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中欧海上航线开通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荷兰、英国等国家组建东印度公司从事与东方的贸易。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海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明清政权交替、西方列强对海上霸权的争夺战争等中外时局变化与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瓷器的输出以及中外瓷器贸易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特许公司——西方推行“重商政策”的急先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顺果 《世界历史》2007,13(1):46-62
本文从特许公司产生的历史背景、渊源和特征,特许公司在西方国家推行“重商政策”中的先锋作用以及它们与西方资本主义组织形式演变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揭示特许公司在15—18世纪西欧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地位。在着重考察商业冒险家公司、莫斯科公司、利凡特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英国向东印度的扩张是英国商业冒险家所做出的最持久也最系统的努力,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英国甚至整个西欧商业冒险家的商业精神和开拓精神。文章认为,英国人走向世界的过程,除了财富观念和财富积累方式的改变,并不断使自己的经营和经济组织形式适应变化着的经济活动之外,主要依靠的就是这种商业的和开拓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法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的海外贸易竞争中不甘落后,借助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商业贸易,并在广州设置商行处理各种事务。法国商行的设立、发展及最后的关闭,与法国在国际上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及国内革命形势和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它经历了与法国东印度公司同样的命运,即起初在对华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在18世纪末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文依据原始文献对这一时期来华法国船只的数量以及法国商馆的管理人员名单进行统计,力图清晰呈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法国与中国的贸易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要谈的“西藏问题”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西藏问题”的前期是英国制造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为开路先锋;后期是美国制造的,美国中情局在幕后主持。(一)英国殖民势力继西班牙兴起后,向东方进行掠夺。英国东印度公司...  相似文献   

5.
一、中英通使中英关系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8中英关系略史’国民外交丛书社中华书局 1 928中英外交沈惟泰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中英外交史束世微上海商务印书馆 1 929中英交涉史蒋予奇上海大东书局1933中英外交史论集王曾才△台湾联经出版事 业公司1979.8中英美关系略史中华民族反英美协会编印 1 942.4英国与中国杜若君外交研究1卷2期 1 939.3英国对华外交与门户开放政策王曾才△中 英外交史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中英两国的最早接触张轶东历史研究 1 958:5中国近代化的延误—兼论早期中英关系的性质 郭廷以△大陆杂…  相似文献   

6.
一、1890年《藏印条约》签订前英国的经济侵略1768年2月,伦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向英属印度孟加拉当局发出一封指示信,内称:“你们应尽最大的努力了解能否与尼泊尔建立贸易关系,以及布匹和其他欧洲商品能否经此运往西藏、拉萨和中国西部地区”。这一指示标志着英国殖民者已把侵略目标明确指向西藏。英属印度殖民当局企图先用外交手段打开对西藏进行经济侵略的大门。1774年,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国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英属东印度公司1612年开始在印度建立据点,1639年以每年600英镑的代价租得马德拉斯村庄的土地,筑成乔治堡城。后来发展为马德拉斯市。1661年,葡萄牙国王将孟买作为公主的嫁妆赠给英王查理二世。1687年,查理二世把孟买转让给了东印度公司,公司将商馆从苏拉特迁到孟买。1689年.公司董事会决定在印度增加税收、扩大贸易、保持武力、建立国家,从此东印度公司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机构,而是拥有武装的政权机构。到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已牢固地统治了孟买、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及部分内地城市。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六十年间东印度公司统治了整个印度。  相似文献   

8.
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施琅为清朝取得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间投降清朝,康熙二十年能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大关系。因为,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  相似文献   

9.
彭苏 《炎黄春秋》2003,(9):77-79
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英国远征军击败了印度莫卧儿王国副王率领的印度军队后,最终控制了印度次大陆。  相似文献   

10.
喻战勇 《中国钱币》2004,(4):63-64,62
公元1600年一批英国伦敦的商人出资成 立了英属东印度公司。公司成立后获得英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的特许权,垄断在东印度也就是 印度、马来群岛等地的贸易权。随着东印度公 司的不断发展和扩张,逐渐取得了在英王的特 许中可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开战媾和、审理 刑事和民事案件以及铸造钱币等权利。 183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正式以公 司名义发行钱币,硬币的材质分银质和青铜 质两种。银币的正面有英王威廉四世的头 像,背面中心是面值、交叉的月桂枝花环 上缘环书东印度公司(EASTINDIACOM PANY),下缘为发行年份。铜币的图案是东 …  相似文献   

