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明亮 《神州》2014,(6):280-280
<正>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应以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为导向,以为农民提供最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不断探索出新思路、新方法推动乡镇文化的建设。文化站要根据所辖区域的经济水平、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综合因素,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地位,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治菊 《神州》2013,(13):245-246
一、宁蒗农业发展形势(一)农业农村工作是基础和关键。农业强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全民富,农村稳则社会稳。宁蒗是一个集"山、少、边、穷、特"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近90%人口是农业人口,要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基础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塑造新时期的新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既要尊重农民、扶持农民、服务农民,又要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提高了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实施农家书屋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以弥渡县农家书屋为个案,剖析了限制农家书屋建设获取长足发展的不良因素,对农家书屋建设的良性发展提供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私有生产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国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走向农业集体化。以互助合作方式开展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整个农村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山西省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土地由个体私有变为集体所有,农民的个体劳动为集体劳动所取代,这一根本性变化确保了劳动的计划性和组织性。通过集体劳动,农民的主观认识也不断发生改变,集体主义观念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合隆镇在东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民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参与“兴边富民行动”。镇党委、政府从本镇的实际出发,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规划,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主线,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2000年,  相似文献   

7.
康桂珍 《沧桑》2008,(5):52-53
阳曲县地处山西中部,是全省插花贫困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坚持把农村环境整治和公益事业发展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坚持把培养新农民、形成新风尚作为关键环节和根本支撑,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来抓,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和办法,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纸币杨枫,谢启才1928年春,以周逸群、贺龙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通过武装斗争开辟和建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以湖北洪湖地区为中心,由湖南和湖北西部的洪湖、湘鄂边、巴兴归、鄂西北、鄂北、荆...  相似文献   

9.
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远 《史学月刊》2004,5(10):76-80
新中国初期,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此,中央政府不断地发布命令,阻止农民入城务工,以确保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充足的商品粮食。与此同时,为了稳定城市工业化建设队伍,中国逐渐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就业、粮食和社会福利等与城市户口挂钩,并于1958年中国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56,(6)
在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由于农民积极地进行农业生产,不少古文物被发现出来,因而对农民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无锡位于太湖北边、运河两旁,古代文化遗存较为丰富。近年来在国家建设和农业生产中,已从地下发现不少新石器时代、战国时代的遗物,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具体材料。为了加强保护工作,并教育广大群众爱护文物和防止  相似文献   

11.
边缺是清廷为有效治理边疆等特殊区域而设立的特殊官缺,俸满优升是其基本属性之一。边缺官员俸满后的升迁分离任候升和在任候升,两者的候升期皆不断延长,但与普通官缺相比,其优升的优越性依然明显。离任候升者在候升期内无俸禄和养廉银,雍正以降,解决候升期内的经济问题已取代升迁成为最迫切的问题。在人多缺少、供需失衡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清廷对边缺在政治层面的优恤,被迫由俸满优升逐渐转变为优先保证边缺俸满官员有官可做,大小皆可。清后期,在署理制盛行之下,真正能够实授边缺且历满俸期者已寥寥无几,边缺俸满优升的属性已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2.
王荣 《神州》2012,(9):8-9
随着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在加快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富裕,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只有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开创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讴歌农村新发展、展示农民新风采、开创和谐新境界”为主题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2008年11月5日晚在苏州举行。会演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主办,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政府承办。这是首次以农村为主题、以农民为主体的规模盛大的全国农民艺术盛会,充分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新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文化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农家书屋"这枝文化奇葩正如雨后春笋,在广大农村盛开,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农村新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指导和多方位的支持,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村新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黄洪剑 《神州》2014,(2):26+28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更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其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并最终对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培养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是造就新农民的必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发展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相比之下农村在教育方面仍然相对薄弱,而其中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是阻碍农村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大农村教育,使农民整体的文化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草庙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开展乡风文明行动,促使农民的精神风貌提升,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8个服务团队实施8大工程近几年,草庙村组建8个服务团队,实施8大工程,把党团员为主体的志愿者参与活动、发挥作用的情况量化计分,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对边海防。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边境和沿海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应更新传统的边防思想,树立一种大边防观。科学、合理的体制编制是加强边海防的重要因素。要加强新时期边海防管理控制,在搞好边海防综合治理的同时,应该建立集中统一的边海防领导体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兵与利器相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加强新时期边海防建设,应努力改善边海防武器装备。边海防军事设施是沿边沿海防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边海防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努力保护边海防军事设施。依法治边是建设现代边防的必由之路。加紧边海防法规建设,完善边海防法规体系.是当前边海防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吕常武 《神州》2012,(25):17-18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搞好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从意义上来说,搞好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活跃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发挥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甚至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金鹏 《神州》2013,(10):20
近年来,随着我县"文化大县"建设的深入推进,一系列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实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对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