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梁元生博士的新书《新加坡华人社会史论》已于2005年2月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和八方文化创作室联合出版。该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华人研究丛书之八。该书共分十章,分别是早期新加坡之“士人社会”、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中“士”阶层之分析、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之士人雅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星沪之间两本游记的解读、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的儒教复兴运动、早期新加坡华人基督徒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回应、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两个潮人家族之历史考察、二十世纪早期新加坡…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华人妇女地位的变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传统社会的妇女向移民社会的妇女、以及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妇女演进的问题;同时,也是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新加坡华人妇女从昔日被贩卖来的“猪花”①、“妹仔”②成长为今日享有较高地位的现代女性,其间是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并由此而构成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本文拟就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做一初步探讨,作为研究新加坡华人妇女问题的第一步。一移民新加坡的早期华人妇女(一)“猪花”──早期华人妇女…  相似文献   

3.
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治二战前,马来亚华人社会的政治活动基本和马来亚本土没有联系。本世纪初,马来亚华人社会曾是中国维新志士和革命者的活动基地和避难所。同盟会在新加坡等地建立支部后,马来亚华人更是大规模地从人力物力上,支持国内的历次起义和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二战前新加坡华人基督教教育为研究对象,初步考证了新加坡华人教会创办学校的历史,分析了影响新加坡华人基督教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加坡华人教会办学宗旨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所产生的效果。认为二战以前的华人基督教教育对教会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加坡华人社会在各个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也成为影响教会教育,乃至基督教传播的关键因素。正是基于华人社会的变迁,1885年前后卫理公会调整了教会学校的办学宗旨,从而使新加坡华人基督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现有五百万华人,①他们构成了中国本土以外的一个最大的华人社群。就东南亚国家来说,马来西亚华人在本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之大,仅次于新加坡。因此,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华人是起着重要作用的种族集团。在这一情况下,马来西亚政府对华人所采取的政策。不能不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 0月 1 7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特邀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曾玲博士来所做了题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现状与研究思考”的演讲并进行了研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肖岗 ,中国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祖沛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 2 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曾玲博士首先简述了新加坡的社会概况 ,特别指出和分析了新加坡在经济资源、地缘政治以及种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多元性如何制约包括华人在内的新加坡社会的发展。然后 ,曾玲博士围绕近来因新加坡政府提出“搭中国经济顺风车”…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动的原因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在新加坡的历史可追溯至新加坡开埠前,即英人莱佛士1819年登陆之前。据史料记载,早于那时已有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的沿海居民到那里居住开发。当时并未形成华人社会,不过不能说没有华人宗教信仰。因为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发展中,在精神上、文化上与故国故土之间最持久、经常、稳固的联系纽带就是宗教信仰。可以说,华人宗教信仰在新加坡的历史与华人移民的历史同样久远。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人宗教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新加坡多元宗教的主流;①华人宗教信仰的内涵、构成形式也…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亚德蕾大学历史系教授颜清湟在所著《新马华人社会史(1800—1911)》(1986新加坡版)一书中,比较分析了新马华人社会,提出了“三个阶级论”,即新马华人社会由商、士、工三个阶级构成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结合新加坡经济发展策略 ,探讨新加坡华人经济近期几个发展趋向。本文认为在世界经济的冲击下 ,特别是在政府经济发展策略的引导下 ,本世纪初的新加坡华人经济将有五个主要发展趋向 ,即华人企业的实力有所加强 ;华人将大力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华人企业和人才与外国企业和人才的合作与竞争将明显增加 ;华人企业将更多地涉足知识经济领域 ;独立创业的中青年华人可望增加等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分析阐述了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认为1819—1912年间,新加坡华人族群的身份认同,受到居住地、与西方文化和南洋土著族群的互动及对中国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关中国的认知对新加坡华人族群身份认同的嬗变具有决定性作用。甲午战争后,新加坡华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的质疑和反思。辛亥革命后,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产生了重大转变。新加坡华人族群再也不是过去唯唯诺诺的大清"臣民",他们开始基于自身主体利益的考量,大胆地向中国政治说"不"。这表明,新加坡华人族群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的构建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月照一23日,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携手举办“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有关东南亚华人问题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东道国的学者近190人(中国大陆有9名)与会。大会共发表论文53篇。兹就会议讨论的问题作一概述。一美于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的经秆关系问题随着近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东南亚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日渐增多,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二战前开始致力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并在1959年走上了自治之路,1965年成为独立国家。新加坡华人研究也往往受限于民族国家的框架内。这些研究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理解华人社会与中国的关系时,常将新加坡华人社会视为中国社会的延续。而本文介绍的两本论集,明显有异于这些研究。两本论集《错综于市场、社会与国家之间——东亚口岸城市的华商与亚洲区域网络》和《海洋亚洲与华人世界之互动》均于新加坡出版,在新加坡华人研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厦门大学历史系曾玲博士的新著《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已于2 0 0 3年8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杨国祯教授主编的《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之一。全书2 0万字。该书结合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在近代以来中国和新加坡、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社会发展脉络下,以宏观考察和个案研究之方式,具体探究了华南移民运用祖籍地民间文化资源在新加坡土地上重新建构家园的历史过程。该书认为,源自祖籍地的传统民间文化,不仅是华人在海外重建社会结构的基本文化资源,也在新的社会文化脉络下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形态。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海外…  相似文献   

