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国慧 《神州》2013,(1):90-90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较之其他各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而且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耳闻目染,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郭庆芳 《神州》2013,(14):77-7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将德育更好的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呢?结合我所授学科特点及经验我认为:在语文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使得各个学科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如果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教学也是失去立德树人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  相似文献   

3.
王秀珍 《神州》2013,(14):116-1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德育渗透:认识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设计体现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4.
依井方 《神州》2013,(26):127
探索"以人为本"德育理念指导下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寻求德育的新途径、新思路,真正把德智结合在一起,最终使学科教学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冯文静 《神州》2013,(7):102-102
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它不仅可以交给学生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历史观。所以,历史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在当今社会,深化德育,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历史课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历史教材应充分体现德育功能,以保证对青少年思想教育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高慧春 《神州》2012,(16):60-6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成效。首先要正确把握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其次在德育渗透中要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李贤明 《神州》2013,(32):89-89
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搞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毛春平 《神州》2013,(5):148-148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语文的责任和义务,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重智轻德,忽视德育的目标;渗透方式呆板,缺乏有效性;渗透结果评价难度较高,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德育渗透的目标;明确德育渗透的内容;掌握德育渗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文叶 《神州》2012,(3):204-204
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语文基础和德育因素之外,还包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时,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黎忠信 《神州》2011,(6S):24-24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可见,德育与语文教学是联系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德育贯穿于始终。  相似文献   

11.
崔云 《神州》2011,(3X):101-101,103
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  相似文献   

12.
刘月娟 《神州》2014,(11):166-16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德育所涉及和渗透的范围相当广泛,同样,德育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所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并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学习的指导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本文从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与传统学科评价方式的不同及其评价原则,引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具体操作,着重谈开题阶段、活动过程、成果展示三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在教学中加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渗透,重视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教材编排上注意遵循由浅入深,年级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做到知识趣味性强和科学性严谨,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相似文献   

15.
吴晓娟  陶君 《神州》2012,(31):123-123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能有效地增强语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传统的说教方式已经不适应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是一门值得探究的艺术,本文分别从审题、课堂表演、课堂朗诵、课文小结等几个方面研究德育的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穆晶 《神州》2013,(7):133-133
本文是我在看到听到国外德育现象后的一些思考,对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新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探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许承宁 《神州》2010,(11):17-19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与反对者各持己见,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次人教版大规模的课文犬变动,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论。由于语文教材担负着德育、美育、文学熏陶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语文教材的变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教材的变动时刻牵动人心。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8.
靳朝锐 《神州》2012,(12):92-93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为不系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依据,对教师的教和学起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教材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范本,一个思路和一种参与。因此,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起点和跳板。现在大部分教师都停留在单篇课文的梳理和评点上,很少有专著和具体的教案对语文教材进行整合和梳理。这就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语文教学大纲的高度,统领教材,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等。从宏观上对语文教材进行整合。在对教材整合时,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具体,要便于理解和操作,使教有所依,学有其法。  相似文献   

19.
敖莹霖 《黑龙江史志》2013,(17):274+276
作为儒家德育文化的发源地,与国外相较,我国在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中并没有将儒家优秀德育思想渗入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没有专门的教材来传承这一文化。特别是《经济生活》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版块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无道德的"经济人"。本文以高一《经济生活》为例,论述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要素,并同儒家德育思想"义"相结合进行道德教育,致力于培养有道德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20.
沈燕 《南京史志》2022,(28):49-51
<正>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基础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身心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德育渗透,将学科知识和德育教学联合起来,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现如今,德育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渗透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应根据数学的教学环境,深入探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