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素 《文物》2020,(2):33-40
梁元帝萧绎《职贡图》摹本旧存三种:第一种为唐阎立本摹本,名为《王会图》,存虏等二十四国使者着色画像,无题记;第二种为五代南唐顾德谦摹本,名为《梁元帝蕃客入朝图》,存鲁(虏)等三十三国使者白描画像,亦无题记。这两种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三种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前摹本,原名《唐阎立德职贡图》,经金维诺考证,定为梁元帝《职贡图》[1],存滑、波斯、百济、龟兹、倭、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蜜丹、白题、末十二国使者着色画像,并题记十三条(倭国残题记后多宕昌国残题记)。  相似文献   

2.
佛图调,当是天竺人,事佛图澄为师。慧皎《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云:“佛调、须菩提等数十名僧,皆出自天竺、康居,不远数万之路,足涉流沙,诣澄受训。”《水经河水注》引《佛图调传》云:“佛树中枯,其来时更生枝叶。”岑仲勉举此两证,断定他来自印度。其说可信。佛图澄卒于东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佛图调传》的成书也不会太晚。但此书仅见于《水经注》,《隋书经籍志》亦未著录,其亡佚当在隋以前。 佚文仅存三条:其一为佛树,其二为佛钵,其三为昆仑山。这三条都比较重要。可为知人论世之助。第一条可以说明作者的出身,说已见前。第二条的佛钵,即大月氏的佛钵,亦见支僧载、竺法维诸人书,可以互相参证。第三条谓阿耨达山  相似文献   

3.
米婷婷 《文物》2020,(2):56-58
<正>梁元帝《职贡图》现存四个摹本,最早为唐阎立本摹本。该本原名《唐阎立本王会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唐摹本"),绢本设色,从右至左,依次先用楷书署国名,再绘使者立像。现存二十四国使者立像,首为"虏国",末为"女蜑国",均不见于传世文献。已有学者考证"虏国"为东魏国[1],唯"女蜑国"究竟指何国,仍无定说。传统认为,梁元帝《职贡图》,完整本应有三十五国[2]。但唐摹本二十四国,传世文献最早见于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云:"秘阁《王会图》,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小说,至唐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虽尚“不离搜奇记异”,但已进入了“有意小说”的时代.这一时期作品繁多,人才济济,许多佳作一直流传至今.《王氏见闻录》是五代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文字洗炼,篇幅短小,但内容却十分丰富.惜其早已散佚.《崇文书目》归入史部传记类,《通志》、《通考》均未收录,《宋志》归入子部小说类.为了便于更好地了解历史,从宋人李昉的《太平广记》中钩辑出此书,仅得三十二条,实在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5.
近台湾友人以《谢遂<职贡图>满文图说校注》一册相赠。此书为庄吉发校注,台北故宫博物院1989年6月出版,影印本,载有清乾隆时谢遂所绘我国境内之少数民族及四周各国之民族图像并于每幅画之上方附有满汉文字说明(图一)。 据庄氏言:谢遂《职贡图》画卷,俱宣纸本,设色画,共四卷。第一卷,纵33.9厘米,横1481.4厘米,共70图。第二卷,纵33.8厘米,横1410.4厘米,共61图。第三卷,纵33.9厘米,横1836.1厘米,共92图。第四卷,33.8厘米,横1707厘米,共  相似文献   

