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川发现“契刀五百”钱范1992年9月洛川县电力局王建忠在古城遗址内(今土基镇城)采集到"契刀五百"钱范一件。上交洛川县博物馆。该钱范为砖质,青灰色,呈长方形,长12、宽10、厚3厘米。钱范正面是一阴纹"契刀五百"钱图案,上部边沿有一月牙形残迹。是铸...  相似文献   

2.
江陵出土焊有五铢的东汉和平二年铜斗1981年5月江陵城草市唐家山东汉晚期墓内出土一件铜斗。铜斗底铸一直行阳文“和平二年堂狼造”,两旁各焊东汉五铢3枚(如图,为原大1/3)。此器形制与成都西郊出土的西汉铜斗基本相似,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东汉铜量几乎相同。东汉和平二年(151年)正月,桓帝改年号元嘉,是年即为元嘉元年。故宫另一件东汉“建宁三年”双鱼洗也铸有“堂狼洗”,此铜斗应为东汉器。同墓尚出有五铢等。(《文物》1992年9期王毓彤)江陵出土焊有五铢的东汉和平二年铜斗@王毓彤  相似文献   

3.
鄢智 《中国钱币》2013,(1):19+3-19,I0002
据《宋史》、《元丰九域志》、《嘉靖建宁府志》记载,“丰国监”始建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至南宋绍兴三十六年(1156)停铸,历时156年,是北宋初四大钱监之一。北宋熙宁间(1068—1077)全国计有十七监铸铜钱,每年共铸百万贯,二十万贯铸于建州(今建瓯)“丰国监”;大观年间(1107—1110)江、湖、闽、广计有十监,每年铸铜钱二百八十九万贯,其中二十四万贯由“丰国监”铸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凡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得钱干,重五斤,唯建州(丰国监)增铜五两,减铅如其数。”“丰国监”除铸钱外还铸镜。笔者近期在建瓯市博物馆的建州镜展中,亲眼目睹两枚罕见的建州镜。镜呈方形素缘。钮座外主纹饰为双凤舞蹈图,上下两只凤凰绕钮飞舞。工匠对凤凰的长尾作了夸张的表现,尾羽如同花枝飘逸,撩人眼目。其中一面为四角处分布10字手书范铸铭文,连读为“匠人蓝文,丰国监造官(押)”,另一面旋读为“崇宁四年丰国监匠人黄十九黄小五铸造官”(彩2上),这手书范铸18字铭文给我们提供以下信息:1.铸有确切纪年,它可以把文物定格在具体的时空中,特别能体现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代铸币政策及其实效初探缪明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在宋代获得进一步发展。这一发展本身,促使货币流通必须与之相适应,作为商品交换手段的货币其发行量必然不断增加。因此,宋代货币的发行管理即成为政府财政的一个重要问题。终宋一代,严格言,其行用的货币主要有铸市(铜钱、铁钱等),纸币(交子、会子等)两种形态。至于白银,尚未成为十足货币,而绢帛已不再位列货币。宋政府为稳定市值,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环绕货币的发行管理,制定实施了诸多货币政策,由于宋代流通行用的货币有铸币及纸币,宋政府的货币政策加可相应分为铸币政策和纸币政策。兹仅以宋代铸币政策为题,择要叙评其内容及实效。一、集中货币铸造发行权,严禁私铸货币,这一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社会里"最重要的商品"①,是拥有财富的代表。缘此,货币铸行权即成各历史时期政府所行货币政策的核心。宋初,政府整饬货币,在铸造"宋元通宝"钱的同时,明令"凡诸州轻小恶钱及铁钱悉禁之,诏到限一月送官,限满不送官者罪有差,其私铸者皆弃市"②(文中所引史料无另注者,均同②)。此举旨在扫除唐季五代以来淆杂紊乱的货币流通现象,使之趋于整齐划一。太宗时,政府规定"凡山川之出铜者悉禁民采,并以给官铸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尽地考证了《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西周昭王伐虎方时,赐中之埰邑“ 土”之“ ”字。铭文宋时出土,“ ”字未识。今考证其字亦即“[鬲求衣]”字,亦是甲骨文之“[鬲求衣]”地,古书所载之“潛( 、灊)地”,地望在今湖北省孝感市附近,地近古清水。“ ([鬲求衣]、灊)”(水)在今湖北省潜江县境,非今嘉陵江上游之古酒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之古潜邑。  相似文献   

