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飞 《名人传记》2020,(4):22-27
早熟的天才1912年5月7日,马思聪出生在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马育航曾参加辛亥革命,做过广东省财政厅厅长。马思聪幼年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九岁进人广州西式寄宿学校。他三岁在外祖母家第--次见到留声机,听到唱片。“母亲说我那时跟着唱片一起唱,唱得怪有趣的。”马思聪回忆童年时写道。  相似文献   

2.
两会记忆     
《文史天地》2013,(11):89-92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此次会议决定将北平恢复为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3.
北平和平解放已经过了半个世纪,它是我国解放战争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也是中国革命史上十分重要而关键性的一页。1949年1月31日,中共在经过与傅作义的三次谈判后,终于和平解放北平。就在这一天,解放军举行了人城仪式。北平,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从此翻开了它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最后的舞台我记得接到代总统李宗仁从南京发来电报的那天,是1949年的3月29日。那时候国共双方决定4月1日在北平举行和谈,在代表团启程前  相似文献   

5.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举行了热烈的入城式,这次入城式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入城式,解放济南、沈阳的时候都没有入城式,只有解放北平的时候有。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曾说:“北平入城式是三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北平的和平解放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四位老同志的记忆中,60年前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他们娓娓道来记忆中的1949年。  相似文献   

6.
旅黔日记     
芦沟桥事变后,我国开展了全面抗日战争。偏安西南的重庆国民政府为了拉拢美国,打算把我国珍贵古物运住纽约,举行展览会。我因一九三五年曾参加“中国艺术伦敦国际展览会”,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森玉先生致函北平,嘱赴珍贵文物所在地的贵阳,参加筹备工作。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八日从北平启程,由塘沽登轮直驶香港转道粤、桂,西至贵阳。在旅居贵州期间,凡所见所闻,都写入日记中。兹摘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思聪冤案平反史料综录本刊记者周总理的眷念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为了接洽美国总统首次来华访问,1971年秘密来到北京。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与其会面之余,商谈有关事宜时,曾向基辛格询问当时客居在美国费城的中国音乐家马思聪的近况,并...  相似文献   

8.
余湛邦 《北京文史》2000,(1):31-33,30
光阴荏苒,北平和谈已经五十周年了。它在二十世纪中所占地位不是太重要,但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是个重大转折。我是自始至终直接参与北平和谈还健在的一个人,我把自己亲身经历如实写下来,为百年历史作一个见证。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14,(11):89-93
正1945年10月10日,华北战区受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广场举行。这次北平受降仪式是中国战区16个受降仪式中规模最盛大隆重的,远远超过9月9日在南京中国陆军总部礼堂举行的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其象征意义明显,从地点来说,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北平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到1945年10月10日在北平太和殿举行受降仪式,表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0.
1931年6月21日,中国测验学会在北平举行第一次年会并宣告正式成立。这一学术团体致力于研究测验学术,推行测验方法,在民国时期获取了相当的地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姚锦新女士是5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著名教授,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优秀钢琴家之一。她的演奏风格粗犷奔放,气势磅礴。数十年的音乐生涯中,姚锦新几乎遍访世界著名钢琴家和音乐家,并有幸得到洪内格尔、辛特米茨等现代派名家悉心指导。姚锦新教授在和声理论方面造诣精深,三四十年代号称“中国乐坛五杰”之一的陈歌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者陈钢教授之父)亦曾登门拜访,屈尊向其请教配器。作为专家,姚锦新和马思聪、贺绿汀一起应聘参加新中国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的工作。著名作家徐迟先生很久以后还俨然以行家的口吻评论…  相似文献   

12.
马之庸 《炎黄春秋》2012,(12):57-63
马思聪先生(1912-1987)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扬名中外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是一位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为追求民主、自由,于1949年与萨空了、欧阳予倩等一批爱国人士从香港乘船经烟台到达北京,应邀准备出席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同年8月国务院任命他为刚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到1966年5月,在任16年。  相似文献   

