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博》2017,(1)
1960~1972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先后抢救性发掘了陪葬乾陵的唐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三墓不仅出土了以唐三彩为主的大量珍贵文物,还各出土精美石椁一具。作为唐代最高等级葬具的三具石椁不仅造型高大雄伟、尊贵典雅,而且在其内外壁上还刻绘有大量线刻画,精细传神,美不胜收。本文拟就这些线刻画的内容、题材、雕刻技法、构图技巧以及艺术成就等浅做分析。  相似文献   

2.
洛阳周山路石椁墓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994年1月,我们配合世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周山小区基建工程,在周山乐麓清理了一座幽汉石椁墓(编号CM1766),简报如下:该墓由竖穴墓道、土洞耳室、上洞墓室和石摔室组成,平面呈“T’形,方向185°。墓口距地表深0...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内丘县西关村西有一座石椁墓被盗,内丘县文物保管所闻讯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并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为三椁并列式夫妻合葬墓,其在石椁盖上刻写墓志铭实属罕见。墓葬因被盗扰,出土了瓷碗、铜簪、铁灯等随葬品。该墓的发现对研究清代墓葬形制及埋葬习俗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北票市文物管理所抢救发掘了一座土圹石椁墓,木棺内仰身直肢葬一成年男性。随葬了3件陶器,均为泥质灰陶,分别为陶罐、陶壶、陶钵。陶壶和陶钵口沿都有残损,陶钵有锔孔。从墓葬形制及出土陶器看此墓的年代应不早于北燕。这是首次在北票市区内发现的三燕时期的墓葬。  相似文献   

5.
河南夏邑吴庄石椁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庄墓群位于河南省夏邑县桑堌乡吴庄村东侧,西北距桑堌乡政府约1华里(图一)。墓群南北长105、东西宽70米。此处原为高出地表约6米的土丘,当地群众很早即不断在此取土,现在反而成了低于地表1~2米的火坑,仅在墓群东南部和东北部保留有几个土疙瘩。由于受到自然力及人为的破坏,坑底已暴露出数座古代墓葬,为了使其不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商丘地区文化局于1988年4月对吴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编号XWM1—38),现将其中6座石椁墓的概况单独整理(见表),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4年12月,在铜梁县巴川镇南门教场的基建施工中发现了明代石椁墓五座。这座墓群是李氏家族墓。墓是一次性建成分先后埋葬,墓葬规模较大。五座墓出土石刻仪仗队俑一百三十件,(图一)墓志四方,明代服装和《大明天启七年大统历》三册。 据出土墓志铭,(图二、三)1号墓为明代云南按察副使李仕亨之妻淳氏墓,2号墓为明代云南按察副使李仕亨之母李氏墓。两墓埋葬时间为明隆庆三年十二月,距今四百一十四年。  相似文献   

7.
1985年8月28日,我县马口镇松林村罗家嘴湾一群众在其宅后挖出了一方明代墓志铭。我馆接到报告后,即派员前往调查,将墓志铭征集回馆,同时向省文化厅报告。经批准后于1985年6月10日至14日对该墓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的位置及形制这座明墓位于汉川县汉南地区的马口镇东南隅,北距汉川县城约10公里,南濒白石湖畔。这里原是一座古冢,有封土堆,三五  相似文献   

