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秀霞 《神州》2014,(3):95-95
<正>诗圣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仔细想想,颇有意味。我们从这些年的中考试卷中,不难发现阅读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光靠课堂教学训练和写作训练远远是不够的,还必须辅助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董荣幸 《神州》2014,(2):150-150
<正>"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常用的方程。它既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读"的训练应予加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读"呢?一、明确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廖彩芳 《神州》2014,(2):119-119
语文课程必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更是其中的重点。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握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相似文献   

4.
正"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都是读书的作用。阅读是人们获取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活动,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因此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读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一、培养阅读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可以组织老师推荐书目,把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推荐理由制成专版放到学校宣传栏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  相似文献   

5.
许东辉 《丝绸之路》2011,(8):124-125
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是阅读和习作的纽带,也是习作的基础,更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锤炼。如果教师能运用好教材中的课文,适时开展练笔教学,有利于实现语言阅读教学"读写有机结合、文意均能兼得"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程继忠 《神州》2014,(12):76-76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中学阶段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阶段。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营造氛围,教给读书方法,使学生会读书,阅读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夏祥会 《神州》2012,(12):47
张志公在《怎样过语文关》中指出,"写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思想好,一是基本功练得好。"而基本功指的就是"阅读"。只有做好阅读工作,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活水才能源源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感情与气质。叶圣陶说:"为了养成自读书的习惯,非多读书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书不可。"因此,学会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每个人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莫微 《神州》2011,(4X):201-201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独立地阅读书籍的能力。它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历史教学中教学生学会读书,学会阅读历史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目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历史课文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一、"梯度分享阅读"内涵所谓梯度:年段阅读的梯度即不同年段阅读内容、范围有梯度性;阶段阅读的梯度即学期初、期中、期末阅读内容、范围、要求有梯度性;学生分层阅读的梯度即好、中、差学生阅读内容、范围、要求有梯度性。所谓分享:实现学生个人阅读与学生集体阅读的共同分享;实现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的共同分享;实现学生阅读与家长阅读的共同分享。建构策略:实现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阅读教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大量阅读如雨后春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蓬勃兴起。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践行我校"将书香变为语文课程"的语文课改的理念。我以故事分享为抓手,努力促进孩子大量阅读。一、多维的价值取向,定位阅读的目标1.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爱听故事是孩子的  相似文献   

11.
熊玲 《神州》2013,(16):87-87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双翼。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反过来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我们应该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积极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成长需要,通过加强指导、有效阅读,用心阅读、积累素材,注意借鉴、重在创新等策略,促进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学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张元济先生有一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  相似文献   

13.
孙立娃 《神州》2020,(4):100-100,102
近年来很多省份在中职学校开始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文化科目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和写作更是被作为测试重点。语文阅读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学生广泛阅读,而中职生基础差,学业任务繁重,文化课课时少。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郭风香 《神州》2012,(13):347-347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选择书籍下功夫;二、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四、教给方法,指导阅读;五、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也是他们将来直接运用外语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通过强化阅读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圣亚 《神州》2013,(9):135-135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主要方面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朗读能力训练是建立在"读"与"说"的语文能力基础上的,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有感情地朗读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先具备相应的文字语言识别能力,再对文章中所具备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情,才能形成"有感情地阅读"。  相似文献   

17.
正"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让每一位家长参与阅读,让每一位教师在阅读中成长,凸显幼儿园书香特色。一、营造阅读氛围"快乐阅读,幸福启航"启智行动倡议书,号召孩子们、家长们好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好。接着在广大家长和孩子中征集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点滴感受,并将交来的  相似文献   

18.
崔俊玉 《神州》2014,(14):55-55
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了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一)重视阅读,读写结合;(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学习热情;(三)教师讲评要多加鼓励。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是孩子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从书中可以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中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书中的道理会成为孩子人生的坐标。因此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全社会必须一起来打造这个环境。在全世界倡导"走向阅读社会"、"全民阅读"的今天,做好阅读推广与指导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图书馆的自身  相似文献   

20.
张志明 《神州》2012,(32):43-43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大纲》在阅读教学部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这句话有以下几层意思:“阅读实践”是达到独立阅读的途径;“独立思考”是独立阅读必须具有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怎样读书”包含着阅读的种种知识、方法、技能;所谓“着眼于”,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解决以下认识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