11.
土爽自1662年起,施琅将军两次率部众进兵台湾,四次上疏议请攻打台湾的专征权,至1683年统一台湾,前后经历20年,在这期间,施琅忍受两次攻台无功而返的猜疑,更有13年统一台湾政治抱负不被理解的痛苦,矢志复台,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率清朝水师,越海征战,一举戡定澎台,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施琅20年百折不挠,坚持攻打台湾,统一国家,特别是台湾统一后,在台湾弃或守的关键时刻,施琅以《恭陈台湾弃留疏》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详陈放弃台湾的严重后果,强烈呼吁台湾不能弃而不守,文献层层剖析,无私无畏,洋…  相似文献   

12.
英国占领印度后,当时还没有东南亚这个地理名词。古代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名著《地理学》一书中,把现在缅甸、泰国、印度支那一带统称为恒河以外的印度。英国较早研究东南亚的著作,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水路学家阿历山大·  相似文献   

13.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平定了台湾,从而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是台湾地方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施琅是平定台湾的关键性人物。 一、施琅平定台湾符合人民的利益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此后台湾郑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经营措施,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郑氏四代(包括郑芝龙)开发台湾的功  相似文献   

14.
英属印度对中国西南边疆政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属印度对中国西南边疆政策综述吕昭义中印关系源远流长,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印两国人民在世界历史上创造了堪称典范的和睦共处、友好往来的传统关系。但是,在英国入主印度后,英属印度与中国的交往背离传统友谊的主航道,双方兵戎相见,不仅使当时中印两国...  相似文献   

15.
正台湾物产丰饶,环境优美,地处中国东南,与福建省遥海相望,与东南海岸线大致呈现平行走势,是中国东南各省的海防屏障,军事地位显要,被称为"东南之锁钥""七省之藩篱",与大陆可谓是唇齿关系,唇亡则齿寒。清朝时期,尽管台湾归清已久,却仍是孤悬海外,清政府前期对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直至琅峤牡丹社之役。清政府起初出兵台湾主要是因为郑氏政权一直奉明朝为正朔,且岛内郑氏政权不断发展,经济得到开发,人口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曾与英国情报机构有过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段历史至今仍是鲜为人知的秘密。本文引据英国和台湾的有关档案,对此期中统与英国情报机构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合作,作出初步的疏理,以填补该专题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7.
洋商与大班:广东十三行文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商与大班:广东十三行文书初探杨国桢洋商与大班(Supercargo),是鸦片战争前清代中英贸易中的关键性人物。他们之间的往来交涉情况,英国方面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管理委员会或持选委员会的档案记录,现收藏在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IndiaOffi...  相似文献   

18.
施琅与清初统一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是清代前期完成国家统一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役也,施琅居首功,所谓“其功实大”①。有关施琅与清初统一台湾,已多有论著面世,今就笔者认为较重要的某些问题,论述如次:(一)施琅于康熙三年、四年两次征台湾无功而还,清廷因而猜疑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翌年,成功病逝。郑军统帅新殁,清军侦知“被众贼心未定,又未纠合完备”。人心不稳。海澄公黄格密陈:“当应趁其荒乱犹豫之际,神速进兵剿灭之”,““断不宜行招抚。”②兵部奉旨议奏:“调集…  相似文献   

19.
瑞典是18世纪最早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西方国家之一。瑞典败给俄国后,失去了她作为欧陆大国的地位。瑞典东印度公司曾派遣129个远征队来到广州。一些乘坐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的乘客写下了旅行游记,有助于建立瑞典人眼中早期的中国形象。通过研究三位著名旅行家的游记发现:游记作者们对中国的印象不仅仅建立在单纯的观察基础之上,同时也深受欧洲学术潮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契约华工产生于何时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看法。陈泽宪在《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一文中提出,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85年占据梹榔屿后,首先使用契约工制度,并认为在此以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