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40年7月,为了搅乱敌人部署,打击敌伪顽嚣张气焰,巩固我襄河革命根据地,我们挑选了几十名战士,组成一支精锐队伍,每人配备长短枪各一支,全队携机枪一挺,从韩集竹筒河出发,深入襄南敌伪腹地,宣传抗日主张,运用毛主席创造的“敌驻我扰,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战术,与敌人展开游击战,随时打击敌人。l、挺进南河渡。我军从杨林为附近渡河,星夜赶到南河渡,准备伏击从马口到南河渡往返的日寇军车。不料情报泄密,被敌人发觉逃走。尽管截车未成,但给了敌人一次警告,使他们知道这里也有新四军在活动,再不敢肆无忌惮地…  相似文献   

2.
我三次接触《白毛女》的经历田华谈起《白毛女》歌剧来,我有好多话要说。回首往事,已经几十年过去了。长话短说,浓缩在三言两语之中吧!第一次接触白毛女的故事,那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秋天,正是敌人向解放区实行秋季大扫荡,正规军与敌人枪对枪地打,作为文...  相似文献   

3.
正五、赵瑞火线起义一场恶仗,整整打了一天,粉碎了敌人连续五次大反扑,阵地内及前沿,横七竖八,像谷个子似的留下敌人千余具尸体,塌堰前好几处,死人竟堆成了斜坡。我们给了蒋军三十军和阎军八总队歼灭性打击。虽将敌人打退,我们也伤亡很大,牺牲的战友堆满了地下深处的防炮洞,我想给他们留个全尸;伤员挤满了淖马深沟西边的窑洞。阵地上仅剩下二十几个人,几乎全是些挂彩的伤员,个个浑身上下溅  相似文献   

4.
战场VS城市     
《神州》2006,(7)
四渡赤水——四川省古蔺县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指挥下,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巧妙地与敌周旋,转战于川黔滇边境的高山河谷中,寻找战机,来回四次渡过赤水河,有效地调动敌人,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和10个团,俘敌3600余,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  相似文献   

5.
正抗美援朝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对志愿军狂轰滥炸。志愿军炮兵发射几百发炮弹,敌人便打来几千发炮弹报复;志愿军开展运动战,敌机就密密麻麻地低空轰炸,每日平均有100多个志愿军牺牲。为了战胜敌人,志愿军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的整个正面防线上,挖了大量的坑道,用零敲牛皮糖的方式,积小胜为大胜,大量地杀伤敌人。  相似文献   

6.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将近8个月的时间里,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歼敌22万余人,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向南推进了400多公里,粉碎了美国妄  相似文献   

7.
林彪在战争年代曾经有三次在被敌人追击而长途撤退的形势下,提出要离开主力部队去打游击。第一次是1929年初。当时,国民党调动湘赣两省军队共六个旅,约2万余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红军决定兵分两路。由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改编为红三十团)和红三十二团守井冈山;由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红二十八团、红三十一团和特务营、独立营下山,转到敌人后面打击敌人,取围魏救赵之策,以迫使包围井冈山的敌人撤退。国民党的湘赣“会剿”军代总指挥何键决定用两个旅“追剿”红军主力,并用四个旅分三路继续“进剿”井冈山。由于…  相似文献   

8.
1938年的春节刚过不几天,日本侵略军就对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由南同蒲、平汉、道清等铁路线出动,分九路向我晋东南腹心地区推进,其中一路由南同蒲线上的山西临汾县城出发,经安泽县城进驻到沁源县城内.敌人沿途肆意烧杀抢掠,安泽县三给村120多户农民的住房全部被烧光,就连村外的大庙和庙院中的一棵大槐树也被烧毁了.当地农民盼我抗日部队把敌人彻底消灭,为他们报仇雪恨.我们决死一纵队民运工作队第四分队的活动地区,就是从安泽县城往北到唐城镇,恰好首当其冲,20多个村庄全部是敌人  相似文献   

9.
血色芦苇滩     
张开明 《铁军》2020,(4):30-31
1943年的3月,苏北盐阜大地刚刚从冬眠里苏醒,敌人就过来"扫荡"了。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命令:以班、排为单位,白天分散活动,夜晚集中行动。七连排长张善恩率20多人,在射阳县以南地区跟敌人周旋。敌人"扫荡"到这个庄子,他们就钻空子跑到另外一个庄子,像捉迷藏一样与敌人"玩"了半个多月。到处扑空的敌人集结起了大量兵力,展开了"梳篦式"的"扫荡"。  相似文献   

10.
从1947年7月起到新乡解放前夕,我在中共新乡城市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敌占区开展学生工作。当时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是:宣传、动员、组织敌占区的进步青年学生到解放区,为全国解放培养干部。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我三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和地下工作者朱侠、朱俊、朱祥彬等同志一起,向解放区输送了几批进步青年学生和少数进步教师。后来,这些同志中的大部分成为了革命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1.
徐海东的绰号非常多,有“窑将军”、“徐老虎”、“老病号”之称。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十年代大别山闹起了红军,有一次国民党一个团把几百名妇女儿童包围在一个树林里,架着机枪逼迫他们说出“共党”下落。眼看敌人要开枪屠杀,妇女中有人放声大叫:“徐老虎来了!徐老虎来了!”敌人顿时一片慌乱,争相逃命去了。  相似文献   

