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9年7月笔者从5公斤约1900余枚西汉钱中发现3枚三株钱。这批钱均为各式四铢半两,据说出于洛阳东偃师市西石坝某砖厂灰陶罐内。三铁钱其中一枚径23.6、穿8、厚1毫米,重1.7克;另一枚径23、穿7.9、厚1毫米,重1.3克。 (《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9.6董留根)洛阳发现三铢钱@董留根  相似文献   

2.
洛阳东周墓随葬的多种钱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东周墓随葬的多种钱币赵振华1984年秋至1988年春,洛阳陆续发现一批随葬钱币为东周墓葬。现将出有空首布、圜钱且能利用陶器断代的六座墓并结合过去洛阳发现随葬空首布的七座墓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些先秦币的认识。比照《洛阳中州路(西工段)》东周墓分明,此六座墓分四期。春秋晚期(3期):C1M2430;战国早期(4期):C1M2547、C1M2549;战国中期(6期):C4M327、C4M100;战国晚期(7期):C4M88。除C4M100外,其余都是洛阳地区常见的墓葬。五座墓出空首布,一座出圜钱。空首布21件,多数面有文字,据大小分三式Ⅰ式6件出于2座墓,较大,多锈残,5件有铭“”“冶”、“鼎”、“宅”,通长9.6、身长6、肩宽5厘米,为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Ⅱ式9件,出于3座墓,略小于Ⅰ式,多残碎,四件可辨铭为“大”、“匕”、“下”、“卜”,通长8.3、身长5.3、肩宽4.3厘米,为中型平肩弧足空首布;Ⅲ式6件,出于3座墓,较Ⅱ式咯小,3件文为“安臧”,1件完整,通长7.2、身长1.3、肩宽L5、足宽4.1厘米,连首中范重15.4克,1件钱文“邵文”,为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圆钱1件,孔右铭“垣”,径4.1、孔  相似文献   

3.
西安发现“武”字空首布1965年11月西安郊区狄寨史家村于2米高土崖边,距地表0.8米坑内出土孤足空首布约百余枚,空首布整齐堆放于径0.4米的坑内,此批布大部散失,仅留4枚,型制相同,均铭“武”字。布长8.6-8.8、足宽4.8-4.9厘米,分别重2...  相似文献   

4.
1990年春,陕西省华县一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一青铜器,据其所述形状,为一“■”,里边放有一枚布币。此布平首平足。耸肩圆裆,面有外郭,仅文“高安一釿”。背平素无文。长5.5(最长处5.55),首长1.75,肩宽1.3,首宽1.6,长1.5,宽0.7,裆宽2厘米,重13.1克。  相似文献   

5.
山西出土“剌”字耸肩尖足空首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出土“剌”字耸肩尖足空首布钱卓,车新亭1992年,中国钱币博物馆于山西省运城地区闻喜县和夏县交界处某村征集到一枚“刺”字耸肩尖足空首布。由于实物出土后业经转手,具体出土情况已无法确知。不过,从该布表面存留的叠压痕迹观察,当时出土似不止一枚。该布保存完好,体被绿锈,间有红斑,币身微翘曲。通高13.5,肩宽5,足宽6.2厘米,连范芯重31.86克。“刺”字铸于右肩部,裆部基本平直。“刺”字耸肩尖足空首布尚属首次发现,以前各种谱录、报告皆未见记载。关于币面文字的隶定,应是“刺”字。耸肩尖足空首布过去屡有发现,《古泉汇》等皆有著录。解放后,山西稷山吴城村也有出土①,山西侯马晋国都城铸钱工场遗址中曾发掘出耸肩尖足空首布的陶范和銎范芯②。从出土地域和布币形制的共同性来看,“刺”字布与上述两次发现属同一类型。侯马晋国铸钱工场遗址在春秋晚期地层中,以这一可靠的考古资料为依据,可判定“刺”字布也为春秋晚期的晋国货币。过去发现的此类空首布大部分是无文布或上有一些数字、标识。有文布中明确为记地的只见“邯郸”一种。“刺”为何义,有待讨论。我们认为很可能是一地名。“刺”古通“列”,地名“列人”,在邯郸东,距邯郸甚近,为春秋晚期赵  相似文献   

6.
河南临汝出土一批空首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3月,河南省博物馆在郑州市二里岗开封地区土产仓库内,拣选了一批春秋时代的空首布,计287枚,除两枚无文外,其余布面上皆有一字,共78种。这批空首布,均为长銎、平肩,凹足呈弧形,通长9—9.5厘米,肩宽4.9—5厘米。足宽5—5.2厘米。布身铜质精细,造型规整,四周有郭,面背各有三条平行直线,銎上多数带有一个三角凸起点,两面都有一个相应的不太规则的穿孔。经调查,这批空首布是登封县土产收购  相似文献   

