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鲁艺”院长的周扬同志在评价贺龙的部队时,曾满怀激情地说:“过去听说贺龙同志领导的部队有三好:仗打得好,球打得好,戏演得好。现在报上常载着你们打胜仗的消息,又看到你们的‘战斗篮球队’在延安所向无敌,再看到你们剧社的演出,真是名不虚传的‘三好部队’  相似文献   

2.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原名德泉,又名绮霞,1900年1月9日出生于北京安定门内法通寺草厂大院,祖籍河北南宫县。尚德泉5岁读私塾,后因父亲病故,家境困难,乃于7岁时入“三乐社”京剧科班,学武生,艺名“三锡”,曾演《 州庙》黄天霸一角,因身体软弱,改学旦角,执教老师见尚脸型颇似京剧名旦孙怡云,遂改艺名为“小云”。旧科班实行“打戏”(即老师用戒方打学生)。尚小云虽然聪明、肯学,但赶上教他的老师是性情暴躁的唐竹亭,所以没少挨打。有一次尚跟着唐学《落花园》的唱腔,有一句唱腔尚小云唱了几遍都没唱准,唐竹…  相似文献   

3.
师门忆语(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惠 《百年潮》2001,(3):48-51
十一、“文革”风暴中议论陈伯达“文革”祸起,《红旗》杂志的三位副总编辑邓(力群)、胡(绳)、范[若愚],几乎一夜之间就从领导高位上跌落下来,被作为“走资派”打倒。胡绳还因为参加“二月提纲”而罪加一等,处境更为艰危。他在突然遇到这种政治生活的逆转时不免有些惊惶,但没有多久就适应过来,能够沉着冷静地应付了。在一次批斗他的大会上,他径直走向会议主持人关锋,从他那里取了一枝香烟,泰然自若地  相似文献   

4.
楔子:从《论语》说起在《论语》中,孔子的一位名叫陈亢的弟子和孔子的儿子孔鲤有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大意是陈亢想从孔鲤的口中知道老师是否给自己的儿子开小灶,结果“问一得三”;不仅明白了“诗”和“礼”,还明白了“君子不偏私”的道理。据说后世文人家中厅堂里挂的“诗礼传家”的匾额即源于此。  相似文献   

5.
卓晓妹 《神州》2012,(16):71-71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也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不如妙,妙不如迷”的说法。因此要使学生好学,学好就应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陈菊莲 《神州》2012,(34):57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种现象:即学生不愿写作文,对作文缺乏兴趣。老师布置作文以后,七拼八凑、东抄西借者有之;搔破头皮,瞎编乱造者有之;置若罔闻、干脆不做者亦有之。如此,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不能提高,老师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提高写作水平,在我的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相似文献   

7.
二苕     
“二苕”是我的小名,是母亲起的,说起这个名字好养。我不懂“好养”是什么意思,母亲说“好养”就是不生大病,一生平平安安,一句话就是为我好。我为有这么一个“好”名字欢呼雀跃。所以,幼儿园的小伙伴叫我“二苕”时,我很开心,“喂喂”地应得清甜。随着渐渐地长高,我明白了“二苕”不是什么“好”名字。“苕”跟“傻”是同义词,“二苕”就是“二傻”。我有这样的名字,太没面子了!我对叫我“二苕”的同学提出严正抗议,可你越在乎人家叫得越来劲。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跟首恶者大干一仗,一直闹到老师那里去。老师支持了我,在班上下了禁令,方…  相似文献   

8.
陈楼     
阴山  雷泉君 《中华遗产》2006,(5):140-145
在《论语》中,孔子的一位名叫陈亢的弟子和孔子的儿子孔鲤有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大意是陈亢想从孔鲤的口中知道老师是否给自己的儿子开小灶,结果“问一得三”:不仅明白了“诗“和”礼”,还明白了“君子不偏私”的道理。据说后世文人家中厅堂里挂的”诗礼传家“的匾额即源于此。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设好一个地方志网站 ,又如何使庞大的地情信息在网上得到快速传播和交流 ,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地方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河南省渑池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建成了“仰韶今古”网站 ,取得了一些经验。一、网站的主题和名称  网站的主题即网站的题材 ,这是网站设计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地方志网站的主题就是利用方志信息资源 ,宣传地方志 ,宣传区域地情。网站名称要符合专业特点 ,易于记忆 ,且有一定内涵。如洛阳地方志网站取名“河洛史志”、黑龙江地方志网站取名“中国龙志” ,让人感受到一种很浓重的文…  相似文献   

