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一鸣 《人文地理》1987,2(1):70-72
黎巴嫩是地处东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教派林立,各个教派在社会组织上自成一体。以教派为基础,又形成各种政治集团。三百多万人口的黎巴嫩,竟有十六个教派,四十多个武装集团。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穆斯林和基督教派两大势力的矛盾,由于近年来人口比较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而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2.
中东剧变是阿拉伯国家内部长期蕴藏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它们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民主化、人口结构、公民社会、全球化时代、外交政策、信息化时代、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宣传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整体性等方面。剧变分为四个阶段:剧变的开始及其在多数国家的结束;伊斯兰势力的全面崛起及各国激烈的政治博弈;温和伊斯兰势力的衰落、极端伊斯兰势力走向高潮及一些国家动荡的加剧;极端伊斯兰势力大举扩张及中东的分裂和对抗加剧。剧变的主要特点包括:运动初期体现出明显的自发性、草根性、时代性、非宗教性;各国政府应付民众抗议的手段和最终结局不同;各国的不同党派和政治力量围绕新的政治体制展开了激烈的博弈;极端主义的崛起及其对阿拉伯国家体系的严重威胁;剧变对中东社会产生明显影响;外部力量的干预不断加强并产生重大后果;阿拉伯产油国面临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刘平 《史学集刊》2022,(5):86-96
晚清以降,区域性军事力量(晚清督抚势力、湘淮军、民国军阀)迅速崛起,成为影响近代政治走势的重大因素,同时造成了民间势力的异化及其对地方政治的影响。近代豫西南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民间势力迅速“匪化”。一方面,与官府联系紧密的地方精英在编练团练、防匪自卫的过程中逐渐掌控地方武装,民间军事化尤其是绅权“武化”的色彩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普通乡绅在社会资源的争夺中处于边缘地位,他们为了在衰败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开始与地主豪强甚至匪股联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加剧了豫西南民间势力的“土匪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3、格鲁派的兴起及其对内地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中央政权的改朝换代对于藏传佛教在当地的影响微乎其微。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西藏地方各大势力顾理成章地认同了中原的王朝更迭,也迅速得到了新王朝的敕封。那时,史料中称西藏中部地区为“乌斯藏”,那里,与元朝时并无二至,依旧是西藏政治、经济和佛教传播与发展的中心。藏传佛教各教派竟相兴建寺庙,竭尽全力发展和扩大本教派的势力和影响,其中.尤以格鲁派的崛起影响巨大而深远。当然,与格鲁派分庭抗礼的噶举派,在拉萨和日喀则地区继  相似文献   

5.
雪域高原有许多座佛教寺院,其建筑风格及寺内画像,圣物都是工艺精制的无价之宝。是值得在世人面前展示的一门艺术。壁画是寺院文化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历代王朝及各门教派为了弘扬佛教,巩固和发展各门教派而兴建寺院。寺院壁画反映了宣扬佛教精义,佛法行为,文武神像及历代各派佛门高僧的功德业绩。使其既能达到弘扬佛教的目的,又成了众多信徒的  相似文献   

6.
《青史》是藏族文化史上的一部名著,作者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名僧廓·宣奴贝。《青史》主要记叙了西藏后宏期佛教的复兴、教派的形成及传承关系、各派名僧、寺院、经典等内容,是一部九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后半期的西藏佛教史。由于后宏期是藏传佛教的复兴时期,也是喇嘛教这一藏传佛教体系正式确立的时代。以教派林立为特点,形成大  相似文献   

7.
蔡荷 《神州》2014,(3):12-12
光源氏是紫式部塑造的一位完美政治家形象。他少年时代即懂得举荐地方官罗织党羽、积累巨额财富,与藤壶女御私通诞下皇储,拉拢源氏各派势力,培养贤内助及培植宗教势力等,显示出这位完美政治家早期卓尔不凡的政治手腕。  相似文献   

8.
有关创教和起会的历史神话是我国民间教派和帮会共同的现象。合理解读这些神话,既是民间教派和帮会研究的任务,也是进一步探明民间教派和帮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本文抓住“戏剧化”这一关键环节,对明清民间教派和帮会创教、起会历史神话中的“昏(君)奸(臣)与功(臣)”故事结构模式进行探讨,进而用天地会的历史解析其起会历史神话“西鲁故事”的形成过程,力求廓清笼罩在天地会起源问题上的迷雾。  相似文献   

9.
<正>藏传佛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西藏的政治、经济、教育、生活与习俗诸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西藏众多的寺庙殿堂产生的。西藏寺庙最早建立于公元8世纪。约在公元779年,在吐蕃王赤松德赞的亲自主持下,桑耶寺建设完工,历时12个春秋,这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具有真正意义的寺庙。桑耶寺的建立,显示了佛教势力的上升。藏传佛教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产生了不同的教派,各教派都建有自己的寺庙,这些寺庙中保存  相似文献   

10.
西夏的西缘疆界地带即瓜沙-伊西地区存在着不同政治势力控制范围的起伏变化,不仅表现为西夏如何实质性地控制敦煌地区,而且一些文献、考古等资料表明西夏政权势力有深入伊州地区的迹象;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了西夏西缘疆土的进退收缩,并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产生深刻的交互影响。回鹘、西夏、契丹、吐蕃、宋朝等势力直接或间接参与西夏西缘疆界地带的争夺有其深刻的经济利益诱因,实质上是对陆上丝绸之路利益的瓜分和争夺,这加剧了西夏西缘疆界地区的复杂性;频繁的民间或官方交往和佛教力量的聚合,形成了10—13世纪天山东部抗衡伊斯兰教东扩的力量,也影响到这一地区的文化版图格局。政治势力、经济因素、宗教文化无疑成为解析西夏西缘疆界地区地域结构的三条线索。  相似文献   