7.
河南宜阳花庄村出土一批空首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宜阳县柳泉乡花庄村农民李延昭,1980年3月,在其住宅旁距地表0.70米处挖出一批窖藏空首布。布币摆放整齐,首部朝外,层层叠压,圈圈相套,出土时锈结成块,长、宽各60、中间厚8、周边厚7厘米,重61,000克。未见有其他容器或包装物(图一)。现简报如下。这批空首布共1,789枚,均为斜肩,弧足,有楔形长銎,肩部较窄,足部较宽,四边有郭,銎上大多带有一个圆形或三角形突起点,銎的两面均有一个大致对应、不甚规  相似文献   

8.
“大泉斗量”钱小考中行,子玉,汉民“大泉斗量”吉语钱一品,现藏中国钱币博物馆,是1993年从陕西西安征集到的。这枚钱生坑浅绿,正面有部分锈结,重3.83克,直径29毫米,孔径8.5毫米,外郭厚2毫米。面文“大泉斗量”,上下左右对读,“命禄长”三字和一...  相似文献   

9.
继嵩县发现特大空首布后,焦作又发现六枚同形制特大布。经辗转十年,两枚被国内藏家在北京嘉德钱币拍卖会分期高价拍得,另两枚东渡日本,余下残品不知下落。其中一枚堪称国内所见形体最大者(封面),重62g、通长160、身长105、肩距75、腰距70、足距80、裆深35mm;銎高60、宽29、最厚处19、最薄处4.3mm。  相似文献   

10.
陕铸篆书元丰通宝背“铜”铁钱李宪章1995年秋北京泉友崔国玲从来自*陕西的成堆铁钱中发现一枚元丰通宝篆*书旋读背穿上“铜”铁钱。除掉背穿上锈迹,即显出楷书“铜”字。此钱直径*34、穿宽8、厚2毫米,重14.6克(如拓)。钱面锈蚀较轻,背右上也稍有*剥...  相似文献   

11.
安徽青阳发现大历、建中钱林介眉1968年夏,青阳县青通河高阳桥下发现的唐钱中清理出一枚大历元宝(图1),该钱径21,穿径6,厚0.8毫米,重15克。钱色灰暗,钱质较差。*1994年夏又在该桥下一次发现唐钱13.5公斤,从中清理出一枚建中通宝(图2),...  相似文献   

12.
198 8年 1 1月 ,嘉兴市区斜西街嘉兴医药公司工地发现四枚银铤 ,已由嘉兴博物馆收藏。银铤用麻绳捆扎在一起 (绳已腐烂 )周围无任何遗物。四枚银铤形制相同 ,保存较好 ,表面布满紫褐色锈。其中一枚表面有新砸的一小块伤痕 ,露出银白色。银铤呈两端圆弧 ,中间束腰的砝码形 ,正面微凹 ,周圈有不规整波纹 ;背面及四边密布蜂窝状气孔 ,经检验成色达97%。现将四枚银铤分述如下 :一号铤 :正面通长 1 1 7、两端宽 73— 75、腰宽 50毫米 ;背面通长 1 1 6、两端宽 70— 73、腰宽 45、厚 1 7毫米 ,重 984克。铤首左右两角砸印“出门税” ,腰部左右两旁…  相似文献   

13.
宝鸡市博物馆近年来征集到不少古铜货币,现将二枚魏国货币及一枚齐国货币简述如下: “安邑二釿”布一枚,通长6.2、宽3.6、身长4.4、足宽1厘米,两足之间宽1.85、銎长1.8厘米。圆肩方足,短銎,双足深凹,圆档,首上较阔,颈部较狭,布背素平。钱面倒书阳文“安邑二釿”篆体,文字秀丽圆阔,笔锋刚劲有力(图一)。“安邑半釿”布  相似文献   

14.
首都博物馆藏三孔布高桂云首都博物馆旧藏三孔布一枚,面篆书“”三字,背“十二(铢)。布周边与穿皆有郭,通长6、宽2.7厘米,重7克,两足伤缺(图1),后修复。经唐石父先生鉴定,面文释“王大于”。据李学勤先生《东周与秦代文明》所示,查美国邱文明先生著《中...  相似文献   

