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币博览》2000,(1):36-36
2000年2月19日,上海博物馆为施嘉干先生的夫人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捐赠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举行了隆重的捐赠褒奖仪式。  相似文献   

2.
周祥 《中国钱币》2000,(3):41-43
ang Hai Museum. 1998年7月,著名钱币收藏家施嘉干先生的夫人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施先生生前收藏的钱币4086枚(件)。这批钱币以中外机制银币为主,具有重大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施嘉干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钱币收藏大家(1896—1975),一生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业余最大的爱好便是收藏和研究中外钱币。他1921年考取公费,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留学,在攻读结构专科硕士学位期间,施先生开始对钱币发生了兴趣,并参加了美国钱币协会。 几十年来,施先生自己的生活相当俭朴,却把通过建筑…  相似文献   

3.
著名钱币收藏家施嘉干先生的大宗珍藏已捐赠上海博物馆。这批钱币共计4086枚,95%为近现代中外机制金银币,其精、新、宝、罕程度大大超过预期,堪称世上一流。其中“名誉品”几乎信手拈来,如“上海一两”、“中外通宝官平银一两”、“福建官局光绪一元”、“广东寿字一两”、“湖北光绪本省一元”、“民国三十一和三十二年孙中山像半元金币等。少量中国古钱币中也不乏珍品。施嘉干先生早年曾为实业家,留美时开始收藏机制币,四十年代在美国的藏品展便引起轰动,1949年曾出版了著名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中、英文本,1975…  相似文献   

4.
李青 《安徽钱币》2000,(4):47-47
我国近代著名钱币收藏大家施嘉干先生逝世后,留下4086枚世所罕见的珍贵线币。20多年后7个分别居住于北京、美国和加拿大的儿女,协同年迈的母亲把这原本足令他们富甲一方的遗产悉数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极大地充实了该馆的收藏。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闭馆改建,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货币馆”于2006年10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改建后的“中国历代货币馆”注重提高展品的质量,对展品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陈列分为三部分:中国历代货币发展史陈列,施嘉斡先生旧藏钱币专室和杜维善、谭端言伉俪捐赠中亚古国丝绸之路货币专室,陈列体系反映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1992年夏上海博物馆邀我出席该馆中国钱币馆落成仪式。开馆典礼上首次展出了杜维善先生捐献的一批丝绸之路金银货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枚中亚三语钱币。杜先生丝绸之路古币藏品目录上有此钱拓片。据说是"西突厥Vasudeva(世天)银币",可是未说明有何根据①。法兰西国家图书馆钱币馆馆长蒂埃里先生后来也寄来法兰西国家图书馆钱币馆所藏中亚三语钱币的几张拓片(如图),还随函寄来英国古钱学家米奇涅尔中亚古钱目录中介绍此钱的一页复印件,为我们研究这枚三语钱币提供了重要线索②。一、文字考释这种中亚三语钱币上的文字分别为大夏文…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钱币馆内陈列了一枚吉林厂平银币,它由吉林省铸于清光诸十年(1884年),是我国最早的机械制币。  相似文献   

8.
<正>一绪论川陕省苏维埃银币的分类研究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1949年,钱币学家施嘉干先生编著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书中共列出川陕省苏维埃银币八个版别,并对部分版别的存世多寡及其版别特征进行了备注。1953年,成恩元教授《川陕省苏维埃时期的银币》出版,此为川陕省苏维埃银币系统化分类研究之首本专著。该书共收集实物及图片样本111枚,将川陕省苏维埃银币分成三类五组十九式,并明确指出是以银币图案中五星的形态差异为其分类标准[1]。  相似文献   

9.
刘延义 《新疆钱币》2010,(2):59-59,63
《新疆钱币》2009年第4期发表了曹安庆先生的《莫卧尔帝国一卢比银币》一文(以下简称《曹文》),看后很受启发。前些年,我在焉耆一藏友手中购得两枚莫卧儿银币(图1、图2),经过认真的研究,对这两枚银币有了初步的认识。根据本人所掌握的知识,觉得《曹文》中有几处不妥之处,今撰文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10.
陶知方先生在《新疆钱币》1999年第三期发表的题为“关于阿力麻里出土钱币的版式”一说“戴良佐先生指出,水定镇在元代阿力麻里附近。这里第二次出土银币。三十多年前,1958年夏,名考古学家黄弼先生在距离霍城县13公里的阿力麻里古城考察时曾搜集到察合台银币4枚”。林染先生在《新疆钱币))2000年第四期发表的题为“察合台汗国钱币考证”一说“阿力麻里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城东北45公里,北依克干山南麓,南至克干色依,城址巨大,周长达25公里”。  相似文献   

