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刊讯]1999年11月27日,中国钱币学会古代钱币委员会、货币史委员会和云南钱币学会在云南大理共同召开了“南诏大理钱币考察座谈会”。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古代钱币委员会主任戴志强,云南钱币学会理事长、货币史委员会成员袁明祥,副秘书长、货币史委员会主任姚朔民,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季琦等出席了会议。南诏、大理时期的钱币状况一直是中国货币史研究的空白。近年来,云南大理地区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铜铸方孔圆钱,文字为前所未见的水官通宝、火官通宝等。云南钱币学会、大理州钱币学会对此曾作了一些调查工作,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从司马迁作《史记》而下,史书中往往专门列有“平准书”或“食货志”,其中大都论及当时的货币,但这些都是从货币史、币制史的角度来写的,既不研究各种钱币之选材、重量、形态、制造、纹饰、文字,也不研究货币如何能耐用、怎样可防伪,因此这些并非是钱币学专著。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更迭。大大小小政权大多推出体现自己政权的钱币,在社会上当时新莽所遗的各种钱币,甚至更早的先秦钱币  相似文献   

3.
《中国钱币》2000,(3):28-28
《中国通宝币制史稿》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通宝货币制度创立、发展和衰亡演变史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详细考察论述了通宝币制的历史渊源、唐代通宝币制的创立、宋代的全盛、元代的废置、明代的兴衰和清代的复振与衰亡之历史沿革;下编系统阐述了通宝币制在历史运行中引发的理论思想,总结了通宝货币文化之铸造工艺、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该书由南京大学博士王健主撰,张登勤、殷延明副教授副主撰,叶世昌先生和刘兆福先生分别作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六开本,652页,80万字,图版100余幅。 本书充分借鉴历代…  相似文献   

4.
方玉清 《安徽钱币》2004,(2):34-35,F002
货币代用券是非金融机构自己发行的一种小额票证,在指定的特殊场合具有货币的职能。它们或是为了解决市场辅币短缺,或是捞取某些经济利益。中国近代历史上许多行业都曾发行过代价券,这些券面形式各异,使用的规则也不统一,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币制紊乱的情况。研究代价券是对完整钱币史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丛书”,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由中国钱币学会组织编写出版的重点学术综合项目,也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钱币工作。  相似文献   

6.
提到五代十国的货币 ,多认为那是个币制混乱的时代 ,铅锡铁 ,币材芜杂 ,将虚作实 ,名目繁多……我们通过研究有关五代十国货币的历史 ,察看大量的钱币实物 ,并对实物和史料进行认真比较与思考 ,认为 :五代十国的货币 ,乱在十国 ,治在五代 ,过去对它们不加区别地一概而论 ,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下面就从五代和十国之间钱币实物的比较 ,五代诸国坚持推行良币的政策这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唐朝的开元通宝钱 ,在我国历史上是发行很成功的货币。开元钱大小适中 ,制作精整 ,币值充足 ,人民乐用。五代和十国直接继唐而来 ,唐朝行钱的经验对它们都不…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货币史并不十分复杂,但对于其中某些问题应如何分析,则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就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一、唐代钱币种类不多的原因唐代钱币种类不多,主要钱币是开元通宝。年号钱只有乾封泉宝、乾元重宝、重轮乾元重宝、大历通宝、建中通宝等几种,使用的时间都很短暂,前三种还是大钱。为什么唐代不因皇帝的更迭而改变钱文呢?原因可以找到两点: 第一,历史的影响。从秦到隋的钱币以铸造、使用纪重钱为主,最主要的是半两和五铢。王莽时和南北朝时有许多特殊的钱币,流通的时间都很短。唐初废五铢,改铸开元通  相似文献   

8.
古代货币起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实物货币时期——金属称量货币时期——金属铸造货币时期。我国早期的金属铸币还带有浓重的称量货币色彩,许多铸币仍以重量为单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釿布、寽布,以及一些以重量为单位的圜钱(长垣一釿等)、方孔园钱(两甾等)。至于秦汉时期的半两钱、五铢钱,更是将中国纪重钱币一直延续到唐初。自唐高祖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后,以宝命名的各种宝钱取代了各种纪重钱并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9.
至正钱研究     
我有编写至正通宝泉谱的想法已经三个春秋了,今年才下决心编写。1988年秋,我有幸同中国钱币学会的同行们交流中日货币史,借此机会编写了这篇小文,以在1989年秋访问中国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中国钱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钱币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本刊创办于1983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全国性钱币学、货币史专业学术刊物,以中国钱币研究为主,涵盖古今中外钱币学、货币史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本刊设有钱币学论坛、货币史研究、出土与发现、红色金融、钱币知识等栏目,在承袭钱币学传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在权威的中国货币史著作中,几乎全都将天津行化银称呼为没有具体实物的虚银两。如张家骧著《中华币制史》,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千家驹、郭彦岗著《中国货币史纲要》,魏建猷著《中国近代货币史》等,“行化平——此平在天津商场中最为通行。  相似文献   