6.
<正>镜背铭文有产地、铸镜作坊字号,甚至是价格等信息是宋代铜镜的特点。此类铜镜的产地以湖州最为著名,湖州镜存世和出土数量最多,其他产地还有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成都、吉州(今江西吉安)、饶州(今江西鄱阳)等。学界对这类铜镜的称呼有“纪地镜”“铭文镜”“牌记镜”“商铭镜”“商标名号镜”“商标字号镜”“官私作坊铭文镜”等。这类铜镜注重实用,多素背无花,在宋代流行甚广,数量庞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体现,更是宋代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1995年11月,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元屋岭下排村村民刘成东建新屋,在距地面60厘米左右处挖出一件元代铜权,现收藏于县博物馆。 此铜权呈六面六棱型,较完好,通高8.3厘米,重178克,束腰,权纽有一不甚规则的方孔。权身正面有阴文“至治”,背面有阴文“元年”,左侧面有一个阳文“六”字(图一)。 至治,为元英宗(硕德八刺)在位的年号。元年,为英宗定年号初年(132辛酉年)。六,当属铜权的号记。 铜权,铜质之权,等量之具,犹今之砝码。此铜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元代度量衡制度及其商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广…  相似文献   

8.
齐刀铜范母与叠铸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刀铜范母(或者称铜母范),即近人所说的清代晚期发现于山东临淄的阳文“齐法化”铜范盒,由于它完全具备了叠铸工艺范母的诸要素,所以几乎被学术界一致认为是我国古代叠铸工艺和叠铸法铸钱最早的范例,又由于至今为止从未发现有其它更  相似文献   

9.
一 金泽库本《香严颂》解题 日本金泽库素有“和汉(日中)物之渊薮”之称。它由北条实时(1208-1276)于镰仓时代建治元年(1275)在金泽(今神奈川县横滨市金泽区)开创后,经过子孙不断的收藏及扩充,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一大藏书,  相似文献   

10.
清末苏州铜元局马洪德,陈佐鄂清代末年,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为了应付铜价飞涨、民间熔毁制钱为铜,出现钱荒的局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批准在广东创铸铜元。次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旧历,下同)清政府见铜元民间称便、获利甚厚,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督抚筹款仿办,搭铸通行,并要求福建、广东、江苏等省“将所铸铜元赶紧各解数十万元投交户部”①。于是,“裕苏官银钱局”以及后来的苏州铜元局应运而生。苏州铜元局概况在《大清德宗景(光绪)皇帝实录》(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卷512第768页载:“辛亥……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等奏,江苏钱价日贵,民用日艰,拟设官银钱局,行用官钱票,并添机增铸铜元,报可。”当月,在陆元鼎等人的直接主持下,选定苏州盘门内梅家桥,建立裕苏官银钱局,不久又改为铜元局(铜币旧厂),后铜元局停铸后改为巡警总局②。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起苏州建厂(旧厂)试铸铜元,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初二日开铸当十铜元;同年十月,又在苏州胥门外枣市桥原“华利砖瓦公司”的基础上,添购民地建造新厂,并自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开铸,至十月二十五日停铸(旧厂至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二日停铸,新厂后来变成了“苏州电气公司”)。苏州铜元局  相似文献   

