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叶民国五年至民国十五年前后 ,四川各地曾流行过种类繁多 ,发行广泛 ,用于市场交易的代用币。当时人称为“钱牌” ,儿童叫它“钱牌子”。钱牌的出现 ,至今已近百年。尽管像昙花一现 ,很快消逝得无踪无影。可是在当时各地市场缺乏小面值钱币情况下 ,它曾鼎盛一时 ,代替了钱币 ,起了兑换和找补作用。钱牌的产生与衰落辛亥革命成功后 ,民国元年成立四川军政府。四川成都造币厂奉令铸造民国铜元供市面流通 ,起名“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时以“文”为基本钱币单位 ,造币厂在民国元年和二年 ,铸造有一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二…  相似文献   

2.
苏区中央造币厂铜证章笔者在瑞金叶坪乡洋溪村附近收集到一枚中华苏级埃共和国中央造币厂出入证章。该章黄铜质,重5.5克,呈卵圆形。上端左至右楷书“造币厂”三字,字上一孔用于系挂,下为编号“016”,左右各两颗五角星,左右宽5.5、高2.9、厚0.1厘米,字、星均阴纹手工凿成。据原中央印刷厂通讯员钟明星验征说,中央造币厂在洋溪村,印刷厂在相距3公里的下陂坞村,造币厂由兴国迁来,工人要挂出入证进出。造币厂有金属材料,故征章为铜质,印刷厂的为布质,都有编号。(《江西钱币通讯》20期戴仁和)苏区中央造币厂铜证章@戴仁和  相似文献   

3.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很快革命浪潮席卷全国。11月27日,清政府四川总督赵尔丰为形势所迫,与四川立宪派领袖蒲殿俊等签定《四川独立条约》,交出政权,四川宣告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从此结束了满清王朝在四川的封建统治。然而,12月8日发生“成都兵变”,存在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即被新一届的四川军政府所取代。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军政府令,开铸新版四川铜币。新币的正面珠圈内书“四川铜币”四字,中心部位有一朵芙蓉花,圈外上缘书“军政府造”,下缘书“当制钱×文”,两侧各有一个十字花;背面中心圆内有篆书“汉”…  相似文献   

4.
四川钱币化素以开拓创新而闻名于世。军用不足刘备铸直百五铢,成汉首创年号钱汉兴,世界第一张纸币宋交子,抵制英帝经济侵略首铸帝王像藏洋,以《革命军》诗句立意铸雄狮币,反对通货膨胀铸“生活过高地方请求铸此平价”铜币,马兰钱系列艺术币,红军发行布质货币、“赤化全川”铜币,抗日时期铸“开罗纪念”币……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造币厂,是我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之初,为克服经济上遇到的极度困难而创办的第一个造币厂,红军造币厂所铸造的“工”字银元,是苏维埃红色政权发行最早的一种货币。红军造币厂及其“工”字银元,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现就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典 《安徽钱币》2006,(1):8-9,F0007
江南省历史上只存在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安徽两省分设后便不复存在。此后,南京造币厂之所以沿用江南省名义铸币,是为了避免币面上出现苏州造币厂的“江苏省造”和安庆造币厂的“安徽省造”字样。所以,“江南省造”铸币,实际是徒具省名实无其省的货币。  相似文献   

7.
《中国钱币》2010,(2):57-57
2010年2月出版的《清末四川铜元》是陕西省钱币学会主编的“钱币研究丛书”之第一本,曹昳著。该书结合史料和实物,详细描述了清末四川生产铜元的情况。书中关于清末四川造币厂的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得比较细致,是本书的一个特色,本书在注重史料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周明贵 《中国钱币》2013,(2):10-11,I0002
民国八年(1919)至二十四年(1935),四川实行防区制.各防区驻军将领为争夺势力范围及扩充军队,除征收税赋,搜刮民财外,多设置造币厂和金融机构,铸币发钞,筹措军费,敛财自肥.笔者收藏有一张"国民革命军第21军司令部军需借款券",该券是典型的四川军阀掠夺和欺诈的工具.本人以实物为依据,结合史料,试对"军需借款券"加以探析(彩页2). 正面:主色通体为浅赭色,四边有花框,花框四角印有阿拉伯数字"5"字样,上部花边处自右至左印有"军需借款券"券名,券名下面印有编号"粮字38625号"字样.编号下有一花框,花框内印有"伍圆"面额.面额左右各有一椭圆形花框,左椭圆形花框内有一塔,右花框内有一阁;下部印有"中华民国十八年印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上海壹两”究其是珍稀币还是臆造币的话题经笔提出后,二年来曾有几次在上海《钱币博览》和《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上读到过评说的章。中否定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造币之原来说法,认为是香港造币厂为其产品谋求出路的广告币,  相似文献   

10.
浅谈山西开国纪念铜币张培林民国伊始,各省又纷纷铸币,孙中山先生深感铸币事关重大,遂于民国元年3月9日“临时大总统令”中指出,“查币制改良,新民耳目,自属要图……其余通用新币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所以民国初期,各省所铸开国纪念铜币,其基本图案多为嘉禾图和双族图,最初的“双旗”,为“十八星军旗”和五色国旗,其后改为国民党党旗和国民党政府旗。据史科记载,民初铸造开国纪念铜币的省份主要有:湖北(武昌造币厂)、江苏(南京造币厂)、安徽(安庆造币厂)、湖南(长沙造币厂)、河南(开封造币厂)及山西(太原造币厂)等①。但何为山西所铸开国纪念铜币,却不大清楚。笔者在铜元收集中,偶遇一品(图1),面值为“壹枚”,直径2.78厘米、厚0.15厘米、重6.5克,铜质略黄。虽品相不精,但图文均能清晰,正面中央铸竖读“壹枚”二字,左右嘉禾环绕;背面中央为双旗图,分别为十八星军旗和五色国旗,上缘铸“中华民国”,下缘铸“开国纪念币”,左右两侧为“卷草花”。笔者认为,此币应为山西所铸之开国纪念铜币,是山西机铸铜币的初铸品,铸造时间应在民国七年(1918)以后。理由有三:民初各地所铸开国纪念铜币,目前仅面额十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