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登德 《安徽史学》2005,(2):118-119
晚清以降,来华西方传教士曾翻译了一些西人的著作,有的还有所著述.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即有<富国须知>一书.不过拿同文馆译本<富国策>细加对照,发现<富国须知>几乎是<富国策>的简写本.从论文观点到所举例证,除有少量字句有所改动外,其余的几乎相同.经笔者考证,<富国须知>绝大部分内容抄录于<富国策>,而并非傅兰雅所"著",也不是其翻译的.对于这一问题,迄今尚未有专文予以指出.为避免以讹传讹,特撰此文加以澄清,以期对研究傅兰雅的思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侃 《近代史研究》2023,(1):146-159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慕维廉以西方1850—1851年出版的地理学著作为底本,于1853—1854年编译出版了《地理全志》。通过对照《地理全志》及其底本,可以发现慕维廉对底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做了有针对性的筛选,尽量回避与基督教观点有冲突的知识和学说。慕维廉在翻译时改写了部分内容,试图改变原文的理论倾向,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不过,这种筛选和修改并不彻底,《地理全志》保留了部分与教会立场相左的成分,其中包括一些支持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观点。梳理传教士译著的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勾勒晚清传教士科学传播活动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论王韬的史观与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及其理论的发展,不能不研究王韬,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位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史家。 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字兰卿,江苏甫里(今甪直)人,1848年在上海入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办的“墨海书馆”,参与翻译出版西方书籍。1862年到香港,入英国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办的“英华书院”,协助理氏翻译中国经典。1867年应理氏之  相似文献   

4.
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1-1916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广学会总干事。期间他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陈璧与晚清财政金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璧(1852—1928年),字玉苍,晚号苏斋,福建闽县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生于闽县南通乡(今闽侯南通)苏坂村。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仕途。先后任内阁中书、礼部铸印司员外郎、监察御史、顺天府尹、户部侍郎等职,累官至邮传部尚书。陈璧仕宦期间,反对守旧,力主革新,兴利除弊,尤擅长处理经济问题.对晚清财政金融领域的近代化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著名诗人、画家朱孝纯杨云朱孝纯(1735—1801)字子颖,号思堂,又号海愚,隶汉军正红旗,辽宁铁岭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进士,游宦四川,后任山东泰安知府,又迁两淮盐运使。据《随园诗话》、《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等书记载,他“须髯如戟,...  相似文献   

7.
正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年)为晚清来华著名传教士。他于1870年受英国浸礼会派遣来华传教,先后在山东、山西、上海等地活动,在华活动时间长达45年,曾被清政府赐予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勋章,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他在华期间,除了传教、赈灾及参与中国政治外,还与中国各宗教人士广泛接触,从基督教传教士视角考察研究了中国宗教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元建  王启初 《收藏家》2005,(10):37-40
吴大瀓(1835-1902年)初名大淳,因避同治帝载淳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客心]斋、别号白云山樵、白云病叟。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累官广东、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役,毅然请缨,统领湘军出关,以督师无功,获遣回籍。从此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工书善画,兼长篆刻。吴氏为官二十余年,虽巡学帐荒,治河巡边,筹屯戍马,未尝稍闲,却编撰了大量著作,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客心]斋集古录》、《[客心]斋诗文集))、《权衡度量实验考》、《十六金符斋印存》等。  相似文献   

9.
郏颖丽 《收藏家》2015,(6):51-54
刘凤起(1867—1933年),字未林,晚号真庐老人,江西南丰人,晚清进士,诗人、书画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二甲,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旋赴日本留学法政。回国后辞归江西故里,被巡抚冯汝骥奏留南昌,任咨议局议绅、宪政筹备处咨议、教育总会会长等职。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西民政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后定居上海,以卖字画为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病逝。  相似文献   

10.
一部瑕瑜互见的西学东渐史──评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王扬宗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科学文化在晚清的传播及其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在众多的研究者中,上海熊月之先生是很引人注目的一位。继发表了《上海广方言馆史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关系的思考——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李喜所近年来,近代来华传教士以其活动的广泛性和影响的复杂性越来越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如何评价传教团体对中国的影响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顾长声先生出版了《传教士...  相似文献   

