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公报创刊号1942年冬,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大公报》派遣年仅25岁的记者张高峰到中原地区采访。他从重庆经西安到达洛阳,看到处处流浪的灾民,鸠形鹄面,沿街乞讨,悲惨的号救之声,随处可以听到。随即他又到豫西、豫东、淮阳等地采访,目睹灾民流离失所、遍地饿殍的惨景,而国民党当局有意掩盖灾情,不使外泄。1943年1月17日,张高峰从河南省叶县向《大公报》重庆馆寄出一篇题为《饥饿的河南》的长篇通讯(6000字)。《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看到这篇通讯后深感事关重大,改题为《豫灾实录》发表于2月1日的《大公报》重庆版上,通讯的内容只字…  相似文献   

2.
范长江(1909年——1970年)是30年代升起在中国新闻界的一颗明星.1935年7月,他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深入中国西北地区作为期10个月的考察采访,行程6000余公里,所写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第一次公开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并揭开了当时神秘西北的黑暗和危机,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后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半年内重印7次.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只身冒险进入西安,以后又到延安,得到周恩来、毛泽东接见.他所写的通讯《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和《陕北之行》,打破蒋介石的新闻封锁,向国内外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7年3月29日,毛泽东曾致函赞扬说:“你的文章,我们都看过了,深致谢意!”抗战初期,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有近一年的时间,战斗、工作在武汉.不尽长江滚滚来,他在这里写下了生命史上壮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凡夫 《宁夏史志》2002,(6):14-14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名新闻工作。1909年10月生于四川省内江县。曾任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围家民委副主任。1970年10月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早在1935年,他以《大公报》“旅行记”的身份,由四川出发,开始了对西北各省长达10个月的考察采访活动。他在西北考察旅行途中,曾到过宁夏许多地方,写出了不少出色的通讯报道。  相似文献   

4.
1939年初夏的一天,作为香港《大公报》记者的萧乾,风尘仆仆从中国军民为抗日用血肉筑成的滇缅公路赶回香港。在等待他处理的诸多来信中,有一封来自英国,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请他去当中文讲师的邀请信。 萧乾问过朋友,觉得对方的条件太苛刻,年薪仅有250镑,而且只签一年的合同,本想回绝。让《大公报》老板胡霖知道后,找到萧乾说:“眼下欧洲形势日渐紧张,希特勒的部队已经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大战爆发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我看你该接受邀请,借教书的机会,可以兼任《大公报》驻英特派记者。你就当是《大公报》设在那儿的棋子吧,多写回些通讯报道回…  相似文献   

5.
王鹏 《纵横》2007,(11)
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旅行考察。旅行通讯在《大公报》连载并结集出版,广大读者由此开始了解共产党和红军长征,认识陕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共著名领袖人物……客观真实的报道,打破了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范长江的"旅行通讯"在新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本人也成为最受共产党、毛泽东欢迎的记者。  相似文献   

6.
著名报人王芸生先生解放前因主持《大公报》为人所知。1929年因与《大公报》打笔墨官司,他受到《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赏识而被邀请参加《大公报》,历任编辑、编辑主任、总编辑、社长等要职。他先后在《大公报》天津馆、上海馆、武汉馆、重庆馆、北京馆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寇入侵,大公报社逐步后撤,曾在各地设馆,坚持出报,从未间断),也去过香港馆(待的时  相似文献   

7.
徐铸成(1907—1991年)是名副其实的报人,一生中有60年都奉献给了新闻事业。先在《大公报》,是继张季鸾后,由该报理监会通过任命的两位总编之一(另一位是王芸生)。后到《文汇报》,更达到事业的顶峰。近年有人著述《大公报》史而曲意回避徐铸成,然而这无法磨灭他为《大公报》消磨  相似文献   

8.
李泓 《文史月刊》2003,(10):34-37
徐铸成,我国著名报人,1927年进入《大公报》所属的《国闻通信社》任抄写员,凭他的勤奋、才智和《大公报》领导的赏识提拔.很快便转为《大公报》记者、编辑主任、总编和《文汇报》总编,1957  相似文献   

9.
我的姑父张季鸾是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小时候,我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我20岁参加工作,就进入了《大公报》。我在《大公报》开始记者生涯的最初一两年,正是  相似文献   

10.
王鹏 《炎黄春秋》2013,(4):78-80
蒋荫恩,1910年8月14日出生,浙江慈溪人。他曾在《大公报》工作六年,分别在津馆、沪馆、港馆、桂馆任编辑主任;他还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成为"大公报人"1935年年夏,蒋荫恩因在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当助教。1936年初,经人介绍,到天津《大公报》任编辑。报到上班的第  相似文献   

