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骑兵鞍马甲天下立射跪射冠古今──写在秦陵二号俑坑对外展出之际张涛一号俑坑是农民打井时偶尔发现的;二、三号俑坑是经考古勘探发现的,并在二、三号俑坑之间发现了一个未建成的土坑。1976年4月23日,考古人员在一号俑坑东端以北20米处又钻探出一个大型兵马俑...  相似文献   

2.
秦俑三号坑自发掘以来,一直被作为秦俑军阵的指挥机构,即古之军幕。笔者推考再三,觉得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似是定为军祭的社宗,根据更充分一些,兹不藏拙,一陈管见,就教大家同仁。一、关于秦俑三号坑即古之军幕的几点质疑秦俑三号俑坑是与一、二号俑坑有着明显区别的陪葬俑坑。它面积小,形制特殊,坑内武士相向夹道式排列,与战斗队形判然有别,又出有礼仪性兵器铜殳,显然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1974年,在秦兵马俑一号坑的钻探和试掘中,就发现俑坑内大面积存在着很厚的一层红烧土和木炭,1976年至1977年所进行的秦俑二号坑钻探和试掘中,也发现了同样问题,说明秦俑坑曾遭到过大火的焚烧。关于焚毁的原因,秦俑坑考古队在《临童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中首先提出“秦俑坑有可能是被项羽焚毁”;此后,有人曾提出其焚毁是俑坑内沼气而引起的自燃;  相似文献   

4.
一号俑坑当是古代方阵的模拟一九七四年,一号兵马俑坑试掘之后,在试掘简报和表仲一先生《秦始皇兵马俑军阵内容及兵器试探》一文中,明确指出:“秦俑坑为一行伍整齐,组织严密的庞大军阵。”接着袁仲一先生又在其它论著中指出:“一号俑坑是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白建钢同志在《秦俑军阵初探》一文中指出:“整个一号俑坑的排列可认为是“鱼丽之阵。”笔者曾在《试论  相似文献   

5.
秦鸣的《泰俑坑是始皇陵的陪葬坑》,以历史资料,特别是考古发现的实物为依据,直接否定了陈景元的观点,论证了秦俑坑确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整个陵园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十五年前,当考古工作者在渭水之滨、骊山脚下发掘出惊人的巨大的陶俑之时,人们尚未意识到他们为全世界人民打开了一座多么丰富的艺术宝库;今天,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第八大奇迹”而为各国各界人士所瞩目之后,更令人意外地发现是:秦俑坑向当代展示的,远比任何人的想象都深邃而奇妙。那宏丽、壮观的形象固然给每一目睹者以强烈印象而使之惊叹,这具体形象中所含孕的社会历史内容,及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值得学术界、文化界有志于探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学者深思。秦俑坑考古工作者和专家们可以毫无愧色地宣布:他们为人类文化财富的宝库做出  相似文献   

7.
申茂盛 《文博》2010,(4):36-38
本文通过对二号俑坑建筑形制的分析,认为:二号俑坑的门道有11条,但作用各不相同,其中6、7号门道使用时间较短,这可能与俑坑内东西向的格局有关。开间分为放置有俑的廊道和不放置俑马,仅起通道作用,用完后用夯土填实二种。第4过洞的形制与其周围的过洞形制不同,其埋藏的内涵可能也不同。第9过洞与第10、第11过洞用纵木隔开,互不相通。把它们作为一个军事单元的推断仍需要推敲。二号俑坑的互不相通的格局与其焚毁情况较轻的状况也应该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遗址土质对可溶盐危害影响的关系,以秦陵百戏俑坑为对象,对百戏俑坑包括温湿度等赋存环境、含水率、含盐种类、含盐量、土质及本体等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选取密度和粘粒含量两个影响土质的重要因素,制作不同密度及不同粘粒含量的模拟块进行温湿度循环实验,探讨这两个因素对遗址盐害的影响。从实验结果中得知,当这两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土块盐害程度呈现随着密度和粘粒含量的增大呈现先下降后升高,最后降低的趋势。并将实验得出的盐害规律与百戏俑坑土质对照,评估与讨论百戏俑坑的盐害程度及盐害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秦始皇陵东侧三个兵马俑坑内,都有为数不同的战车,其中第二号兵马俑坑战车最多。二号俑坑从内涵方面可分4个单元,在第2单元内(从南数包括1至8过洞)根据试掘估计全为战车,合计有64辆。这批战车在各个过洞中的摆法是前后相接,作纵队排列。每辆车上各有御手1人,甲士2人,车车后都无步兵跟随,因此,它应属单独的战部队。其它战车分别出土在一、二、三号俑坑,乘员有2人、3人和4人之分。据试掘和局部正式发掘知道,秦俑坑出土的战车都是木质的,而且形状和结构也大体相同。因俑坑被火烧过和塌陷等原因,车迹十分凌乱,经过仔细清理和观察,发现少数车辆还能看出局部结构。如二号俑坑  相似文献   

