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士禄参加了对清初词风转变有着重要影响的“江村”、“广陵”、“秋水轩”三次唱和活动,是顺康之际词坛上一个重要词人.《全清词·顺康卷》中收入其词174首,《广陵唱和词》、《秋水轩唱和词》、《瑶华集》中有《全清词·顺康卷》中未收之作今辑出,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遗.  相似文献   

2.
浠水县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现藏古籍4.3万余册,其中善本有3074册。2010年浠水县博物馆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在第三批37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唯一的一家县级博物馆。本馆藏古籍具有以下特色:1.极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如明刻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清代禁毁书《李温陵外纪》、《隐秀轩文集》;清乾隆抄本《吴兴合璧》等。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博物馆是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近四万册,六千余类,其中明版道家类图书是古籍藏品特色。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明万历《道藏》、明抄本《册府元龟》及明刻本《困学纪闻》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自2008年以来,青岛市博物馆共有37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13部古籍善本入选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明万历《道藏》(图一至图二)《道藏》,是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的总汇。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2008,(6):31-31
2008年1月23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推荐名单由文化部发布,在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公示,同时发布和公示的还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名录》共收录2383部珍贵古籍,并第一次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收录其中。江苏省共有314部古籍入选《名录》,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其中包括我国现存最早的兽医专著《司牧安骥集》和全世界仅存1部的《乐府新编阳春白雪》等。同时,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6家单位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数量列全国第四。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7,(2)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二十一通刘承幹致缪荃孙函札,内容多为刘承幹请求缪氏帮助鉴定古籍,亦谈及《毛诗疏义》、《宋会要》、《吴兴备志》等多部古籍的刻印与流播。整理与考释这批手札,不仅可以了解相关古籍的辑刻与流传过程,还可以管窥其时相关人物的交游过程及心态,为研究刘缪二人的学术思想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先秦文献中记载有钲、丁宁与镯,隋唐及以后的注疏家皆认为丁宁与镯即是钲。将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吴王墓中出土的一套军乐器与《国语·吴语》中夫差所使用的军乐器相对比,其中一件小型钟类乐器被发掘者命名为“丁宁”,这件“丁宁”与钲的自铭器形制结构一致,且根据当前出土的钲与军乐器的组合情况看,与文献中丁宁的记载一样,因此丁宁与钲为同器异名关系。钲与镯的关系,通过《周礼》与上博九《陈公治兵》的相互印证,且二者都具有“节鼓”的功能,所以镯也是钲的异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极为丰富。但“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张之洞《?轩语》)这一估计虽不尽确凿,但也并非毫无根据。尤其是我国古代典籍曾经历众多的天灾人祸,失传甚多,难免为后世的有意作伪和失误致伪以空隙。古籍中的真伪难辨,不仅搞乱了历史真相,也给我们科学地利用古籍造成了许多混乱。郭沫若曾指出:“研究中国古代史,大家最感着痛苦的是,仅有的一些材料却都是真伪难分,时代混沌,不能做真正的科学研究的素材。”(《十批判书》)因此,辨别古籍的真伪十分重要。尤其就我国目前古籍辨伪情况看,已辨古籍只有千余部,这与卷帙浩繁的古籍总数相较,可谓微不足道。许多古籍,尚待我们深入研究,加以辨识,以恢复其本来面目。 要辨识伪书,首先的是要了解伪书产生的原因。 伪书产生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从性质上分,又分有意作伪和误断致伪二类。 有意作伪可分以下几种: 一、借古重说 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崇古贱今的观念,并且好古成癖。《淮南子:修务训》里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以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干论而尊其所闻,相与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2010,(17):77-78
自2007年启动古籍保护工程以来,中国西藏自治区目前已有36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包括明永乐版《大藏经·甘珠尔》、《八思巴之经部》、《格萨尔王克敌制胜记》等。近日在拉萨举行的西藏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会议对媒体透露了上述消息。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称,2007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启动,当年10月,在西藏图书馆建立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  相似文献   

9.
李阳 《文博》2010,(4):67-69
明嘉靖本《初学记》是我馆馆藏的古籍善本书之一,在参加全国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中,被录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文对《初学记》的编者徐坚、序者秦金的生平、事迹及版本等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初学记》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做好古籍的保护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本馆古籍保存的现状及如何保护好纸质文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图书馆与宁波图书馆各藏有一部阮元辑《两浙輶轩录》的稀见残稿本。该本较之《两浙輶轩录》嘉庆刻本与光绪十六年浙江书局重刻本这两部常见刻本,差异甚大,主要表现在诗人、诗作、小传、文字、编排方式乃至其他信息等方面。它应是阮元主持编刻《两浙輶轩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产物,成书时间约在嘉庆三年(1798),后因阮元官职调动而未能及时编定刻印。其中既包含大量刻本所无的诗人、诗作、小传乃至其他信息,又可据以考察该书编者的诗学取向与编纂模式,文献价值相当高。  相似文献   