15.
1994年4月24日,朱怀津先生在山东昌邑用一枚银永乐通宝交换泉友的崇祯通宝背“季Ⅱ”铜钱。此钱系购自威海乡间农民手中,黄铜质地。面径26.4、背径25.9、面穿宽4.8、背穿宽6.2、厚1.6、背郭宽4.0毫米,重5.2克。面扁崇、示祯,双点通口头,尔宝开足,背右“季”,左“Ⅱ”,宽背郭,肉间绿锈。精湛、秀美,有官炉风貌。是一枚少见的折二钱(图一)。  相似文献   

16.
1993年8月,山东省牟平县莱山镇刘家庄农民在挖土盖房时,发现一批战国时期的齐国钱币,送交烟台市文物商店。这批钱币中有创枚完整,40余枚残损。其中包括碱化圈钱2种、齐刀4种,共计6种,现分别介绍如下:碱化圄钱共3枚。2枚为赔四化,l枚为赔六化,均外圆内方,背平无内外郭。监四化其中一枚较精致,外郭径29内郭径9毫米,重6.5克。赠六比制作较精,外郭径35,内郭径10毫米,重9.7克。节墨之法化1枚。背文“卜”。长188宽30毫米,重对.7克。较精致。背面三横线间距较通长节墨刀稍宽。安阳之法化1枚。背文“+”。长187,宽2.9毫米,…  相似文献   

17.
三孔布新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孔布新品程纪中,童子玉,马汉民NEWVARIETYOF“THREE-HOLDGOIN”ChengJizhong;TongZiyu;MaHanmin1992年10月下旬,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三孔布新品。据了解,此枚三孔布出土于陕西神木县,近年来随着神木一带基本建设的开展,时有古钱币自墓葬或窖藏出土。该布为小型三孔布(见封底彩照和拓片图一),通体长5.5,身宽2.7厘米,重8.17克,面文作“”,背文为“十二朱十”。正面主要部位及首部均呈深蓝黑色锈,两足部呈深绿锈,背面通体显深蓝锈间暗绿锈斑。整体形制规整自然,铸币文字清晰顺畅,品相甚佳。经审定,断为真品无疑。目前国内外现存的见于谱录记载的三孔布总数仅数十枚,以不同铭文计算,品种达30种。我们将该枚三孔布面文同所有已知的三孔布面文作了对比,该布面文虽明显有别于其他三孔布,但又与《大系·先秦卷》中2486释为“封氏”的一枚三孔布文字有诸多相似之处(见拓片图二)。先秦货币文字书写常有随意性,异书变体现象甚为常见,故我们认为此枚三孔布面文为简笔和异书“封氏”二字,细细审视该三孔布面文,右侧之字可视作“封”字的简笔,空首布中也有“”字,释作“封”,只是下边不出头而  相似文献   

18.
(一)扶沟出土的银布币 1974年8月,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18枚银质布币(见本刊1983年第3期),大小长短不一,其中有两枚特长,圆柄、平肩、平足,柄作圆锥状,有一枚柄未铸满。通高10—14、身长8.4—11.8、宽5.8—6.4厘米,实柄的一枚重162.7—206.4克;特长之两枚通高13.7—15.7,  相似文献   

19.
江西发现宋钱新品龙吉昌,王宝珍近年来,江西又发现几枚宋钱新品,介绍如下:一,阔缘大样至道元宝平钱。生坑绿锈,直径2.8,厚0.1厘米,重5克。北宋钱中,自宋元通宝至皇宋通宝,除咸平、祥符有少数大钱外,其余几个年号的大型钱很少发现(图1)二、阔缘篆书天圣元宝。生坑绿锈,背有磨夷。直径2.8,厚0.1厘米,重5克(图2)。三、行书"圣"圣宋元宝小平钱。生坑绿锈,直径2.45,厚0.15厘米,重4.5克。钱文中的"宋、通、宝"三字为篆书,"圣"字为行书(图8)。四、折二隶书双挑"元"靖康元宝。生坑绿锈,直径3.05,厚0.2厘米,重8克。"靖"字立旁首划反点,"元"字第二划双挑(图4)。五、真书折三阔缘背穿上星建炎通宝。两枚,一枚为背穿上左星,一为背穿上右星。生坑绿锈,白铜质。直径一为3.25厘米,一为3.22厘米;厚一为0.16厘米,一为0.15厘米,重均为8克(图5,6)。江西发现宋钱新品@龙吉昌,王宝珍  相似文献   

20.
甘肃通渭发现大泉五十异品祁永忠笔者曾从一农民手中购得两枚大泉五十异品,介绍如下:其一为直径2.5、厚0.15、穿0.8厘米,重5克(图1)。该钱生坑绿锈,背郭内四周匀称布有四个符。其二为广穿大泉五十,径2.5、厚0.1、穿1.2厘米,重3克(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