14.
正迄今为止,有关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的研究,已有数部中英文学术专著。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宋旺相于1923年以英文出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和崔贵强于1994年以中文出版的《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前者采用编年体、以十年为一单元,流水账似地记录1819年至1919年的新加坡华人历史。由于宋旺相是土生华人,载入该部史书的内容多与英殖民政府和土生华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华文报刊与华人社团会讯的报道与记录,论文探讨新世纪以来由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推动的华人文化发展状况。研究显示,宗乡社团在现有教育体制外推动展开与中华语言文化相关的活动,为保留与传承中华语言文化而艰难奋斗;华人宗乡社团关注方言文化的重振问题,以唤起宗乡社群的历史记忆并增强社团的内在凝聚力;透过同庆华人传统节日与不同种族同台表演歌舞等形式,华族与非华族进行文化交流。新加坡华人文化在重振进程中所显示的跨种族、跨国界的发展趋向,强化了华人文化对于新加坡多元种族国家文化建构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为新加坡华人文化的未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在中国和东南亚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华南移民越过海洋抵达新加坡后重建社会与文化家园.在精英文化和上层制度缺失的状态下,华人移民利用祖籍地的文化传统,并以血缘、族群和信仰为纽带,重新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华人文化,并进一步完成了社群的整合与文化的重植.作者在<越洋再建家园>一书中选取了华人社会的本土视角与民间视角,以历史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考察了新加坡华人社会从移民到定居转变过程中文化移植与重建家园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速写     
忧心忡忡李光耀呼吁华人讲华语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表示,如果新加坡华人失去讲华语的环境,今后要再造同样的环境将极为困难。他说,新加坡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和公共场合讲华语,使新加坡华人生活在华语环境中。李光耀的担心自有其道理。新加坡华人人口最多,但近年来,英语已有取代华语之势。华语的“没落”,正在使新加坡人失去一大“个性”,也将影响他们与中国人的交往。他指出:“我们必须努力促使3%,甚至5%能通晓双语的华人掌握高水平的华文,以方便到中国做生意,以及为在新加坡营业的中国公司服务。”  相似文献   

18.
自从新加坡成为亚洲“四小龙”之后 ,已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由于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中国以外唯一的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 ,这一特殊性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然人们也注意到 ,就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而言 ,新加坡华人社会与其它国家的华人社会之间存在着共性。然而 ,要将这种存在于国家—社会之中的特殊与普遍分析透彻 ,从而得出具有本质意义的结论 ,殊非易事。刘宏博士以他深厚的学养和宽阔的视野 ,应用新理论与新方法 ,在其新著《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 :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 (以下简称《嬗变》)一书中所阐述的独到见解 ,…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海外华人经济的迅速崛起,新加坡的华人企业集团已颇具规模。这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企业集团,掌握了国内的相当部分财富,并在国内经济乃至区域经济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就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的迅速兴起、发展特点以及海外投资作一分析。一华人企业集团的迅速兴起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远在殖民地时期开始形成,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独立以后。作为新加坡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的。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者岩崎育夫在1988年3月号的《亚洲经济》上发表一份题为《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的资料。详细介绍新加坡华人民间企业集团的情况。岩崎育夫指出:根据1984年的统计在新加坡营业额最大的100个公司中,日美英等外国公司占了50个,而新加坡只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