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翠玲 《神州》2011,(10):82-82
中国古典诗歌优美的韵律,丰富的内涵,不仅能够激发师“生丰富的情感.而且能够使学生在理解感悟与吟咏诵读时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欣赏诗歌,领会意境,提高品位,培养鉴赏能力,概括地说,主要是“三步曲”。  相似文献   

2.
李立红 《神州》2013,(18):95-95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歌是文学中最高级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关。如何才能将学生带入诗歌的唯美情境呢?一、认识诗人,把握作者的重要情感和艺术风格。二、重视诵读指导,在读中思,思中悟。三、创设唯美的意境,以此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四、巧妙配置音乐,创造氛围,使学生在图、文、声并茂的整体中欣赏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美,并在意境营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诗歌传统与审美范式。我国新诗在兴起之初全盘反对传统诗歌,虽然走出了一条新路,却在发展中面临一些困境。古典诗歌传统与现代新诗是无法割裂的,从古典诗歌和文论中汲取经验和营养,对意境进行新的创造,不失为新诗走出困境并建设自身诗学体系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的无题诗深情绵邈、意境含蓄、诗旨深邃、形式优美,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他的无题诗的分析和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但无可否认不管诗中所指究其为何,诗中的忧愁情绪始终很清晰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相似文献   

5.
吴绵绵 《神州》2011,(3X):31-33,38
蔡其矫诗歌以传统为骨子,他尊重传统的诗歌创作原理,注重开拓诗的意境,努力寻找景与情的契合,形成其诗歌意境优美灵动、梦幻空灵、苍凉悲壮神奇的三大特色。这些特色又与其人格息息相关,但因其时代的变迁,人生经验和艺术修养的积淀,诗的意境表现呈现阶段性跳跃。  相似文献   

6.
马慧珍 《攀登》2008,27(3):109-111
诗歌意象是鉴赏诗歌的审美概念,也是诗歌意境、情思、风格的依托。意象表现为诗歌作者借助客观外物表现主观思想情感、表现对人生主体的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具体现象。诗歌中的形象表征常常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相互联系。把握了诗歌意象,就理解了作者蕴涵在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这有助于对诗歌的鉴赏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吴玥 《神州》2013,(33):16-16
《错误》是一首富有古典意蕴的现代诗,通过对《错误》进行赏析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与韵律,表达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之美。  相似文献   

8.
毕玉芹 《神州》2013,(5):227-227
朗读是语文阉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诗歌教学。本文将从内容把握、领悟意境、体味诗谪、品味语言四个方面谈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姚红娟 《神州》2012,(27):181-182
不同的作家其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诗歌也一样,不同的诗人其风格明显不同。诗歌讲究的是意境和神韵,诗歌的翻译重在意韵的传达,而意韵又多具有模糊美。本文从风格的非形式符号系统来探讨诗歌中翻译风格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0.
散文欣赏旨在借助于文本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如何正确地解读散文文本,发掘文本的内涵与意蕴,领会到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文本细读无疑是帮助我们脱离散文欣赏困境的最便捷、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  相似文献   

11.
盛唐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自觉的追求,以及盛唐诗情景交融的形态,说明盛唐诗歌即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断趋于成熟,已确立了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并直接影响了中晚唐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2.
韩淼 《神州》2011,(10):2-2,4
一、诗歌与音乐的交融 诗歌作为舒伯特的写作依傍,借用诗的意境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舒伯特细腻的心灵,对诗歌强烈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他常常力图悟透文字背后的含义,深入到诗词的思想境界,内在情感和整体气氛中,  相似文献   

13.
邓良春 《丝绸之路》2009,(22):88-91
本文旨在引入认知模式理论来阐释汉诗赏析及其翻译,通过剖析该诗的意象图式、隐喻、转喻认知模式,探讨认知模式下诗歌翻译技巧。另外,认知模式对诗歌意境推理过程具有制约作用,翻译中要考虑到译诗整体的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14.
朱菊珍 《神州》2012,(10):222-222
诗歌有优美的意境,要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学好诗词,可以从收集资料、研究朗读方法、探究品味诗意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韩淼 《神州》2011,(23)
一、诗歌与音乐的交融诗歌作为舒伯特的写作依傍,借用诗的意境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舒伯特细腻的心灵,对诗歌强烈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他常常力图悟透文字背后的含义,深入到诗词的思想境界,内在情感和整体气氛中,用敏锐的和声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旅游纵览》2012,(11):49-49
<正>为读者——编辑作者互惠互动读者喜欢一本杂志,可能是欣赏某一张图片的角度、色彩,可能是欣赏某一个观点、主张,可能是欣赏杂志的行文风格,可能是欣赏它的编排设计,也可能是认同这本杂志的办刊特色、宗旨。总之,这一切,都是对办刊质量的认可,是对刊物的编辑与作者的和谐合作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杨智 《神州》2012,(35):16-1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突出主题、开拓诗意、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往往使诗歌形象生动而富于情趣,诗意精炼而意境深远,可谓"一字得力,通篇光彩。"本文试图结合古人的经典诗词名句,归纳出"诗眼"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探讨寻找"诗眼"的一些途径,为鉴赏古典诗歌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建芳 《沧桑》2011,(4):108-110
寒山子是我国最早的文人化诗僧,他以异乎寻常的方式给后世留下了三百多首诗歌,这些诗歌语言浅显如话,诗风幽冷,别具境界,并且囊括着儒道释三大哲学体系。寒山诗歌的意境高远空灵,但他却在叙述山林幽隐之兴的掩盖下,讥讽时态、警励流俗。凄凉的身世,仕途的坎坷等各种因素的集结,使他的诗歌流露出"清幽悲苦"的伤痛。  相似文献   

19.
王永青 《沧桑》2008,(1):213-214
通过对孟浩然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孟浩然个人气质与其诗歌特色之间的关系:孟浩然的"简傲"气质类型影响了他诗歌"清美"诗风的形成;而其诗歌的"清美"诗风又体现出了他的"简傲"气质类型,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孟浩然其人其诗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0.
冯和平 《神州》2013,(18):225-225
一.美学意境在电视银幕上营造的可能性 说起“意境”,由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广泛流传,因此在很多人眼中都认为意境一词是由王国维提出来的,其实意境这一审美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但是那个时候不说意境,说“意”、说“象”,如《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虚实相生中,神妙之境也会油然而生。“意境”在古代诗论中很常见,比如古典诗歌中体现了老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五观和辩证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