11.
大定通宝钱,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八年始铸(公元1178年)有小平、折二宽缘、折十三等币值。铜铁皆铸,今所见以铜钱居多,并有青铜、白铜之分。钱“大定通宝”四字楷书直读,书法俊秀精整,虽仿瘦金却又自成一家。加之金人南侵时已掠取了北宋陕西炉全套铸钱设备和技术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山西开国纪念铜币张培林民国伊始,各省又纷纷铸币,孙中山先生深感铸币事关重大,遂于民国元年3月9日“临时大总统令”中指出,“查币制改良,新民耳目,自属要图……其余通用新币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所以民国初期,各省所铸开国纪念铜币,其基本图案多为嘉禾图和双族图,最初的“双旗”,为“十八星军旗”和五色国旗,其后改为国民党党旗和国民党政府旗。据史科记载,民初铸造开国纪念铜币的省份主要有:湖北(武昌造币厂)、江苏(南京造币厂)、安徽(安庆造币厂)、湖南(长沙造币厂)、河南(开封造币厂)及山西(太原造币厂)等①。但何为山西所铸开国纪念铜币,却不大清楚。笔者在铜元收集中,偶遇一品(图1),面值为“壹枚”,直径2.78厘米、厚0.15厘米、重6.5克,铜质略黄。虽品相不精,但图文均能清晰,正面中央铸竖读“壹枚”二字,左右嘉禾环绕;背面中央为双旗图,分别为十八星军旗和五色国旗,上缘铸“中华民国”,下缘铸“开国纪念币”,左右两侧为“卷草花”。笔者认为,此币应为山西所铸之开国纪念铜币,是山西机铸铜币的初铸品,铸造时间应在民国七年(1918)以后。理由有三:民初各地所铸开国纪念铜币,目前仅面额十文者  相似文献   

13.
鲍江 《文史月刊》2011,(2):79-80
在云南昆明的南郊,把"哥哥"读作"高高"(音),这是上古之读法。把"街"、"鞋"读作"该"、"孩",这是中古音,在今天山西运城地区还有同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为了解决战争和天灾造成的严重财政赤字,于元狩四年(前119)冬,“又造银锡白金币(三品),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其中“地用莫如马”者,今称“白金马币”,即《汉书&#183;食货志》所谓的“其二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首次将马图纹铸在币上,开币上铸马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张建功 《新疆钱币》2005,(3):109-112
在古代献资料中,至今尚未发现有关清代新疆红钱私铸的记载。据《皇朝献通考》记载:早在顺治年间(1644-1661年),“各省开炉太多,铸造不精,以致奸民乘机盗铸,私钱公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因“钱重销毁弊多仍改重一钱,嗣因私铸钱竟起,仍复一钱四分之制”。雍正年间(1723—1735年),“湖广河南等省私铸之尤甚”。  相似文献   

16.
马陵之战起因辨析刘韵叶公元前341年,"战国七雄"中的齐、魏爆发了马陵(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之战,这在《孙胺兵法》、《古本竹书纪年》、《孟子》、《战国策》和《史记》等古籍中均有明确记载,与公元前353年的齐、魏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之战判然有别...  相似文献   

17.
王新启 《安徽钱币》2005,(4):32-32,39
谱载福建银元局所铸七钱二分(一元)银币,面中央满汉文“光绪元宝”,外围“福建官局造”、“库平七钱二分”,背蟠龙,外围英文“FOO-KLEN PROVINCE(福建省)”、“7MACE AND 2CANDAREENS(七钱二分)”。此币铸数较少,有试铸品之说,被列为银币大十珍之第六珍。余偶得一枚“福建官局造”的异版一元银元。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南方文物》2009,(2):55-61
吴国的疆域主要在长江以南的皖南东部和苏南西部,即芜铜(芜湖一铜陵)地区和宁镇(南京—镇江)地区,吴王阖间时扩张至太湖西区,吴王夫差时扩张至太湖东区。  相似文献   

19.
苏州真山东周墓地的发掘和吴县(今吴中区)严山东麓出土大批吴国王室玉器,是近年来吴国玉文化考古的重大收获,也是目前国内出土较完整的两批吴国王室玉器,从而进一步揭开了吴国玉文化的神秘面纱。笔者曾有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20.
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至春秋时期 ,吴都共有四次迁徙。周康王时 ,虞侯被封在江苏邳县加口 ,称“俎侯” ,春秋时为“”地。从康王时到西周晚期 ,吴国一直以俎为其国都。春秋初期 ,吴取邗国而建都于邗 ,即今扬州一带。邗为吴都一直到吴王诸樊时代。第三次和第四次迁都在吴王诸樊之后。诸樊与阖闾之都为秦时“吴县” ,即今无锡市西南 45里的闾江乡一带。吴王阖闾时所筑并所迁之都在今苏州市 ,其地本名即“姑苏”、“苏”。至夫差亡国之时苏州一直为吴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