13.
刘海粟 《湖南文史》2011,(10):36-37
我认识陆小曼,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北平暂住,胡适之(胡适,字适之)、徐志摩和张歆海(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哥哥)先后来看我。胡适之对我说:“海粟,你北平来,应该见一个人,才不虚此行。”我问:“是哪一个?”他严肃地答道:“北平有名的王太太。你到了北平,不见王太太,等于没到过北平。”“哦?有那么重要?我倒要见一见!”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20,(4)
正长期以来,一些朋友鼓励我将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前我在北平广播电台时参与我党领导的地下活动,为北平解放搜集情报,组织群众运动,引领解放军接收北平广播电台等革命活动,以及负责维护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现场广播等事写成文字,留与后人。为撰写此文,在李维諟同志的帮助下,我查阅了大量资料,70多年前的一些人和物,串联成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勾起了我许许多多的回忆。谨以此  相似文献   

15.
我认识陆小曼,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北平暂住,胡适之(胡适,字适之)、徐志摩和张歆海(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哥哥)先后来看我。胡适之对我说:“海粟,你北平来,应该见一个人,才不虚此行。”我问:“是哪一个?”他严肃地答道:“北平有名的王太太。你到了北平,不见王太太,等于没到过北平。”“哦?有那么重要?我倒要见一见!”  相似文献   

16.
春天,1949,共和国之春。 我随着横渡长江的百万雄师,神采飞扬地跨进了南京。 我走进纸片飞舞的“总统府”; 我走进楼房似卫队般排列的“国防部”; 我走进没有人行政的“行政院”; 我走进…… 一步一个音响,一步一声欢呼 旧世界,新天地;新天地,旧世界,如同万花筒般在我面前旋转。腰鼓,入城式的礼炮,秧歌…… 和平,早已在大江以北徜徉。她走近冰消雪化的淮海战场,她跨进四门洞开的北平古老城楼… 北京:首次文代会 “赶走”董必武周恩来为“小鬼”题词 刚解放的北平发来通知:要在那里举行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我们第二野战军也要派文…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高庄教授于 1986年4月 12日去 世,走完了他81年的坎坷人生。他青年时期投身革命,解放初期参加了国徽的塑造。此后他因敢于直言而身陷困境,被劳改30余年。他那平凡而又传奇的经历,成了流淌在我心中一首难忘的歌。 父亲带我投奔解放区 1946年秋,父亲应徐悲鸿先生之邀,赴北平国立艺专执教。那时我才6岁,母亲早在生我的时候去世,我是在江西保育院中度过了幼儿时期。父亲路经江西把我领回,从此,我们俩开始了共同的生活。1947年5月末,北平爆发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进步师生举行了大…  相似文献   

18.
<正>1945年10月30日,以创作《黄河大合唱》而闻名世界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苏联病逝,年仅40岁。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惊闻噩耗,郭沫若、茅盾、何其芳、马思聪、光未然、桂涛声、孙慎等20余位其生前好友撰文,追思与他的过往和友情,痛惜他的英年早逝,肯定了他对中国音乐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史摘     
新中国定都北京的前前后后随着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加快,定都何处,成了中共领导人心中的一件大事。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进北平城,由涿县(今涿州市)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火车经过北平城时,毛泽东看了看窗外萧条的景象,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来过北平吗?我来过,整整30年了!那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到处奔波,在路上连裤子都被人偷走了,吃了不少苦。现在31年后还旧国,真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哟!”是的,正是北京的革命传统带来了历史的天翻地覆。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  相似文献   

20.
“他却严格地区分祖国与‘文革’。他爱祖国,他恨‘文革’,不是祖国遗弃了她的儿子,而是‘文革’迫使《思乡曲》的作者流落异国他乡。”这是《爱国的“叛国者”——马思聪传》(以下简称《马传》)所记述的一段话。他,就是中国乃至世界,当代颇负盛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马思聪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