汇聚,使火车站附近区域快速发展,并在火车站与老城区间形成了功能鲜明、以商品贸易为导向的新市街,城市空间大为拓展。郑州城市由老城区向火车站聚集发展,火车站和新市街逐渐成为新的生活中心,改变了以官府衙门和寺庙为重心的传统城市布局,城市空间结构随之变容。基于商业贸易对交通的需要,郑州城市平面与铁路沿线呈辐射状延伸,依托铁路形成新的功能分区,城市功能由此转换,交通功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2.
闫小培 《人文地理》1995,10(3):80-80
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学的重点研究中心之一。主要任务是从事城市和区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研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城市和区域规划及有关的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城市化是指少数民族从传统的乡村社会转化为城市社会的过程,也是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相互交融互动、全面整合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东北地区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联系的“点“和“线“的结合处,是中原汉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中心点。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文化进程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对形成和巩固区域民族共同体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又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民族融合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杨青生  黎夏 《人文地理》2007,22(2):87-91
在珠三角的城市化过程中,中心镇的城市化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中心镇的城市化对揭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莞市为例,运用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市域内1988-2004年的城市扩张过程,分析中心镇城市化对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1988-1993年,中心镇的城市化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小,城市主要沿道路扩张,城市在空间布局上相对松散;1993-1997年,中心镇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增强,城市以中心镇为中心的扩张非常明显,城市空间沿道路的扩张,基本形成了渐进扩散式的"点-轴"空间发展模式,形成沿道路和中心镇扩展的格局;1997年以后,中心镇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形成了"点-轴-集聚区"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城市空间扩展区在空间上更集中于中心镇。  相似文献   

5.
唐承财  肖小月 《人文地理》2022,37(3):21-29+98
随着夜间经济推动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夜间旅游现象日益普遍,并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为数据源,对境内外夜间旅游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研究发现,境外学者重点关注了夜间旅游开发的载体和体验类型、利益相关者及夜间旅游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境内夜间旅游研究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学者们主要探究了夜间旅游概念特征、产品类型、发展动力及影响。境内外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居多且主要聚焦于城市地区,对夜间旅游发展演化规律、社会生态影响、服务管理等内容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探究。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区域是未来深化夜间旅游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旻昱  曾刚  王丰龙 《人文地理》2020,35(5):103-110
创新是当今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区域多样化与区域发展之关联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国内的创新来源逐渐从外部知识引进为主向依靠区域自身创新能力为主转变,即重视本地知识结构对创新产出的重要影响。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多样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少分析多样化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也很少涉及多样化对邻近地区创新产出的空间效应。为此,本文构建了分析相关多样化和非相关多样化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基于2011—2016年长三角地区26个地级市IPC分类专利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本地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相关多样化与非相关多样化格局相似,省际间呈现沿海高内部低、省内呈现中心城市高周围城市低的空间格局。②知识相关多样化能够促进地方创新产出,而非相关多样化与地方创新产出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区域过度的非相关多样化对其创新产出有负向影响。③本地创新受相邻地区相关多样化的负向影响。本文对长三角区域创新机理的研究对于丰富我国创新地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谭慧芳  杨扬 《人文地理》2016,31(1):102-107
通过建立计量分析模型研究区域中心城市航空物流与宏观经济的内在关系,提出匹配度参考系数和匹配性分析象限图,将我国航空物流与经济的匹配程度划分为六类:以航空物流为推动的高度匹配型、以经济为拉动的高度匹配型、航空物流为支撑的良性匹配型、经济为支撑的良性匹配型、航空物流为瓶颈的低度匹配型、经济为瓶颈的低度匹配型。以我国30座区域中心城市2000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航空物流与宏观经济的匹配程度和相互作用特点,并对各匹配类型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匹配性上存在巨大差异,高度匹配型城市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T"形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钟韵  闫小培 《人文地理》2005,20(3):12-17,5
生产性服务业是目前西方大部分服务业体系中对国民经济作用最显著的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加。总括而言,西方地理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与区域整体发展的作用、对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对地区其他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城市等级序列重构的作用。其中,主要是从产业的内在功能和布局两个角度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钟韵  阎小培 《人文地理》2003,18(5):46-51
本文首先通过阐述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特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关系,从而预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然后针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再以广州市为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及对区域的影响。试图从全国、区域以及城市三个层次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西方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功能及其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区域日益取代城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多中心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形态,它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或者工具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关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城市和区域空间研究的一大热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对多中心城市区域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多中心城市区域内涵和定义、多中心城市区域测度方法、多中心城市区域演进,以及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velops ideas of differential mobility at the scale of the ‘everyday’ by investigating some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ity and immobility; facilitation and encumbrance when moving through railway stations. Drawing on in-depth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rail passengers in Britain,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the entang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ly-mobile bodies and the station by considering some of the tensions that emerge between experiences of encumbrance and facilitation. Focus here is on how navigating through the station with different mobile objects, or ‘prostheses’, impacts on passengers in a variety of ways. Drawing on insights from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 it demonstrates how moving with different objects gives rise to fluid apprehensions of both mobile objects and the built form of the station itself. However, and importantly, this section suggests that this fluidity also has the capacity to disrupt the intended affective dimensions of the built form. The second section explores how differently-mobile passengers move through the station with these mobile objects. Drawing on de Certeau's notion of ‘tactics’ and Ingold's idea of the ‘taskscape’, this section pulls out some of the practical knowledges that, through repetition, develop into skills and techniques for moving. In doing so, this paper seeks to illuminate some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ity, prosthetics, encumbrance and affectivity that emerge when moving through the railway station.