12.
英国学者莱斯莉&#183;阿德金斯和罗伊&#183;阿德金斯合著,张楠等翻译的《探寻古罗马文明》(原书名为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由商务印书馆于2008年11月出版。该书系商务印书馆引进的“探寻古文明丛书”系列译著之一,全书共分9章,约计40万字,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古罗马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等诸方面知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该书具有内容简明、  相似文献   

13.
庄新 《文史天地》2023,(4):38-42
<正>《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在19世纪中前期(1832年5月)在华(广州)创办的重要综合性英文丛报(刊),其中有当时在华西人观察中国的一手史料。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为西人所广泛关注。《中国丛报》上便刊登了大量西方人对上海的知识报道,其观察视角和潜在的知识结构体现出19世纪西方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4.
《四裔编年表》与晚清中西时间观念的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刊的少量历史译著中,1874年出版的《四裔编年表》被认为是晚清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历史的年表体著作,熊月之也认为该书“用年表体例,以各国帝王、总统沿革为经,以各种种族、政教、争战之事为纬,叙事清楚,语言简洁,是人们了解世界历史的实用工具书”,在史学史上的地位理应得到高度评价。遗憾的是至今尚无专文就该书加以讨论,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15.
《第一生修梅花馆词》/《蕙风词》 词集。况周颐撰。前者9卷,光绪末刊、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中国书店印本;后者2卷,民国三十八年(1949)刊本,为《清季四家词》之一种。况周颐(1859—1926),近代词人、词论家。原名周仪,后避清宣统帝名讳改;字夔笙,别号阮盒,晚年又号蕙风。临桂(今广西桂林)人。9岁补博士弟子员,12岁成秀才,18岁拔贡,光绪五年21岁乡试中举,  相似文献   

16.
四 光绪二十二年查验刘鹗的假资产证明 刘鹗(1857--1909),江苏丹阳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字云搏,又字铁云、公约等,号老残。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所着《老残游记》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父刘成忠,曾任御史、河南汝宁知府、南汝光道,为其在官场上交游开辟了通道。  相似文献   

17.
杨欣  李浩 《南方文物》2006,(3):150-152
傅兰雅(John Frye r),1839年8月6日出生于英国肯得郡海得城一个牧师之家,少年时代便向往中国。1861年自伦敦海伯雷师范学院毕业后,便接受了英国圣公会的派遣,以新教传教士的身份到该会所属的香港圣保罗书院任校长。而后在中国历任北京同文馆教习、上海英华学堂校长、江南制造局  相似文献   

18.
在苏精对19世纪传教士中文印刷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印度塞兰坡英国浸礼会旧址和收集保存在当地的一些书籍和资料,进一步探讨19世纪早期马士曼等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在印度塞兰坡所开展的中文铅活字印刷事业,认为马士曼等人于1813年翻译出版的新约圣经中的《若翰所书之福音》(《约翰福音》),应系近代应用铅活字印刷技术所印出的第一本中文书籍。而且,塞兰坡的铅活字印刷影响到马礼逊、台约尔等伦敦会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南洋的铅活字印刷活动,两地之间既有竞争,也有相互激励和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近代早期西方铅活字印刷技术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同时,还探讨了新教在亚洲传播过程中传教与经商、宗教与文化传播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纪昀关于新疆的诗作笔记及其识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昀关于新疆的诗作笔记及其识史价值王希隆一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观奕道人。直隶献县人。他是清乾隆、嘉庆时期的著名学者,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10余年。今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虽署皇六子永熔之名,其实...  相似文献   

20.
张文醇(约1832—?),字雅斋。清邳人。廪生。10岁能属文,有才子之目。弱冠见赏于学正言启方、州官焦兆瀛。吴棠为作诗序。早卒。冷翠轩诗集部别集类佚见民国张伯英《徐州续诗征》卷15,收其诗8首。按:作《冷翠轩诗》,误,应为《冷翠轩诗草》。光绪年间刻本,2卷,书亦未佚。邳州市志办公室、邳州市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有藏。黄奋基,字慕石。清邳人。光绪十六年(1890)优贡生。晚香堂诗草集部别集类按:书名下未注明存佚情况。《晚香堂诗草》,存。家藏手稿本。黄奋基曾孙立诚曾自费印行300余册,分赠族人及亲友。刘仁航(1881—1938),清末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