10.
李菊萍 《南京史志》2023,(18):78-79
<正>三尺讲台传诵上下五千年文明赞歌,一支粉笔谱写古往今来华夏篇章——这是教师光荣的使命。小时候遇到一位王老师,一个人教四个年级的语文。那时的教室是一排低矮的瓦房,地面是纯天然的黄土地,历经几代学子的踩踏已经被磨得平整光滑。桌椅是村民动手伐树、切板拼凑而成的,没有讲台,也没有电灯。那时的王老师年轻帅气,他给我们讲尧舜禹的故事,讲历代王朝的故事。那时的我觉得王老师就是一本会说话的书,  相似文献   

11.
咏慷 《纵横》2010,(9):62-64
20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的八一学校上小学时,曾经在教室里遇到校长陪着一位穿黑呢子中山装的首长进来。那人个子虽然不高,但很有气度,表情威严而不乏慈祥。事后,老师告诉我们:“你们晓得那位首长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在“说”字上下苦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做了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强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有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老爷,挺尸之后获得“炀”之谥号者,共有三人,一是陈后主陈叔宝,二是隋炀帝杨广,三是金海陵王完颜亮。“炀”是恶谥,为那些“好内远礼、去礼远众”,也即荒淫无耻、亲小人远贤臣的死皇帝所专用。  相似文献   

14.
逸芳 《古今谈》2009,(3):39-42
初进文史馆时,看到走廊里挂着胡汀的画也没有太在意,不久拿到一册《胡石盒书画集》也没有太多留意,直到有一次小赵指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说:“这就是胡汀老师。”言罢又指指她办公室墙上的一张胡老的画。我这才大惊。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之中,种种问题,争鸣甚多。唯独于其中“公车上书”一节,殊少异议,呈现这种局面,主要因为已有“成论”。此种“成论”,概括起来有四点: (一) 以为“公车上书”者,即是“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人签名上书”,或至少由康氏领导此大联署、大上书。 (二) 因而认为“公车上书”运动,“是由维新派领导发动的”,而“维新派”即康(有为)党也。 (三) 因而认为康氏《上清帝第二书》即为该运动之纲领文献;而该《书》“着  相似文献   

16.
他孑然一生,却赢得了多党派的认可;他是一位诗人,但更是一位政治家;他早年就名扬政坛,但年近古稀才荣登总理宝座;他是一位与人为善的老者,但也是一个以强硬著称的领导人;他有过执政13天即下台的尴尬经历,也有过掀起“瓦杰帕伊浪潮”的辉煌成绩;他历经坎坷,有着三上三下的传奇故事。他就是瓦杰帕伊——被外界称为“最适合做印度总理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位好老师能够影响人的一生。我在上学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用终生。工作之后,我也常常听到不少老师的感人事迹,很多故事令人动容。对于教师这个群体,我一直非常尊重,  相似文献   

18.
侯延昌 《神州》2013,(23):176-176
作为一位时代的巨人,邓小平身上闪耀着无数的光辉,而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其领导艺术有众多值得赞扬与学习的地方,他的领导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具体的灵活性。在政治斗争中,他韬光养晦,不重名位,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在治理国家中,他坚持“中央要有权威”,“领导就是服务”.提出“猫论”、“分三步走”、“不争论”等治国谋略;他提倡知人善任,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我永远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将简要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邓小平的领导魅力与艺术。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能遇到一位良师,这是一生中的大幸。很多人所以成才、成功乃至成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幸遇见了一位好老师,得其指授、奖掖和栽培。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发起人,1949年后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主委等职的黄炎培,就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师。1940年3月19日,黄炎培写过一篇情深意切的、痛悼其老师蔡元培的文章,题为《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1942年,黄炎培在出版一本用粗糙的毛边纸印成的书———《抗战以来》时,特将此文收入。文中详细追忆了蔡元培生前对他的教诲和帮助。颇为独特的教学方法1900年,黄炎培进入上…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时代的巨人,邓小平身上闪耀着无数的光辉,而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其领导艺术有众多值得赞扬与学习的地方,他的领导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具体的灵活性.在政治斗争中,他韬光养晦,不重名位,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在治理国家中,他坚持“中央要有权威”,“领导就是服务”,提出“猫论”、“分三步走”、“不争论”等治国谋略;他提倡知人善任,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我永远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将简要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邓小平的领导魅力与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