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回顾了火车客运站地区规划研究的发展。提出火车客运站具有增长极的性质,各种经济流通空间集聚在火车客运站周边,形成了综合流通空间。分析了综合流通空间的内涵与特点。指出综合流通空间由核心功能区、衍生功能区、外围功能区三个层次构成,分析了各个层次的功能构成、服务设施与布局模型。对综合流通空间与其他城市功能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广州铁路新客站地区规划为例,从集聚作用、功能结构与布局、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的联系三方面对综合流通空间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武汉近期人地关系显著变化,相关分析时效性和精细度有限。基于六普数据,在都市发展区、主城区上叠加格网,运用Arc GIS、SPSS研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发现都市发展区人口紧凑集中于三环内,两江交汇处密集成片,人口向主城区集聚态势仍显著,未出现明显郊区蔓延。揭示都市发展区人口分布呈显著集聚特征,存在"低密度人口冷点环带","冷点地区"与总规生态绿楔吻合。认为主城区人口密度分布呈整体多中心、局地单中心格局,4km范围内呈显著单中心,幂函数模型精确拟合。三环内形成1个人口主中心和4个次中心。9km范围内,主中心支配力强。9km外,主次中心差距缩小,次中心支配力彰显。推演出4km内的单核心模型表达式、9km及全域的多核心模型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对城市与区域空间影响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高速铁路对城市与区域空间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化、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高速铁路对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影响主要遵循这样一个研究脉络:交通可达性的变化-空间效应-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影响-空间组织结构的演变。并在此框架的指引下对国内外已有的高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归纳,简要评析了高铁对城市与区域空间影响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初步划分了国内外高铁对城市与区域空间影响的研究阶段,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高铁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高铁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潜在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南京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状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背景和特点,通过GIS和RS技术,建立南京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交通等综合数据库,运用"廊道效应"方法,研究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分异情况,探讨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居住用地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廊道效应,从轨道交通线中心圈层向外逐步递减;而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则表现不明显。基于以上结果,从空间角度研究轨道交通线路与沿线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出有利于南京轨道交通建设与高强度土地开发相结合的联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rail system as a circulatory panopticon: an apparatus that uses the “natural” movements of the population to render them legible and safe. The panoptic effect of rail space has emerged only recently. The Chinese state's introduction of the “real-name system” has made a state-legible identity an inextricable part of everyday life, and recent transformations in ticketing and station entry have placed it at the center of mobility practices as well. Synthesizing Foucault's apparatus of security with Karen Barad's realist conception of the apparatu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more-than-human elements of the rail system realize a panoptic assemblage out of the movements of passengers. Based 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dat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key elements of the rail system: the national identity card, the ticket, and the station entrance. Drawing on Barad's account of diffraction, I analyze how the particula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hings both function to realize the circulatory panopticon and also to introduce novel discontinuities and fractures. This paper makes two contributions. First, it argues for a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reality in Foucault's thinking: just as the art of government increasingly recognizes and calibrates itself against ‘reality,’ Foucault's analysis of governmentality becomes increasingly realist. Second, it shows how infrastructure is simultaneously a font of state power and a source of problems for the state—a contradiction deeply relevant in China today.  相似文献   

17.
毛蒋兴  闫小培 《人文地理》2005,20(3):107-111,116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模式间客观存在互动机制,土地利用模式是交通模式形成的基础,交通模式的选择将会改变土地利用模式,因此土地利用模式特征是影响城市可持续交通模式选择的至关因素。本文在全面分析广州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特征基础上,综合考虑汽车产业政策、能源及环境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广州可持续交通模式:公共交通优先,小汽车、自行车适度发展,交通方式合理分工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绿色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8.
侯兵  黄震方  范楚晗 《人文地理》2013,28(5):94-100
一体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一体化具有多种空间结构形式,对区域内城市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都市圈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城市旅游规模体系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揭示城市旅游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从交通通达性指数和旅游者结构的角度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6-2010年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演变情况,呈现出旅游经济联系量的区域差异明显、交通的作用逐渐增强、"沿线"式距离衰减规律以及区域旅游协作方式相对固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密切都市圈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对策思考,为推进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修琦  牟神州 《人文地理》2005,20(4):110-113
在人类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承认自然环境限制作用,强调在此前提下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去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现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一飞 《人文地理》1996,11(2):24-27
本文探讨了人地关系观及规划观的历史演变,结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城市规划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