12.
赵倡文 《湖南文史》2014,(12):42-43
2012年,描述抗日战争时期民兵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电视剧《民兵葛二蛋》,一经播出,就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由于民兵不是正规军,情报搜集、传送等等都不及时,造成民兵与敌人的战斗有时候是误打误撞上的,富戏剧性。近日笔者就采访到一位老民兵,他向笔者讲述了日本投降后,由于情报失误与日军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战斗。  相似文献   

13.
佚名 《神州》2008,(11):40-43
在1946年7月胶东半岛的一次阻击战中,魏来国创下了我军新的射杀记录,125颗子弹消灭了110个敌人,他被华东军区授予"山东射击英雄"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4.
夏雨     
正夏天的雨性格总是有些暴躁的,但它的心情调整得很快,不一会儿气消了,它便不再"兴风作浪",人们将这称为"雷阵雨"。夏天的雨总是一阵一阵的,没准走在大街上,你忽然被淋成了落汤鸡,等你狂奔回家取伞时,它已经停了。夏天的雨总让气象专家很头疼,明天到底有没有雨?下几次?多大?多长时间?十次没准有八次误判,不是自己说不准,实在是"敌人"太狡猾!夏天的雨总是心血来潮似地下个老大,让你打着伞也被淋个湿透,如果夏天的  相似文献   

15.
张锋 《福建史志》2010,(1):37-39
1943年春.正当全国抗日战争处于关键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却继续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4月.国民党第三战区调集重兵.向闽北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发动全面军事“围剿”.妄图消灭中共福建省委以及闽北革命武装力量.省委驻地建阳太阳山方圆200里内顽军密布.闽北局势十分严峻。省委为粉碎敌人反共阴谋,跳出敌人包围圈.继续领导全省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决定南迁到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闽中。  相似文献   

16.
过去有一个财主婆,五十多岁,人们喊她富太婆。有一年,富太婆非常思念远门的胞妹,几次带信叫妹妹到她家住几天,希望姐妹能够团聚,可是富太婆带了九次信,八次都落了空,到第九次信才带到,谁知来信说胞妹病了几个月了,现在还没有恢复健康。富太婆接到信后,心里好生着急,连忙去雇了两名轿夫,准备好见面礼和途中午餐,带着小女儿前往胞妹家中去。天刚亮,两个轿夫就把花轿备好抬到财  相似文献   

17.
这个重机枪筒是彭德怀同志领导红军防守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八面山用过的武器。据它的保存者李财龙同志回忆,这挺重机枪曾在八面山上狠狠打击过敌人的多次冲锋,在八面山最后一次战斗时毁坏了。红军离开井冈山前,李财龙同志给战士送粮食时,军械处宋处长把这个重机枪筒交给李财龙同志说,这个重机枪是曾在敌人面前发挥过威力的革命武器,希望你好好保存,可不能落在敌人手里。当时彭德怀同志也在場,李财龙同志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几次逼迫李财龙同志交出红军的纪念品,李财龙同志都拒绝了。这些子弹(图4)。鞋底(图3)、碗把(图1)、竹钉(图2)等,是解放后在八面山的旧战壕里拾来的,有的子弹套上还有五角星,据当年战斗在八面山上的暴动队长邹文耀同志回忆,1929年1月蒋介石调动湘、鄂,赣三省十八个团的兵力,从永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1月27日,解放重庆的炮声已隐隐可闻,在西北郊歌乐山下,却发生了震惊世人的悲壮惨剧。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的200多名革命志士遭到刽子手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仅19人从白公馆脱险,15人从渣滓洞脱险。上至年已花甲的志士,下至未满周岁的小孩,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实际上,屠杀始于9月6日,终于11月29日,最为惨烈的是11月27日。关押白公馆的革命志士被敌人分批押出枪杀或刺杀;关押渣滓洞的革命志士被敌人集中到一楼几间牢房,用机枪扫射,然后放火焚烧。他们被残杀之时,新中国成立已经57天,而距重庆解放仅有3天。…  相似文献   

19.
1950年11月30日,在朝鲜西部的一个名叫松骨峰的山头,曾进行过一场空前惨烈的阻击战,南逃的美军把整个山顶炸成了一片火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2师第335团第1营第3连战士高喊“为祖国争光”的口号,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全连只剩下了7个活着的士兵,而阵地巍然不动。  相似文献   

20.
余玮 《钟山风雨》2013,(4):31-35
随着指挥棒的起伏,那令几代中华儿女激动不已的旋律顿时充溢在整个人民大会堂。清朗的童声合唱《酸枣刺》、《祖国的孩子们》,以及雄浑激越的《到敌人后方去》等,几乎每一首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曲,几乎每一首都曾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传唱大江南北,激励无数有志于报国的热血青年踏上革命道路。如今,让人们又一次领略了其中飞扬着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让人们又一次深切地怀念伟大作品的音乐创作者——冼星海。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在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