8.
1973年2月,四川铜梁县农场在县城关修建工程中发现石椁墓两座(编号为M1、M2),由重庆市博物馆和铜梁县文化馆进行清理。M1为明嘉靖庚申三十九年(1560年)云南阿迷州刺史李三溪墓;M2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李丁氏墓。1980年6、7两月,铜梁县丝厂在扩建工程中,先后发现明代石椁墓四座(编号为M3—M6)。以上六墓的墓葬制度和出土文物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现综合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云南祥云检村石椁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6年12月,祥云县禾甸公社检村大队在修田取土时,掘出铜矛、铜钺、鸡形铜杖头等大小文物五十余件。州文物管理所及县文化馆先后三次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于1977年上半年发掘了三座古墓。禾甸公社检村大队南距祥云县城25公里,坐落在禾甸坝子东北角的一个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小山丘上。山丘高出四周平坝20余米。墓地位于山丘南部边沿。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房山县发现石椁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12月北京市房山县长沟峪煤矿基建筑部门即将器物取出,经该矿有关部门报房山县宣传站转告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经现场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71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了乾县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文物达上千件。其中有一件骑马狩猎俑(图一),自出图一唐筋德太子墓出土骑马狩猎俑土以来,一向被认为是绞胎作成。或日:"胎体以白色和黑褐色作出树木年轮的花纹,马身和垫板均作深酱色褐釉,也用黑褐色作木纹  相似文献   

12.
邢合姜石椁内四壁及顶部均满绘佛教题材壁画,为北魏平城地区墓葬中首次发现,也是目前仅见的北魏石椁佛教壁画,填补了平城佛教壁画的空白,为研究长安和河西走廊的凉州甚至西域艺术传播到平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将邢合姜石椁所绘二佛并坐、罗睺罗因缘故事、婆薮仙等佛教图像与云冈石窟所雕佛教内容进行比较,以期找到更多大同北魏墓葬考古与云冈石窟开凿的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墓葬1997年6月发现于大同城南智家堡村,仅存石椁,为仿木构单檐人字坡悬山式顶,由数十块砂岩料石拼合而成。椁内壁四面绘彩色壁画,内容有墓主人夫妇于张有小帐的榻上并坐图、牛车出行图、男女侍从图等。据有关现象判断其时代为北魏太和年间。  相似文献   

14.
胶东地区是指胶莱河以东的半岛区域,按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及所辖市县区。作为较为独特的一种墓葬形制,石椁墓在此地区也有发现,本文对该地区出土的汉代石椁墓的墓葬形制特征、画像内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芝罘区发现一座石椁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2月16日,山东烟台市芝罘区珠玑大队社员在村北拉沙时,发现石椁墓一座。市文管会闻讯立即前往抢救清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云波路华宇商业中心用地范围发掘了29座北魏墓(图1),其中10号墓出土有精美的仿木石椁和种类丰富的随葬器物。该墓位于墓群西部,墓向坐北朝南,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17.54米。墓室平面呈方形,  相似文献   

17.
2018年4月,在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茶棚村发现石椁墓,墓葬保存较为完整,为金代金中都地区典型的土坑石椁墓类型。该墓石椁由6块青石板合成,出土有筒形罐、瓷器盖、瓷碗、瓷盘、瓷碟、鸡腿瓶、卵石、铜镜、铜钱等随葬品,并在石椁底部发现有少量残铁钉和有火烧痕迹的碎骨,根据墓葬结构及随葬品推断,该墓年代应为金代中期或稍晚,其体现的葬俗有东西墓向、火葬及随葬卵石、"五谷仓"、鸡腿瓶等器物。该墓的发现为天津及周边地区金代墓葬的分期、形制及葬俗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8.
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5年4月初,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村民在高约6米的土坎上取土时,因坍塌露出一座石椁墓。乡政府接到报讯立即赶到墓地,及时保护了现场,追回了分散的文物,并报告了上级文化部门。4月上旬,赤峰文物工作站(现市博物馆)4名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在乡政府的协助下,会同甸子乡文化中心站、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宁城县文化局,对墓地进行了勘查,并清理发掘了这座墓葬,获得了一批极其珍贵的考古资料。现将调查、清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北魏时期尉迟定州墓石椁封门石于2010年9月出土于大同市东北35公里的阳高县王官屯镇电建工地。封门石高122、宽66、厚6厘米。石面未经磨光,尚存许多斧凿斜痕。铭文刻于封门石外侧中部,共6行,每行至多21字,末行最少,为9字,共97字(图一)。其书迹与大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