11.
孔祥涛 《民俗研究》2005,(1):96-104
几千年来,太阳神信仰对于塑造我国民众的社会和文化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太阳神信仰出现之初,是作为原始宗教存在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又一直留存在一些民间宗教中。这种宗教形态的太阳神信仰,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太阳神信仰的核心部分和集中体现。民俗形态的太阳神信仰,就其起源而言,可以说是宗教形态太阳神信仰的辐射与延续。本文拟根据在华北等地的田野调查和民间教派的宝卷,对明清、  相似文献   

12.
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各种救国方案、各种建国主张的共同目标,是近代各派政治力量、各种社会思潮的共同愿景。但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道路、实现路径,各种方案、各派人物却有着不同的思考与设计。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华民族命运与国民性状况密切相关,因而重视从国民性改造、心理建设、重铸国魂人手,谋求民族复兴之策,甚至视其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威 《安徽史学》2015,(4):89-9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党。袁世凯预判中国政治态势,周旋于革命派、清政府、立宪派等各派力量之间,一方面以北洋军的强势压迫革命党人;另一方面以革命党人的杀气威胁清政府,最后迫使清朝皇帝退位,促成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袁世凯本质上是一个封建官僚,缺乏民主共和思想,他不但没有积极推进民主进程,反而妄图坚持独裁专制,复辟帝制,又成了阻挡历史车轮的势力。结合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对袁世凯的性格心理及其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于袁世凯本人以及这段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明清民间教派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兴起,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和三佛应劫、末劫救世为信仰。它是在明代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兴起的,并从儒、释、道三教中吸取了有益成分,因此与道教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明清民间教派中道教色彩浓厚的教派众多,这些教派体现出了道教世俗化、民间化的诸多流行要素,包括符箓、咒术、庞杂的神灵谱系和医术等等。明清民间教派从道教中吸收的重要养分就是内丹修炼方法,其中的无为教、黄天教、三一教、闻香教、圆顿教等教门都与道教的内丹道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清代中后期,内丹修炼说在八卦教等教门中流衍为坐功运气之说,并在晚近时期进一步演变成为气功武术。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近代中国政治革命发展和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舞台,对大学的有效控制是实现社会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大学校园成为国共争夺的重要对象,同时亦是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势力夺取区域控制权的主要场地之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山西大学复校,校内国民党中央党团势力一度风生水起;但由于阎锡山在山西的多年经营,势力盘根错节,他掌控的"民族革命同志会"在战时山西大学的中央与地方势力之争中暂居优势;抗战末期,中共势力开始介入山西大学,并呈燎原之势。战后,随着时局的发展,中共和国民党中央党团势力逐渐发展强大,而"民族革命同志会"势力受到挤压,一蹶不振;此后,伴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山西大学的各派势力博弈以中共的圆满胜利为结局,山西大学也被改造成为新时代的新学府。  相似文献   

16.
明初,根据西藏地方政治分散、各教派势力各踞一方的情况,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了以安抚为主的"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政策。通过分封,使西藏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统一于明朝中央政权之下。成祖执政后,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对各级僧官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根据西藏地方宗教势力之大小,分别封授了"大宝  相似文献   

17.
民初宋教仁遇刺案探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 《史学月刊》2006,(9):42-49
宋教仁遇刺是民初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以往的著述中,袁世凯阴谋策划刺宋的说法几成定论。但此说存在不少疑点,从宏观政治形势上看,袁世凯未必愿意刺杀宋教仁;根据具体证据,刺宋是会党头目应夔丞主动提出并策划的,受到洪述祖的推动,袁世凯、赵秉钧是否知情只能存疑。参与推翻清朝的各派势力在民初成为分享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彼此虽有矛盾,但并不会轻率冒险决裂,惟独会党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被排斥于权力格局之外,心怀不满并积极寻找出路,其行为方式又带有浓厚的暴力色彩,成为民初社会中的破坏性因素。会党力量有限,常常依附于其他势力,这样其暴力活动在各势力间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最终加速了合作局面的瓦解和大规模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青帮的辈份制及二十四个辈字之由来一直是帮会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 ,罗教、大乘教的道统和辈份制问题则是民间教派研究中尚未被注意到的空白点。本文将明清历史档案资料、民间教派宝卷与当代调查资料相结合 ,进行深入考证 ,解决了上述问题 ,并为揭开青莲教、金丹道、一贯道道统由来之谜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9.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入藏,是清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汉文史籍却鲜有记载,蒙、藏文文献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珍贵史料。首先,关于顾实汗入藏的历史背景。通过蒙、藏文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宗喀巴创建的格鲁派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到十七世纪初叶时,影响所及,上至阿里三围,下及多康六岗。尤其是在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时将黄教传播到蒙古地区并与土默特蒙古势力组成比较稳定的福田—施主关系以来,形成了比较强大的格鲁派寺院集团势力。黄教势力的蒸蒸日上,必然会影响到其它教派属区封建势力的利益,从而引起…  相似文献   

20.
晋商作为中国商业的一支奇葩,在西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近代,尽管晋商逐渐式微,但在西北地区仍具有很强的势力,对西北地区的商贸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虽然地处偏僻,晋商的活动却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