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曾谦 《丝绸之路》2011,(10):37-40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通亚欧大陆的交通线路,丝绸之路河南段的发展历经兴衰。在东汉建都洛阳之后,丝绸之路河南段首次出现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河南段继续保持着繁荣的态势;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河南段再次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2日,由兰州城市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甘肃网、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陇中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在秦安县正式展开田野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甘肃段丝绸之路有关市县,调查了解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名的丝绸之路主干道研究甚多,并且已基本上得到国内外学和公众的认可.但丝绸之路的另一条主要线路——河南道,至今仍鲜为人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是丝绸之路河南道主干线经过的主要区域。自前凉至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河南道甘南段由东南向西北,沿岷江和白龙江河各西行,经大夏河或黄河于道河谷,斜穿甘南全境.连通了四川和青海,成为连接沙漠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对西北、西南和藏区的政治、经济、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因之,甘南在丝绸之路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区段;不仅河西走廊,整个甘肃从陇东泾河流域到渭河流域以至洮河流域,都是丝绸之路上中西交通的要道。丝绸之路甘肃段有着独特的时空背景和价值内涵,其现存的典型遗址在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内涵构成方面充分佐证了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家川地处陇山西麓,镶嵌于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东段的关陇古道之上,与北方草原地带相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南大道必经之地。近年来,县境内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车马具和动物纹牌饰,本文认为这些动物纹牌饰包含有大量鄂尔多斯文化和欧亚草原中西部文化因素,同时也融合了其他多种文化因素,可见在先秦时期这一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非常广泛和直接,完全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刻文字的历史可追溯到周秦时期。一些重要的经典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了长久保存而镌刻在石碑之上,历几千年而未终止,从而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可靠依据。丝绸之路上的石刻资料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经济贸易、民族宗教、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本文对丝绸之路甘肃段重要石刻资料进行了概说。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鼓声奏响的前夕,在中国辽阔的西北腹地,在充满传奇色彩与浪漫神韵的丝绸古道上,将上演今年最为壮观、最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奇观——日全食。本次日全食带恰与我国著名的旅游线路——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段重合,甘肃河西走廊沿线各地观测地带降雨稀少、人烟较少,  相似文献   

8.
耿昇  ;Song Yan 《丝绸之路》2014,(11):122-135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陆路丝绸之路东起中国长安,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量所占比例始终甚小。从狭义上讲,丝路上的文化交流实际与物产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陆路丝绸之路又衍生出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沙漠之路和骆驼队之路等不胜枚举的名称。虽然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的科学性和历史真相,尚有商榷余地,但它们在中外关系史上的作用却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9.
青铜之路与丝绸之路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青铜之路活跃于夏、商、周三代,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由西向东传播青铜与游牧文化。丝绸之路繁忙于汉唐宋元时代,史不绝书,主要是由东向西传播丝绸与定居农业文化。两者先后相继而方向相反,可以说是青铜之路诱发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取代了青铜之路。研究表明青铜技术的传播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与羊、羊毛、牛、牛奶、马、马车等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青铜之路将欧洲和东亚纳入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古代世界体系,丝绸之路又加强了东亚与西亚、欧洲的联系。只有将丝绸之路与青铜之路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欧亚大陆文化的形成及其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阿朝东 《文博》2010,(3):72-76
青海位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等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出土了大量的隋唐时期联珠纹饰样的文物,生动地反映了隋唐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萨珊联珠纹在青海地区的流行,对研究隋唐时期中、西亚文化在青海的传播发展,以及"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2012,(10):115-115
2012年6月29日.“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大型特展在广西博物馆二楼正式开展,特展汇集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22家博物馆(文博单位)的245件文物精品,其中一级文物多达144件。还有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此次文物展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更携带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2.
正盛夏的陇原大地,树绿荫浓,山清水碧。在2017年的暑期,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46名本科生、研究生通过组团立项的形式形成了七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此次社会实践历时25天,实践团队成员足迹遍布甘肃省榆中、庄浪、崇信等20多个县(区),进行了包括临洮县暑期支教、丝绸之路河西段古城遗址调查以及转型中农村妇女口述史调查、"长征  相似文献   

13.
和田,古称于阒,旧称和阗,意为"产玉石的地方"。人们大都知道,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上有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丝绸之路的前身就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只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玉石之路却有7000年的历史。历史证明,我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是一项极具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影响的文化线路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于1988年发端、直接策划和推进这一跨越洲际的超大型文化线路的申报。"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指丝绸之路东段由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独特性的遗址点串联而成,并具备突出普遍价值的一项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是丝绸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经由丝路申遗这一具有国际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行为,我们将重新发现和认识民族先祖的杰出智慧;进而,可在世界语境中、即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史的体系中定位中华民族的特性与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2010,(10):95-95
位于丝绸之路南段的新疆,文物古迹遗址特别丰富,截至2009年底.已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9070处。自2009年起启动的“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文化建设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项综合性大遗址文物保护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19世纪后期被提出的.最初是指以丝绸为主要商品、横跨欧亚大陆的贸易之路,后来研究愈多,认识愈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也逐渐提升,它不仅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技术传播、思想交融和友谊理解之路,是多种文明相互交流的大通道。  相似文献   

17.
为弘扬蚕桑丝织文化,普及丝绸相关知识,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不遗余力地提升社会教育的力度,丰富社教内容、增加活动项目。目前,已开发出自成系列、内容充实、趣味性强的科普社教活动,如丝绸文化大课堂、蚕桑丝绸手工包、蚕桑丝绸主题节、蚕桑丝织文化遗产考察活动等。以“寓教于乐”为主旨、以弘扬丝绸文化为目的、以观众主动参与为手段,努力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丝绸之路二千一百年,陕西省博物馆等九个单位(西北五省区)联合举办了汉唐丝绸之路文物展。在展出的瓦当中,汉四神纹瓦当特别引人注目。这组瓦当是由陕西省博物馆提供的,虽然它们的出土地点有所不同,但瓦当上的四神造形却都具有浑  相似文献   

19.
正田澍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自汉代张骞通西域以来,横贯甘肃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原联系西域和欧、亚、非的重要通道。但这个由西方人提出的丝绸之路概念,只涵盖了西汉以来20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叶舒宪等先生提出的玉帛之路则是一个非常有创新价值的概念,正好将丝绸贸易兴起之前已经开始的玉石贸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丝绸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燕 《丝绸之路》2010,(20):29-30
丝绸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丝绸的生产技术,满足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古代丝绸在文化传播和科学技术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