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绘画,指画占一体。满族善指画者,自清·高其佩(1672——1734)至近世林彦博(1893——1944),二百多年间,颇不乏人,并有指画理论专著:高秉《指头画说》、林彦博《续指头画说》等。在指画形成和发展中,满族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林彦博,满族正蓝旗,西林觉罗氏,本名嵩堃,字公博,别号博道人,世居京华,民国后以林彦博之名行世。 林彦博父孚琦,字朴孙,曾供职清廷,任刑部右侍郎,光绪三十四年(1908)署广州将军,宣统三年(1911)三月在广州被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死。林彦博在清光绪、宣统年间,任礼部员外郎。民国以后,任平汉铁路局编纂,并先后在北平铁路大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授《中国书画史》、《诗词》等课。  相似文献   

2.
金华砖雕考     
本文对金华北宋密印寺塔佛像砖、南宋郑刚中墓之砖雕以及元代武义延福寺大雄宝殿须弥座上之砖雕作了分析,认为金华砖雕是受古代花纹砖、东阳木雕等的交叉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艺术特色绮丽多姿,历史源远流长。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画家们博览广取,标新立异,不断为我国画坛增添奇花异彩。清代前期兴起的“指画”就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中国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画法。它的特点在于用指头运墨运线,具有特殊的性能与情趣,非毛笔所能代替。“指画”相传在唐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画史、笔记及档案等文字资料,考察现存北京广济寺大雄宝殿之清代傅雯巨幅指画《胜果妙音图》原存何处及其流散经过。  相似文献   

5.
鲛人 《满族研究》2000,(4):83-83
指头画是我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是清初铁岭画家高其佩。朱伦瀚(1680-1760)是继高氏之后的又一指画大家,被誉为“且园(高其佩号且园)之后一人而已!”他画名远播,连高丽国王都送厚金于清廷而求他的画,此事一时传为美谈。稍后的另-一指画大家袁甘泉,便是师法朱氏。  相似文献   

6.
正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墨画或指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绘画艺术,以指、掌、拳甚至肘沾墨作画,别有一番古雅意趣与特殊技巧。关于指画艺术的起源,唐人张璪《文通论画》中有"或以手摸绢素"记载,近代李放《八旗画录》载顺治帝福临"尝以指上螺纹,蘸墨作渡水牛,神肖多姿。自后,臣高其佩等皆擅长指墨,其法实始自世庙也。"(1)然纵观唐至清初这一时间段,并无指  相似文献   

7.
指画探微     
陈宽 《南方文物》2014,(2):192-194
<正>"指画"是中国特有绘画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又称"指头画"。"指墨",顾名思义就是用指甲、指头、手掌和手背等部位蘸墨或颜料在绢、纸上进行创作,以拇指、四指、手掌,手背,指甲为笔,多以食指为主,辅以拇指、小指,泼墨时四指、手掌,手背并用,艺术风格偏于粗犷、古拙、奇崛。对指头画的研究,以及"指画"之称,究竟始于何时?从美术考古角度去查考,用手作画,在原始社会早期已初见端倪,呈现在先民绘制的彩陶纹饰上以及岩石上的涂鸦等等,  相似文献   

8.
指画,又称指头画、手指画、指墨画等,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画家以手代笔,蘸墨作画。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用指、指甲、手掌醮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它由清代康、雍时期的著名画家高其佩所开创,其后学者人数众多,在当时及后世均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金华地区的村落建筑凝聚着灿烂的礼乐文化。以仁释礼、以礼齐家,传承中国的传统道德和儒教思想的建筑语言,贯穿着由宗祠、住宅、风水、牌楼、戏台、雕刻等组成的金华村落礼乐文脉。这些古建遗存为研究金华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与礼乐思想的关系提供了可靠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贾康 《神州》2011,(24):72-74
肿瘤能治吗?带了这样一个题目,本刊特派记者专程赴浙江金华走访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金华艾克医院院长孙尚见。从孙尚见的行医经历看,似乎对这个题目有了一个答案。金华之行,专访艾克医院孙尚见院长,那才是一次精神的朝圣。这个时代具有一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而精神是需  相似文献   