6.
梁慧皎《高僧传·道普传》末谓:“有竺法维释僧表,并经往佛国。’唐杜佑《通典天竺条》亦引《佛国记》,但其书《隋书·经籍志》不曾著录,则其亡佚已久。 竺法维的遊踪,据佚文所记,以中印度各地为多,如迦维国、罗阅祗国、摩竭提国、波罗奈国皆是。他所经之地,与支僧载约略相同,他的时代不易断定。如从佚文中进行推测,大月支国佛钵条可能提供一些线索。他说:"佛钵在大月支国,起浮图高三十丈,七层,钵处第二层……国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宝、壁玉供养。”又说:“佛牙、袈裟、顶相、舍利,悉在佛楼沙国。”这个记录和支僧载所记略有异同。值得注意的是他以大月氏国与佛楼沙国并谈,很显然,在他巡礼印度佛迹之际,大小月氏已经同时存在。《魏书·西域传》有关于寄多罗的记载,说:“大月氏国都卢监氏城,在弗敌沙西,去代一万四千五百里。北与蠕蠕接,数为所侵,遂西徙都薄罗城,去弗敌沙二千一百里。其王寄多罗勇武,遂兴师越大山,南侵北天竺,自乾陀罗以北尽役属之。”又云:“小月氏国都富楼沙城、其王本大月氏国寄多罗子也。寄多罗为匈奴所逐西徒后,  相似文献   

7.
支僧载《外国事》,《隋书·经籍志》未著录,亡佚已久。作者支僧载,传记无可考。向达以为魏晋时外国沙门东来,辄以国名之一字冠于名上,断定支僧载当亦晋时自月支东来沙门之一。岑仲勉举叶梦得《避暑漫话》说:“晋宋间佛学初行,其徒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如支遁本姓关,学于支谦为支。”认为“未能即姓而遽定其国籍”。二说不同,当以向氏之说为是。 自丁国钧以来,学术界一致认为,支僧载为晋时人。但他是东晋人或西晋人,大家也不曾谈得清楚。今考僧载当是东晋时人,其赴印度旅行当在笈多王朝的极盛时代。本书播黎曰国条云: “播黎曰国者,昔是小国耳,今是外国之大都,流沙之外,悉称臣 妾。”(《御览》卷七九七引) 按:播黎曰亦作播黎越(Pataliputra)即著名的华氏城,位于恒河南岸,今称巴特那。笈多王朝的创业者月护王(陀罗笈多),原为现今比哈尔地方的一个小君主,与黎车族的一个公主结婚后,取得华氏城,逐渐扩大领土,西进至钵那耶伽。他在位十五年,死后,其子海护王  相似文献   

8.
《傅子》辑本考略曹东方,陈见微《傅子》,哲学著作,晋傅玄(217─-278年)撰。玄字休奕,魏晋之际哲学家、学者。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人。少孤奋。学识渊博,精通音律,善为文章。历官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封鹑觚男。武帝受禅迁司隶校尉,性亮直刚劲,贵...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道理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这是去年《环球》杂志第六期介绍当前的日本《菜根谭》热时说的话。 据介绍,该书中所说“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而猖狂”,被日本企业界视为企业用人的准绳,即用人的条件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但主导方面是德。当然,人们的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日本企业家引用《菜根谭》所说“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而是用培训与教育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改正。因为现代化企业以人为中心,职工素质决定  相似文献   

10.
11.
尸子本先秦诸子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尸子》为20篇,该书至南宋末年而全书散佚。自元代起,学者们对《尸子》展开了大规模辑佚,其中汪继培辑本晚出,得以吸收众本精华,成为《尸子》辑本中最善之本。虽则如此,个人藏书及精力终究有限,汪继培亦如此,其《尸子》辑本虽资料详尽,但仍不免有遗漏,笔者不揣浅陋辑出佚文十多条,望方家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7,(6)
四库馆臣以两淮盐政采进本《江湖小集》为参照,将《永乐大典》中引载的不见于《江湖小集》的江湖佚诗辑录出来,形成《江湖后集》二十四卷,入编于《四库全书》中。将四库本《江湖后集》所载诗歌逐一进行检核,可发现其中存在许多漏辑、重辑、误辑之处,这些疏误的造成不仅由于辑佚过程安排不够妥善,或者四库馆臣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永乐大典》编纂和抄写过程中存在误抄、阙抄等情况。认识清楚这一点,有助于进一步整理和利用四库本《江湖后集》。  相似文献   