10.
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遗址自1984年12月发掘以来,俑坑一直未进行很好的防水加固保护,致使汉兵马俑长期处于饱水状态,甚至浸泡在水中。汉兵马俑受潮后,出现了陶俑涨开、泛碱,彩绘脱落,陶质酥解、粉化等病害。2007年,南京博物院联合宜兴太湖防渗修缮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对狮子山汉兵马俑俑坑进行了防水加固保护,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俑坑达到了不改变原状和防渗的技术要求,使汉兵马俑免遭水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俑坑实质上是个“列兵场”,并不是有廊、有室、有门的地下“屯兵室”,也不  相似文献   

12.
王志友 《文博》2000,(2):54-56,60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是一种地下式的土木结构建筑。每个俑坑的开问及过洞之上都铺有东西向或南北向的棚木。现在正在发掘的秦俑二号坑,第一阶段工作已经清理出棚木遗迹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清理棚木共约1350余根。当我们站在二号坑参观平台俯视整个俑坑时.可以看到二号坑棚木腐朽之后弯曲起伏的形状,感受到二号坑棚木建筑的雄伟气势,由此也可以想象到当年秦代劳动人民修建俑坑时,架设棚木的繁忙工作场景。  相似文献   

13.
张占民 《文博》2012,(4):28-30
当年兵马俑发掘者对"四号坑"的认定虽然缺乏坚实的考古依据,但理论上确认"四号俑坑"符合先秦左、中、右三军建制。之后有学者质疑"四号坑",但学界主流论点仍认为"四号坑"为未建成的俑坑。本文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检索分析,并结合奇正战术理论,进一步确认"四号坑"非拟建之俑坑。进而论证兵马俑战术布局不是左、中、右三军建制,而是按照奇正战术原则,一正一奇的两军配置,在兵马俑布局及战术思想研究方面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要闻速递     
《神州》2011,(16):6-9
秦始皇陵"百戏俑坑"博物馆将于国庆开放秦始皇陵博物院日前启动"百戏俑坑"考古发掘,但受制于遗址保护大厅建设进度,真正展开考古发掘要到7月份,普通游人要参观则需等到今年10月1日博物馆正式开馆。根据考古勘探情况,考古学家目前在秦始皇陵附近已发  相似文献   

15.
《文博》1999,(5)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最近又有惊人发现。在二号坑的第二阶段考古工作中,清理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彩绘跪射武士俑(见封三),其绚丽的色彩和惟妙惟肖的造型堪称秦俑之最。彩绘俑的清理出土和保护成功,是二十多年来秦俑考  相似文献   

16.
1970—1976年,发掘了陕西咸阳杨家湾两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彩绘陶俑,有骑兵、步兵、文官武士、舞乐杂役及配套的战车兵马等。在十一个陪葬坑中,有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这些大量的兵马骑俑的出土,是研究西汉军制和骑兵在西汉时期的军事作用的重要资料。展力先生的《试谈杨家湾汉墓骑兵俑》和杨泓先生的  相似文献   

17.
申茂盛 《文博》2012,(3):37-42
本文通过对《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一文的商榷,认为此文的作者对朗系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界定,将卫尉、中尉、太仆、奉常等都认定为"郎"是不正确的。对于四个俑坑的对应关系及为什么如此对应?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解释。所以,将秦兵俑简单的定位为朗系统是不恰当的。对俑坑的性质仍需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占成  张立莹 《文博》2011,(6):28-31
本文对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长剑从特征、性能、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秦剑的合成成份虽然基本符合《考工记》"大刃之齐"的要求,理论上锡的含量没有"超标"。但从实践上讲,青铜合金锡的成分超过百分之二十,就成了脆性材料,制作兵器更易折断。秦俑坑铜剑性能上显然属于脆性材料。从而得出秦俑坑铜剑脆而不韧易断易折不宜实战的全新观点,对以前秦剑"坚硬、锋利、富有韧性"的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进一步论证了科学研究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华夏视野     
项羽烧没烧秦俑坑? 据《史记》、《水经注》等一些文献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但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秦俑学术讨论会上,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对项羽火烧阿房宫和秦俑坑提出了质疑,并提出六点依据:一是没有发现项羽大军的入坑口;二是没有发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没有破坏者造成的陶佣一个压一个的叠压现象;三是没有发现兵马俑身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谈的两个内容,是在近年来读了研究秦陵文物的诸多文章后的心得体会,目的是把想法提出来,以便交流意见。想法浅陋,本不堪供人过目。但方今国势兴隆、文化昌盛,秦俑研究的盛会在即,不由人望之雀跃。愿以小文出示,一见吾欣欣然之心情而已。牧童焚毁秦俑坑为了说明我的看法,我必须重述一下专家学者论述过的一些观点。秦俑坑焚毁的原因,诸说不同,比较为人所承认的是项羽焚毁说。其次还有秦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