11.
泪水和生命铸就的卷十五──读旧《鹿邑县志》感怀周西华我的书架上有一部刊于清光绪22年的《鹿邑县志》。这是一部相当珍贵的古籍。据说,前些年曾有个台湾人出500美元索购此书而未得。我的藏书中虽然还有不少更早的作品,但那是新版或者重新印刷的,其收藏和保存价...  相似文献   

12.
<正>《四部叢刊》是近代以來最有影響的一部古籍叢書。商務印書館從1919年開始出書,至1923年3月1日,《四部叢刊》共出六批,收入古籍323種8548卷,裝訂為2112册。1926年至1929年又加以重印,抽换了21種版本,並對部分古籍作了校正,所撰校勘記附於文尾。1933年又開始出版《四部叢刊續編》,至1935年出齊,共收書81種1438卷。1935年至1936年又出版了《四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近年来在古籍的征集、保护和使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近年来福建省加强了古籍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在省立图书馆和40个收藏古籍较多的市、县图书馆建立了古籍保护管理制度,同时发动群众征集古籍。据不完全统计,已先后征集52种244册,其中有的是孤本和珍稀古籍。如在建阳、尤溪、沙县、清流先后发现的刘向、朱熹、范仲淹、魏征的《刘氏族谱》、《紫阳朱氏建安谱》、《范氏族谱》、《魏氏族谱》及建瓯县的《福建省地舆疆域图》,龙海县的《台湾闽南方言》,东山县的“榕颂”(黄道周手迹),长汀县的《活人慈航》等古籍均属罕见。 福建省有关图书馆还注意古籍的保护和使用。和台湾省隔海相望的漳州市东山  相似文献   

14.
正陈琏(1370-1454年),字廷器,别号琴轩,广东东莞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举人[1],历任:桂林府儒学教授、国子监助教、许州知州、滁州知州、扬州知府、四川按察使、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兼国子监祭酒,以南京礼部左侍郎致仕。还数度出任乡试及会试考官。他"徳行淳懿,文词典重",是明代初期典型的文官。一生著述颇丰,其《琴轩集》还是岭南明代初期的重要文集。关于《琴轩集》,杨宝霖先生考称:"《琴轩  相似文献   

15.
正(续上期)二、新增、颠倒或脱漏字词之比较古籍文献中字词的新增、颠倒或脱漏,也是比较普遍和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木刻盛行的古代,雕版的制作远没有现代印刷术那样快速、便捷。词句脱漏的情况,如韩奕《秀野轩图卷》题诗"迢递映芳春"  相似文献   

16.
宋代医学古籍研究和整理的成就是前代所不能此的。《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医学古籍就有五百零九部之多。现存经典医著《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要方》等的最早版本,都是宋代“校正医书局”刊刻的,这在医学史上是功高千古的大事。在本草古籍的整理上,在经典医书的研究上,在各种方书的搜集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宋代在医籍整理与(?)究中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炎《山中白云词》历来脍炙人口,继清江昱疏证本后,黄畲先生又详加笺释,创获良多,但亦偶有疏失。本文对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畲先生《山中白云词》作了订补。  相似文献   

18.
烫金精装的乾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光彩夺目.这是一部长达百余万字的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中的典籍文献.在八千多种东北古籍中,《通谱》属于大型古籍的一种.《通谱》八十卷,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乾隆皇帝弘历之敕纂的一种谱牒.其发端可追溯到清初,雍正十三年(1735)即已着手,弘历继康熙玄烨积极提倡文治,宏扬传统文化,几乎同时督促以鄂尔泰为首的写作班子编纂《八旗通志初集》和《通谱》两部大书、根据近几年来东北史学术界的意见,这两部书都属于东北古籍.《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始于雍正五年(1727),至乾隆四年(1739)成书.而《通谱》乾隆九年(1744)才竣工.  相似文献   

19.
在鲁迅辑录的古籍中,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鲁迅一生辑校、整理了近10部魏晋时期的古籍稿本。本文从文献学、文化学、小说学、方志学的角度,总结了鲁迅整理魏晋古籍工作的成就,并以《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集》、《古小说钩沉》3种为例,总结了鲁迅的辑本对此后的魏晋文学整理、研究工作所起到的参照、检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说“■”     
古籍中“写”字词义,纷坛众多,词义关系,错踪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把握维艰。本文依据古籍,试图摸清诸义的来龙去脉,解决“写”字一词的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等问题。 《说文》:“写,置物也。从宀,舄声”。其字结体为形声字,以宀揭示词义所属,以舄标记词的声音。宀字,甲骨文写作房屋之形,无疑是以形象表示屋宇之意。其用途为住人置物,所以《说文》说:“置物也”。此义当为词的本义。《礼记·曲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