12.
漫谈四川古钱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便出现了贝币,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布币、刀币、环钱、郢爰等金属货币。秦统一六国后,统一币制,发行“秦半两”,创铸方孔钱。这种方孔钱通行了二千多年。汉承秦制,先后九次改铸钱币,创行“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铢到隋朝五铢,这种以“五铢”记重的方孔圆钱通行了七百多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创铸不以重量记钱名的“开元通宝”,直至清末的“宣统元宝”延  相似文献   

13.
论《顾烜钱谱》对中国钱币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从司马迁作《史记》而下,史书中往往专门列有“平准书”或“食货志”,其中大都论及当时的货币,但这些都是从货币史、币制史的角度来写的,既不研究各种钱币之选材、重量、形态、制造、纹饰、文字,也不研究货币如何能耐用、怎样可防伪,因此这些并非是钱币学专著。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更迭。大大小小政权大多推出体现自己政权的钱币,在社会上当时新莽所遗的各种钱币,甚至更早的先秦钱币尚能偶见。此外又出现各种各样主要用于通神、辟邪、吉祥的厌胜钱。形态各异、品种繁多的钱币激发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收集和研究钱币之风蔚…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钱币》2003,(1):55-55
江西省钱币学会于 2 0 0 2年 12月 10日在南昌召开近代货币研讨会。会长安新民 ,副会长洪家发、俞兆鹏、许怀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 2 5篇 ,代表们就中国近代钱币学、货币史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其中有对货币历史、货币制度及货币改革思想的探讨 ,也有通过对钱币实物的考证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还有代表将自己收藏的钱币藏品带到会上与大家一同鉴赏研讨、交流心得。研讨内容丰富 ,观点鲜明 ,中心突出。代表们各抒己见 ,讨论热烈 ,气氛活跃。会议期间 ,代表们还就学会的工作提…  相似文献   

15.
周祥 《中国钱币》2008,(2):77-78
王永生是我的好朋友,早在前些年,就看过他有关新疆货币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永生每有创见,其观点在钱币学界引起了相当的重视。2007年9月在宁夏银川参加“宁夏钱币与丝绸之路货币学术研讨会”期间,永生送给我他刚出版的《新疆历史货币—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的历史考察》一书。拜读之后,  相似文献   

16.
《钱币博览》2007,(4):45
为贯彻落实中国钱币学会马德伦理事长“要紧密围绕中央银行业务,以史为鉴,既要研究钱币学、货币史,又要紧密围绕中央银行的中心工作,深入研究钱币文化的外延,更好地为经济、金融工作服务”的指示精神,根据市社联关于学会要加强学术研究工作的要求,按照上海市钱币学会2007年工作计划.学会于11月16日在上海市社联所在地召开了“上海货币的发展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明代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铸行的崇祯通宝,是明代钱币中版式最杂、背文最多、存世量最大的钱币,也是我国历史上钱法混乱、铸地众多,版式繁杂的货币之一。笔者手头资料不多,可知的有《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8),即明代钱币研究专辑,刊登有孙仲汇、戴建兵、殷光中等知名学者关于明代钱币的论述。均涉及到崇祯通宝的铸行情况,虽着墨不  相似文献   

18.
票据史话     
马莎 《贵阳文史》2014,(6):64-65
正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行的一种货币,是唐代流行时间最长,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其形制仍沿用秦代方孔圆钱。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应该有一部钱币史,而钱币史的著作体例,即著作的结构形式,是由所反映的内容决定的,是为表述内容服务的。笔者曾提出,钱币是具有专用货币形制的非流通意义上的货币,钱币史是具有专用货币形制的非流通意义上的货币发展史,它应该与货币史相区别。它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钱币》杂志原主编姚朔民先生历时9年完成的《中国货币通史》一书,近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货币通史》全书分四卷,170余万字,叙述中国货币从起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套人民币,历史跨度长达3000年。本书重在叙述中国货币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史事,借鉴中国传统史书的"纪传体"体裁,采用了以"事纪"为经、"传纪"为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