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卫卫 《文献》2020,(3):138-150
2019年末《大唐故李府君(训)墓志铭》的公布一度成为热点,学界对"日本国朝臣备"是否吉备真备一事各执己见,往复撰文进行了论辩。本文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出发,依据中日两国史料,从日本遣唐使采用汉名的发展过程,来论证吉备真备自称朝臣备的可能性。而他为《李训墓志》书丹的原因,与李训在暂住地洛阳去世,且去世五天即匆匆下葬,非由家人主持葬仪,而是由李训所结交的士友操持有关。  相似文献   

2.
备文本要树立全篇意识、专题意识、文体意识和运用好导语和提示语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墓葬壁画中“备茶图”题材多流行于宋、辽、金时期,唐墓中则较为罕见,分布地域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为主。西安东郊白杨寨晚唐墓M1373发现有“备茶图”题材壁画一幅,为目前所见最早,在西安地区更是首次发现。本文以新发现的“备茶图”壁画为例,通过对其内涵的分析,对墓葬中“备茶图”出现的社会背景、早期发展脉络、后期的变化与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毕仲衍《中书备对》目录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毕仲衍所修的《中书备对》今已散佚,传世的一些文献尚存其中少数内容。《四库全书》文津阁本《西台集》中收有一篇题名为《毕仲衍〈上编次官制卷目稿札子〉》的奏议。据考证,它是毕仲衍进呈《中书备对》时所上的奏议,与元丰新官制无关。其中的“卷目”,正是《中书备对》的目录。这个目录的发现,对考证此书的卷数、了解该书的内容和辑佚这部残存文献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闫虹 《神州》2011,(5S):60-60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教学的是课程标准,还是教科书,答案不言而喻。但作为一个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笔者所看到的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仍然是备教材和教教材,甚至有些教师从未使用过乃至从未见过课程标准,试问,不使用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焦艳芳 《神州》2012,(9):244-24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工作,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备科知识.沟通数学各部分知识问的联系,则是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谈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袁泉 《华夏考古》2006,(1):73-84
文章以河北宣化辽墓备茶题材为典型个案,以宋元时期其他墓例壁画、砖雕的同类题材为类比支持,援引文献,探讨了以茶为祭是唐宋以降丧葬文化“祭以时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藏于内蒙古赤峰市博物馆的一份蒙文档案<理藩院行文>进行了汉译和考订,并据此对清代"备指额驸"制度形成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是乾隆二年.  相似文献   

9.
吴少文 《神州》2013,(33):130-130
新课程正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而,我们传统的备课形式和内容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一、改革传统的备课形式传统的备课形式是:教师先备教材,将教材中的重点深入理解,了解教材中所教内容的内在联系,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思考教师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接着是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具运用等等。最后再用笔将自己的思考落实到教案上。  相似文献   

10.
隋末骁果部队是促成隋朝灭亡的军队,具有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但因史料阙如,故研究者稀。关于其创建改隶、军队性质、组织架构、统率指挥、兵力大小,及其与宫卫军总部备身府的关系,学界颇有争议。本文目标在于重建此制度之历史真相,并欲解释其真相所以变化的道理。研究的结果是:骁果是因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丽之需要,而采取特别募兵方式编成的野战军,性质近特战敢死队,直辖于战场最高统帅炀帝以作为别部,所以建制特殊。隋末大乱,炀帝将之改编为正规军,匆促之间配属于左、右备身府,以为增强自我保卫的武力。骁果未必愿为义务役府兵,关中骁果更是因战乱思归,遂发动江都兵变,可说是隋唐间第一次禁军兵变,效果是促使隋亡。骁果军号自后被唐朝撤销,存世仅五六年。  相似文献   

11.
于冬山 《神州》2014,(3):121-121
<正>信息技术课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果,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一、必须备好课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备好课,课备充分,讲解才精当,才可形成大密度、高容量、轻松易接受的教学风  相似文献   

12.
张付永 《神州》2013,(31):140-140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认真上课,严谨管理,营造和谐安全的体育课堂氛围。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何在既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又能保证体育课堂安全进行,是中学体育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清朝建立初期,朝鲜王朝在朝贡的同时,试图获取更多的关于清朝的相关信息。而漂流至朝鲜半岛的中国漂流民成了朝鲜王朝了解清朝社会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17-19世纪间,清朝国民被漂流至朝鲜半岛后,与当地官员进行审讯式交谈过程中,朝鲜官员对对清朝废除海禁令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朝鲜官员在问询过程中对清朝海禁令被废除的时间、海禁令被废除的原因等进行相关问询,并将所有记录收入到《备边司誊录》的"问情别单"之中。  相似文献   

14.
柴洁 《神州》2012,(3):359-360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忽视培养交际能力和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得不花过多的时间讲解繁杂又枯燥的语法规则。这种重语言形式,轻语言交际的教学思想。长期笼罩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是交际为语言服务.还是语言为交际服务,一直成为英语教学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从理论上就如何用交际法教语法作了初步探讨,通过运用交际和模拟交际指导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15.
于白昆 《清史研究》2024,(1):103-113
《朔方备乘》为清代学者何秋涛于咸丰年间所撰关于清代北疆史地的集大成之作,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该书的大量印行,在作者辞世二十余年后的光绪时期才得以实现。除去何氏故友黄彭年等人的直接推动外,边疆地区局势的变动、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西学”的盛行,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该书学术史地位的形成。这一事例也折射出晚清学术风向同社会局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娜 《神州》2011,(5X):107-107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不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简单合成。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的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学习中我们强调语言的习得。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的,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听力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高考听力测试的全面实施,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卢鹏程 《中国地方志》2016,(4):41-47,63,64
安东卫自明初设置,未有官方志书成书,现存最早的《安东卫志》为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由安东卫当地士绅秀才赵自修等人在赵应元、苏敷生私家旧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经今人整理,成为研究安东卫城的重要史料。康熙《安东卫志》的材料以明嘉靖、万历之后较为可信,并无明初筑城的准确记载,仅能确定嘉靖年间卫城曾有修缮,但志书自监修以下均采信"青鸾衔旗,汤和筑城"的民间故事,并为后续史志沿用。安东卫背山面海,不适耕种,设卫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其海防备倭的军事功能。乾隆七年(1742)安东卫并入日照县,由军事防卫单位转变为基层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18.
潘成贤 《神州》2012,(13):138-13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深深根植于文化之中,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文化教育就没有语言教学。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应导入文化教育.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高效的课堂是指课堂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高效课堂是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自我展示、讨论合作的课堂。为了让教学能符合"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喜爱,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总结,进行各种尝试。一、转变教学观念备好课,做好高效教学的准备转变教学观念备好课,是提高教学活动高效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世俗艺术与宗教艺术的礼仪功能角度,讨论了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和备茶图两种题材在墓葬当中的关系及其意义。这一讨论大体确认:与同时期的许多宋金墓葬装饰相类似,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和备茶图以及它们在墓葬中的结构,与民间祠庙中的赛神供盏仪式有密切关系,两种题材共同组成了墓葬中娱悦和祭供死者的礼仪性虚拟空间。进而推断:当时的散乐与饮茶文化,已经以一种“礼”的方式进入了辽代普通富庶汉人的墓葬,成为死者来世享乐生活的永久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