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氏原籍河南陈州,后辗转迁徙安徽、山东、江浙和闽、台等地.陈氏迁徙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也有因战争、时局的改变.湖州望族陈氏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有重要影响.清末民初,陈英士和陈果夫等陈氏族人积极参加反清讨袁活动,为民主革命立下巨功;陈果夫、陈立夫成为民国显要后曾反对共产党,但也做过利国利民的事情;陈氏家族与蒋介石等历史名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对辛亥后中国的政治走向有着重要的作用;旅居海外的陈氏族人,多从事工商业,他们心向祖国,关心两岸统一大业,不断来大陆探亲访友,反映了深厚浓重的宗亲情结.  相似文献   

2.
黄敬斌 《安徽史学》2023,(1):128-137
闻湖盛氏是明清时期嘉兴著名“望族”之一,除了族谱之外,其家族早期文献散见于明代地方志中。这些早期文献对家族历史的叙事存在不同版本,透过对其文本细节的分析,不仅能窥见元至明初盛氏先祖及其外家朱张氏家族的面貌,更能揭示明代盛氏家族重构族史的过程及其文化观念的变迁。明初及以前的朱张—盛氏家族并不具备正统儒家式的宗法文化与组织形态,相反却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明代中期以来,随着族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盛氏家族逐步讳饰祖先祭祀活动的佛教色彩,探寻和构建自身以及朱张氏煊赫的祖先源流,创造出“钱塘临官驿”的族史叙事,同时通过编修族谱、建立家族祠堂、置办祭产,最晚到16世纪晚期,从意识形态和实体两个层面完成了“宗族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清代以来徽州家族的自然裂变,主要表现在家族内房户规模和外迁范围的扩大,给徽州家族家谱修纂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家谱内容的扩容,大宗家谱的盛行和清代以来乾嘉学派的影响更是增大了徽州家族家谱的编纂难度。面对复杂的修谱环境,清代以来的徽州家族适时作出改变,在家谱修纂过程中增加必要的纂修和辅助人员。与此同时,纂修家谱的费用不断攀升,也促使徽州家族加强对修谱资金的管理。在这些背景影响下,徽州家族逐步采取了谱局这一族内集体修纂家谱的新形式。通过对其管理模式的研究,能够从另一角度管窥清代以来徽州家谱文本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革”前和“文革”中,修家谱、族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活动。20世纪90年代后,媒体报道,西方现代人也有家谱、族谱,布什和克林顿的远祖有亲戚关系。家谱、族谱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遗传学的意义。最近,我从江苏海门市灵江乡陈氏族谱中发现,家谱、族谱还有人口学的意义。我的老家海门市灵江乡,因经济建设的需要,通知陈家的祖坟搬迁。这在灵江乡陈氏家族来说,是一件大事。因此,由经济师陈涤滨先生出面,告知陈氏家族各支脉的成员,有迁坟这么一件事,并请大家一起回忆灵江乡陈氏第一代陈进荣至今第九代的发展情况。其后,汇总制成《江苏省…  相似文献   

5.
明中叶以降,海洋环境剧烈变化。本文以圭海许氏家族为例,根据地方志书、族谱和田野调研所得,试图透过一个家族的个案,分析其在明中叶至清前期闽南海洋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应对之策,以及海洋社会中许氏族人的经济活动,进而探讨海洋环境与家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明末清初,圭海许氏家族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组织撰写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全面而系统地反映该家族的历史和现实,生动地记述了其族人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与建树。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该书共分10册,每册为一独立内容:①《家族全史》,详述家族600余年兴衰史;②《...  相似文献   

7.
地处浙江中西部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兰溪市诸葛镇。家族体系至今非常完整,族人的家族观念十分浓厚,族中世代相袭、长期进行的各类文化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研究、探讨诸葛亮后裔家族文化现象,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八十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九十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9.
勋旧佐领是清代八旗佐领之一种,是清帝为奖励投顺有功、建立殊勋者以及姻亲,通过将属民、俘获以及陪嫁人丁等赏给后者,令世代承管的佐领.功臣后裔可借世袭佐领登上仕途,维持家族的地位.但是能否延续恩宠,不能仅靠佐领,还需要不断立功或加强与皇帝的关系.本文以额亦都家族十个勋旧佐领为例,利用《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五十八年满文《镶黄旗满洲家谱册》等文献,考察该家族勋旧佐领的编设、承袭问题,以深入对勋旧佐领与清代军功世家关系之认识.  相似文献   