11.
据上海近代钱币收藏家施嘉干一九四九年六月编印的《中国近代铸币图考》有鹿头正银一两和富字正银一两、半两缅界银币三枚,其文字说明为“二次世界大战之际,在中国与印缅边疆,中国军队较多,而英美驻防军亦不少。为适应环境计,驻军曾铸有银币三种,其性质大抵与从前中国之饷银相似,重量标准与漕平相等,此种币在云南间有发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一九八○年编《中国银币图册》亦收有该种铸币、文字说明“一九四三年(民国卅二年)云南造币厂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钱币收藏的业余爱好者,虽然专业是搞机械的,可是业余时间却用来收藏和研究钱币。在我的为数不算很多的收藏中,有几十枚藏币,这吸引我关心所有能接触到的有关藏币的研究,我的收藏品中,有一枚五桑吉银币的铜样,对此,我做了一些研究关于五桑吉银币,1992年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忡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中刊载了1953年西藏地方政府制造的‘嗓p丁’(五桑吉)银币的原大及放大照片,还有基本数据及简要说明,没有提到此银币的铜样。但是,在美克劳斯《世界硬币标准图录》的有关中国硬币标准图录中却有所提及在…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上海博物馆整理库房发现一批当年印制《泉币》杂志用的历代钱币铜版。大部分印版保存完整,相当部分仍能使用。这批印版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捐与上博的罗伯昭先生旧藏。  相似文献   

14.
笔者主集江南省造银币已十多年,一直比较关注这一问题,即“江南省造甲辰T H”版与“江南省造甲辰C H”版的1元银币是否为同一年铸造,且铸造量各为多少。目前可以查阅到的钱币资料对此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笔者根据多年收藏银币的见闻,逐步认识到:“江南省造甲辰T H”版与“江南省造甲辰C H”版1元银币不是同一年所铸造。得出这一结论有以下7方面的根据,试述与众泉友共同分析。一、《南京钱币史》104-105页注明1904年即光绪三十年(甲辰年)江南造币厂铸银币主币924295枚,而自1911年8月-1915年8月“辛亥革命起事,改用江南旧模”,“民国政府北…  相似文献   

15.
月氏 《中国钱币》2007,(1):25-25
上海博物馆2006年12月5日到7日召开“丝绸之路古国货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50多位国内国际研究丝绸之路的钱币学家和历史学家聚会沪上,成一时之盛。会前,已展陈十年的上海博物馆钱币馆经改造重新开放。杜维善先生多次捐赠上海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和施家干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的机制币陈列也经修改后同时开放,更为会议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6.
《新疆钱币》1996年第一期刊载了习学胜先生《新发现的一枚小天罡银币》一文,文中提到习先生收藏的银质小天罡,币面上有四个满文,不能识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钱币》编辑部:   你们好 !  本人在贵刊 2000年第 3期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谈奥运会金银纪念币》,后经与张义伦先生商讨,有一些内容需修改和更正如下:   1第 18届东京奥运会还发行 1枚 100日元铜质纪念币,其图案是奥运五环和火坛。   2第 21届奥运会加拿大发行一套应为 28枚纪念银币, 5元 14枚, 10元 14枚。   3第 22届奥运会前苏联发行一套总量为 45枚的纪念币,其中 5枚铂金、 6枚金币、 28枚银币和 6枚铜镍币。   4第 23届奥运会美国发行了 1套 2枚纪念币,其中金币 1枚,面值 10美元,银币 2枚,面值 1…  相似文献   

18.
上海博物馆2006年12月5日到7日召开“丝绸之路古国货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50多位国内国际研究丝绸之路的钱币学家和历史学家聚会沪上,成一时之盛。会前,已展陈十年的上海博物馆钱币馆经改造重新开放。杜维善先生多次捐赠上海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和施家干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的机制币陈列也经修改后同时开放,更为会议锦上添花。会议共收到40多篇论文,有30多位学者作了演讲,议题相当广泛,并不乏新的发现和见解,既为国内学者开阔了眼界,也为国际钱币学术界就丝绸之路货币这一专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学术的进步。上…  相似文献   

19.
香港已故著名钱币收藏家张璜先生,早年在上海主集银币铜元。1944年已参加上海中国泉币学社活动,在第147次、148次及153次例会上,先后出示宣统大清己酉五文、民十六年陵墓面背各半银样币、广东番版三钱六分、银圆二钱、大清壹圆背文样版等。五十年代初,在香港曾参与鉴定一枚银币大珍“奉天库平一两”。据现任香港钱币研究会副会长郑宝鸿先生忆述:当年张氏与同好经常到银楼选购珍稀银币,收获不少。  相似文献   

20.
<正>1983年7月,北京海淀区航天工业部院内,在基建施工中发现15枚伊斯兰银币。高桂云撰文报道了这次发现,同时还公布了一张钱币拓片(图1)[1]。这些钱币始终没有被正确地考释出来。英国学者克力勃(J. Cribb)对北京出土的银币非常关心,认为是新发现,并提出了他的看法,但没有披露具体内容[2]。1988年,蒋其祥先生在《北京出土“新疆银币”考辨》一文中,对拓片上这枚钱币进行了释读[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