13.
正敦煌写本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是研究敦煌及晚唐五代宋初西北地区历史的重要文献。从蒋斧《沙州文录》开始,学术界已注意到这部分文书的重要性。陈祚龙《敦煌铭赞小集》(《大陆杂志》63卷第4期)《敦煌真赞研究》《敦煌古钞碑铭五种》(《敦煌文物随笔》)等辑录了相当数量的墓志铭、邈真赞;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墓碑、邈真赞、别传、功德记等"部分在前人辑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辑录,共收录这类文书106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历宋、金、元、明、清王朝,相沿行使钞法八百年,遗留下包括钞币实物在内的大量古钞文献资料,久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整理研究。尤其是中国钱币学会成立以来,学术研究甚为活跃,往昔在古代货币研究领域里被视为薄弱环节的古钞问题,如今已成为热门课题,相继发表不少研究文章。随着研究的深入,专  相似文献   

15.
子思学派是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但体现其主要思想之著述——《子思》却亡佚了.本文首先对《子思》之结集、流传与亡佚情况作了梳理,认为《子思》最初结集时称《中庸》,流传过程中或称《子思》,或称《子思子》,这表明它们的史料来源是各不相同的.其次,对现存《子思》的七个辑本作了对比研究,发现诸辑本各有优劣,皆非善本.最后,认为有必要对《子思》进行重辑,并提出了重辑《子思》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一《物理论》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部重要子书,吴末人杨泉撰。《隋志》著录此书"梁有十六卷,亡",两《唐志》、《通志》亦著录为十六卷。然在宋初,参与编纂《太平御览》的吴淑即有言:"凡谶纬之书及谢承《后汉书》、张璠《汉纪》、《续汉书》、《帝系谱》、徐整《长历》、《玄中记》、《物理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的中日交往史,很大部分充满着和平敦睦的篇章,其中出诸共同爱好,笔墨往还,从心弦共鸣的旋律里所建立的友谊,历代都有很多光辉长存的事实记载。晚清陈矩所辑《东瀛访碑图咏》册页(图一),便是其中之一的具体文物例证。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的中日长期友好往来,很大部分是和平敦睦的历史。其中出诸共同爱好,笔墨往还,从心弦共鸣的旋律里所建立的友谊,历代都有很多辉光长存的事实记载。晚清陈矩所辑《东瀛访碑图詠》册页(图一),便是其中之一的具体文物例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职贡图",是南京博物院的珍藏,相传是唐代画家阎立德或阎立本所绘.但是从作品的风格与技巧来看,显然不是初唐作品,以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与之相比较,就更不似阎氏兄弟的作品.这一卷"职贡图"比初唐阎氏作品较为朴拙,而在某些方面,两者又显露着一定的继承关系,从作品的基本风格与技巧来评判,"职贡图"早于初唐,可能是南北朝晚期的绘画.从"职贡图"的绘画风格所获得的这一印象,我们还可以从图上的文字,获得进一步的证实."职贡图"是一再经过重新装裱的残卷,现在只残存列国使者十二人.这十二人是(滑国)、波斯国、百济国、龟兹、倭国、狼牙修国、邓至国、周古柯国、呵跋檀国、胡蜜丹国、白题国、末国的使者.在每一个使者的后面有简短的题记,记述这个国家的情况与历来交往的事实,在倭国和狼牙修国之间,有缺佚,有关倭国土俗的记载,后半已佚,所  相似文献   

20.
鲁迅辑校佚书,甚精勤。已出版的书,如《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都很见功力。近得见鲁迅对谢承《后汉书》汪文台辑本的校记,文中详细记载了他校这个辑本的过程。他于一九一二年八月抄得《谢承后汉书》辑佚本后,于十二月十一日,以胡克家本《文选》校一过。十二日以《开元占经》及《六帖》校一过。十三日,以明刻小字本《艺文类聚》校一过。十四日,以徐坚《初学记》校一过。十五日,以《太平御览》校一过。十六日至十九日,以范哗《后汉书》校一过。二十日至二十三日,以陈寿《三国志》校一过。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以《北堂书钞》校一过。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以孙校本校一过。第二年一月四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