10.
首轮修志中,重修或续修家族与村庄志之风已具一定热度。1997年,笔者受多位尊长与兄弟姐妹之命,也承梁滨久先生鼓励指导,撰出一本河北省枣强县知名文化世家志——《步毓岩家族志》,约10万字,并未出版。编撰过程中与其后,多与同族人书信往来或面谈,也曾与对此事有兴趣的朋友议说,得出的结论是:修谱之俗虽源于封建,但不宜全盘否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家谱,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家里还保存着家谱。或是祖传的,或是新修的。家谱又称谱牒、宗谱、族谱、家乘、祖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主要记载家族的子孙世系传承繁衍之概况,起到明世系、序长幼、别亲疏、立宗法的作用。一般认为,家谱起源于周代。因为家谱可以通过明确血缘关系来实现嫡长子继承制度,从而巩固奴隶制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2.
彭娟 《沧桑》2011,(1):251-252
清中叶李绿园的家族小说《歧路灯》借谭氏家族命运反映了传统的家族文化与礼法之间深刻复杂的关系,寄寓了父辈对于家族传承危机的忧思,并且形象展现了家风恢复、礼法重建对家族传承的疗救意义。小说尤其突出家谱、家法祖训、祠堂主礼石、修坟祭祖等实物及仪式,以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着礼法在家庭、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清代江苏南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著姓大族,即所谓望族,非常重视家族的文化建设。作为家族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家族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收集、整理并出版家族文献。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规模之大,收集整理者之认真、细致,都是其他地区罕见的。这种整理远远超出了文献本身的价值,无论是对家族,还是对苏南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清代苏南望族的文献成就与文献整理苏南望族作为一种文化发达型家族,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留下了本家族生产的大量文献资料。嘉庆元年(1796),无锡顾光旭在为《云阳姜氏家珍集》撰序时…  相似文献   

14.
家谱和地方志,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构筑中国历史与文化大厦的重要文献支撑。旧时由于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传统文化的覆盖是全方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家谱被焚毁或停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要实现文化兴国的目标,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让基层百姓以最直接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举措,就是全面启动村志、社区志的编修,让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村和社区修志去取代旧时的家族修谱。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解决认识和思路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家谱编修的传统与家谱的功能意义;其次,要探求村志、社区志对家谱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途径;最后,要有村志、社区志编修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故宫是皇家建筑文化的教科书,那么北京南锣鼓巷就是胡同文化与百姓生活的活化石。为了整合文化资源与引导文明消费,南锣商会着力铸造文化旗舰,继蜚声中外的“北京老物件博物馆”入驻之后,又诚邀北京家谱传记机构合力打造“南锣姓氏家谱文化馆”。“姓氏家谱文化馆”设有“寻根长廊、文化讲座、修谱培训、老物件展览、出书定制、礼品销售”等服务环节,主打文化项目有:一、姓氏文化:姓氏寻根、宗亲联谊、寻根游学等;二、家族文化:百年家史、家谱族谱、家族文化堂;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无锡望族秦氏积极参与无锡县的地方志编纂,县志总纂多出其门。秦氏家族热心地方志编修,与其家族的文化基因及学统有着密切关系。秦氏族人积极参与修志保障了家族的文化世族地位,促进了无锡县地方志编修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继《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之后,陈支平副教授又把他的《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奉献给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全书共20万字,由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5月出版问世。披览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值得肯定的优点和长处。一、该书是对中国家族史研究领域的新开创和新挖掘。谈到中国家族史的研究,大致也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其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作为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代表人物的潘光旦曾在廿年代关注及中国家族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并利用家谱和乡会试的硃卷、方志与征献录著成《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是书堪作中国家族史研究的开山作,其后零星出现过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论著,伹卓有建树者却少。到五十年代。傅衣凌先生首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家族史研究,这标志着家族史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此傅先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研究创立了  相似文献   

18.
汪庆元 《安徽史学》2006,33(1):44-48
徽州家族文献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修谱以家族文献为依据.家族文献从多方面反映了宗族文化的内涵.南宋以降,精英学者关注宗族文化,把确立始迁祖作为宗族文化构建的基点;保护祖墓与生态伦理观念相关联;聚族而居的村落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品质.在徽州,不仅家族精英的文献得以传世,即普通族人的著述亦被录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普及与深入.  相似文献   

19.
伊拉理氏,满洲老姓之一,分二十二派,其族人在清朝八旗中均有分布。伊拉理氏的大多族人是国初来归,最初主要以建立军功为主,但随着清朝的发展,其家族的后世子孙在政治上也颇有成绩,他们为本家族及清朝的统一和巩固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陈氏家族的瓦解与“义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氏家族的瓦解与“义门”的影响许怀林宋仁宗嘉七年(公元1062年),下令江州义门陈氏分家。陈家曾经受到朝廷多次褒奖,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仁宗敕赠陈家祖宗五代为公爵,希图“率土之人咸化同堂之义”,为什么后来仁宗要拆散这个“义门”?陈氏分家之后,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