11.
我和怪愚的友谊将近半个世纪,在许多日子里曾同甘共苦,休戚相关,怎能不写呢?我知道我写怪愚,一定也是在写我自己,因为无数的战斗,我们都在同一战壕里,同一哨所中,他中有我,我中有他,又怎能分得清楚?因此一提起笔,不仅为了悼念怪愚,也是为了回忆自己。只有在这样的回忆中,才能更真实地看到怪愚的风范。 (一) 我最初知道怪愚是1938年。 那一年春天,我从江南的沦陷区突围出来,到长沙去找唯一认识的朋友——金家凤。因为在此之前,我是上海《大公报》的战地通讯记者,这时上海的《大公报》已在汉口出版,我途经广州的时候,就向汉口《大公报》的范长江发了一  相似文献   

12.
正《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张颇有影响的报纸。它创刊于1902年,"文革"开始后不久停刊。本文所说的《大公报》,指民国时期的《大公报》,即1926年以后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是接办的主力,社内社外视为《大公报》的三巨头。1926年,英敛之(英若诚的祖父)创办的天津《大公报》难以为继,决定停刊。早有建立新闻托拉斯设想的吴鼎昌、  相似文献   

13.
日本侵华加剧之际,范长江请命赴荒芜的战略后方西北采访,得到《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支持。他历尽艰难,写下系列报道,其中对红军长征踪迹的首次客观报道,震惊中外。受聘大公报社记者后,他事业再创辉煌,但却在1938年抗战正酣时,突然脱离报社。从此,相互倚重的范张二人各走各路。俩文人均乃报国典范,一偏血性,一偏理性,在复杂时局中,由道义相交到动如参商,令人唏嘘,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新记《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张季鸾上庐山不只是三次,下面记叙他三次上庐山,因为事涉中国近代史三次重大事件,故旧事重提,仍有兴味。(一)上海救国会成立于1936年1月28日,正值上海淞沪抗战四周年之际。救国会主席沈钧儒是《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故交挚友,早在1919年,张季鸾在上海《中华时报》任总编辑时,沈钧儒是这家报纸的主笔,两人友情甚笃。但他们两人,在当时形势下,在是否立即抗战的问题上却各有主张。后来的人称沈为“热思维”,称张为“冷思维”。早在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大公报》召集全体编辑开会,张在会议上宣布《大公报》今后编辑方…  相似文献   

15.
王鹏 《文史精华》2004,(7):25-29
王芸生1929年夏进入天津《大公报》,从记者到总编辑、社长,直到1966年北京《大公报》停刊,几十年来服务于报业。他一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各界人物,然而,他与周恩来的交往却是从一场“笔墨官司”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李伟 《钟山风雨》2011,(5):35-40
篇前话1948年的秋天,我因小恙回故乡宜兴休息。城中南大街有家大公书报社,是《大公报》的代销点,除代销业务,还兼营售书,所卖大都是上海生活、新知这些书局的进步书,我偶去浏览。有次无意中在书架上看到上下两册的《季鸾文存》,那是张季鸾去世后《大公报》首脑胡政之为他岀的文集。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硕良文化发展公司策划、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代报人王芸生》正式推出后,在北京南城《大公报》原址四周散居的一群大公报老人中,引起了不少的反响。作者王芸生之子王芝琛,委托张遵修女士将书送给了一批老人,没有送到的老人也竞相争购。此情此景令刚从医院“化疗”出来的作者很受感动。不想,这些年逾花甲的老人(大多数已超过八十),大多连夜阅读。老人们说,虽然此书写的是王芸生,然而王芸生是《大公报》在40年代两极决斗时期的言论主持人,他那个时期的言论代表了《大公报》的言论。他们认为,作者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把极“左”…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曾说:只有你们《大公报》把我们共产党当人 1928年7月1日的郑州火车站,在迎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北上的军人行列中,一个身穿竹布长衫、头发花白的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大公报》的总编辑张季鸾。作为关注时政的一份大报,《大公报》不能无视国家统一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在多年好友、国民党要员陈布雷、张群等人的引荐下,  相似文献   

19.
原《大公报》著名记者徐盈,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较早关注于经济报道的记者。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即开始实地考察,采写了大量的经济通讯,并与许多经济界人士有过密切的交往。徐盈之女徐东回忆了父亲从事新闻工作的历程,及其在经济报道方面的新闻特色和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20.
唐振常 《百年潮》2000,(2):30-33
此番在港,居留时间超过以往数十年间的每一次,也就多了一些时间遐想,感岁月之易逝,念旧友之凋谢,为此文以记五十一年前初到香港的往事。那是一九四八年十月,我在上海《大公报》做记者,香港《大公报》已经复刊数月,忽一日,费公彝民(时任香港《大公报》经理兼上海《大公报》副经理,经常往来港沪间)对我说:“你已被列入黑名单,赶快想法走。”费公并告,他是从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陶一珊那里知道的,消息确实。这自然引起我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