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晓平 《攀登》2007,26(6):53-56
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建立合理的利益整合与矛盾调节机制;必须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营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敖带芽 《攀登》2010,29(1):14-19
本文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的突破口、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社会思想的多样性与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以及凝聚改革发展共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和新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先俊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3):27-34,124,125
1949~1956年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的一个时期。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一系列经验:注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和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和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注重发现错误思潮的苗头和典型,并及时通过批判的方式加以纠正;注重从国家政权建设的高度,从整个制度安排的层面抓意识形态建设;注重通过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以增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力和吸引力等,为我们今天继续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和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5.
张全明 《炎黄春秋》2000,(11):71-74
自宋以来,人们把包拯尊称为“包公”。一提起包公,人们就会自然想到戏曲舞台上那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在宋元明清以来的戏曲舞台上,不但关于包公的剧很多,而且还专门为他设计了独特的舞台形象:蟒袍、玉带、纱帽、朝靴,同时勾画着日月阴阳脸谱的“包黑头”。因此,包公成为我国宋末元明以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清官代表。  相似文献   

6.
刘静静 《神州》2013,(8):240-240
随着网络广泛发展,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是越来越大,几乎能够左右到了一起事情最终结局。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而言,更是受到了网络舆情监督与影响。本文就是阐述了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在该特征基础上去分析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历史性飞跃。本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情况等角度来进行剖析,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共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摒弃”意识形态,更不标志着意识形态的终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秋胡戏妻”故事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在不同的朝代其故事细节及其作的评价均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作所处的社会化背景所决定的,本试从社会化的角度对这一故事的演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何颖  马晓红 《攀登》2014,33(4):13-18
邓小平一生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将很大的精力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上。他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出发,科学阐明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意识形态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及党如何坚守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和论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不仅成为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而且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思想保证,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 云南各地的灯神信仰起源于何时,因缺乏文献记载,已不可考。但灯神信仰至今仍存,是活态的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运动式的治理,加疾风骤雨,未必是执政最有效方式。1951年底,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在这场反腐败的运动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词语即"打虎"。"老虎",是当时官方对贪污腐化行为较严重者的统称。而在西南地区,这场"打虎"行动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2.
“饭碗”事关民生大计。现在的人常把“失业”和“下岗”挂在嘴边。但别以为这是改革开放后才有的新鲜事,其实早在建国初期就有了。不同的是,那时候在烂摊子上建新摊子,只有失业的而没有下岗的。既然有人失业,政府就要帮他们解决生活问题,比如说,做好失业登记、开办就业培训,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13.
陈小定 《神州》2014,(3):28-29
黄梅戏作为我国五大戏曲之一,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和学者都在关注民族文化的命运,黄梅戏艺术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黄梅戏的研究成果也颇多,本文主要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黄梅戏"的相关论文和著作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包括黄梅戏的历史渊源探讨、黄梅戏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研究、黄梅戏保护与传承研究、黄梅戏文化变迁的研究、传承人的坚守与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通过对黄梅戏文化的思考提出了对黄梅戏艺术的调整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段伟斌 《神州》2013,(1):218-218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给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严峻的挑战,要积极采取措施阻碍新自由主义在大学生中的蔓延与发展,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评建国到“文革”前的“文化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1 958年以后 ,曾有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而且这一运动最终与“文化大革命”联系在一起 ,并成为后者发动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力图对“文化革命”的源起、嬗变、内容、形成及最终结果作一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陈德平 《攀登》2023,(3):60-65
基于“微时代”大背景的特征分析,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参考。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微时代”下的社会思想现象,并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科学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微时代”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微时代”给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表现在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新平台,壮大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的队伍,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速度,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针对性,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另一方面,“微时代”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体现在技术的异化,低级网络文化内容得到快速传播和西方国家利用新型自媒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需理性辩证地审视当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建设,创新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坚持理论强党、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遵循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斗争、重视自我革命的锻造作用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需要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21,40(2)
群体动力论为革命老区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观念与行动具有自觉性、交互性、共向性的老区人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认同、共守的规则与制度规范、共有的利益诉求与行动目标是影响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变量。加强革命老区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深化理论研究与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意义。革命老区意识形态建设是以发展经济为根本,落实政策为保障,培育文化为内核,加强教育为抓手的有机系统,应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以巩固意识形态引领力,推动政策落实以保障意识形态组织力,促进文化发展以培育意识形态凝聚力,紧抓教育推进以增强意识形态解释力,多力并举为革命老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左玉河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1):31-38,156,157
当代中国思想史研究必须把握三重维度:一是探究思想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思想史的时代维度,因为时代维度决定着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主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方向;二是探究社会实践与思想变动的互动关系,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思想史的实践维度,因为实践维度决定着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高度,也决定着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理论深度;三是探究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主流维度,因为主流维度决定着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核心和主脉。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21,40(5)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强基固本、定向导航、凝心聚力的作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一部党的建立发展的历史,就是夺取、巩固、创新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期间关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诸如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牢牢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有效回应时代主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通俗化道路,建构大众话语表达等等。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能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