11.
金华侍王府,在金华城关之东。唐宋时为州治所在;元时为浙东道宣慰署、肃政廉访司署;明初朱元璋曾驻于此,后为巡按御史行台;清时为试士院。1861年太平军攻克金华后,侍王李世贤即在这里召集工匠,"大加修葺"(见光绪《金华县志》)。太平军退出金华后,虽经清王朝和后来的统治者的破坏,但原貌基本保持。这里不但保留了规模壮观的太平天国建筑,而且保留了大量的壁画、彩图、木雕、石雕、砖雕等珍  相似文献   

12.
193 8年夏 ,武汉沦陷前 ,生活书店总店派张又新、毕青、杜福泰、袁润 ,从武汉带来了一批书和一幅写着“生活书店浙江流动供应所”的布招牌 ,来到了金华。金华当时是东南抗战的战略要点和交通枢纽。杭州沦陷后 ,浙江省政府迁到永康 ,在于潜的天目山设立了浙西行署 ,在这两地聚集着大批国民党党政机构和各种训练班。金华沿浙赣铁路西通大后方 ,南通福建 ,又是连接永康和天目山的枢纽。上海成为孤岛后 ,只有海路运输经温州和偶然通航的宁波两个港口连接内地 ,而金华又是必经之路。我们在金华设立分店后 ,把革命理论、进步文艺、抗战文化书刊 ,…  相似文献   

13.
1939年2月李友邦在浙江金华成立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以金华为中心,开展对敌政治工作、医疗救助服务、军需品及药品生产和巡回宣传演出等抗日救国活动。在金华至今仍保存着台湾义勇队总部等多处旧址。  相似文献   

14.
邱皓琛 《神州》2013,(24):42-43
婺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比发源于江苏昆山,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只晚200年。婺剧,因金华历史上素称“婺州”而得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当地有人称它为“农村戏”,俗称“金华戏”,是浙江金华最古老的戏曲,也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它以金华为中心,流传于浙江金华、衢州、丽水和江西等一带。婺剧的艺术特色是古朴浑厚,强烈粗犷;唱腔高亢,音乐丰富;擅长武功,特技惊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 指头画是我国清代前期画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方法。高其佩即是指头画的开山鼻祖。他在绘画艺术上,以指头画一鸣惊人,扬名于世。 指画,即以指头代替毛笔作画。其技法,在高其佩侄孙高秉著的《指头画说》中有翔实的记述:指画一般是用手指作画,以指肉蘸墨或色作较粗大的笔触,以指尖的甲蘸墨或色作较细微的笔触,有时肉、甲兼用或数指并用,有时用外指或指背、手掌、手背,作较粗放的大写意画。指头画从造型基础上讲与笔画并无二致,但是因工具差异,其所描绘的线条起伏、曲折、转承、延伸、浓淡、深浅皆形成不同的趣味和方法,产生毛笔难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德 《满族研究》2000,(1):24-24
本期封底刊登的是清代画家李世倬的指画《钟馗策蹇载酒图》。李世倬 ,字汉章 ,号斋 ,铁岭人 ,隶汉军旗 ,官至副都御史。为清初“虞山派”重要画家 ,也是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还是卓有成就的指画家。世倬少时聪慧好学 ,能诗善画。父李如龙任两湖总督 ,他随父宦游江南。见王石谷 ,从学山水画。与马退山交游 ,得其花鸟之笔意。又得吴道子《水陆道场图》而悟其法 ,人物益工。他浮泛于湖光山色之中 ,开拓了胸襟 ,得江南山水之灵气 ,笔墨秀隽清丽 ,随浓随淡 ,应物象形 ,得心应手。山水、花鸟、人物 ,均臻妙境。指画创始人高其佩是李世倬的舅父…  相似文献   

17.
萧龙友先生为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本名方骏,字龙友,别署“息翁”。原籍四川三台县。龙友先生自学成医,世有“北方萧龙友,南方陆渊雷”之誉。孙中山、蒋介石、吴佩孚、徐世昌、段棋瑞、梁启超等大人物都请他看过病。然其淹贯文史,精擅书画,却为医名所掩。龙友先生,擅诗词、绘画,尤精指画,他的后人今尚存其指画扇面一帧,一面为手书唐人李白《官中行乐词》。一面为指墨梅花,清骨峻赠,疏枝搓栋。旁题自作五绝:人老半身麻,带病度年华。指头有生活,随意画梅花。龙友先生以医名盛世,却无居傲气,颇喜为人写字。又与当时名书画家…  相似文献   

18.
当今游客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日益凸显。金华被评为国家旅游城市,但其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金华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设计出一条以民俗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日程,是金华旅游形象设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潘天寿先生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讲到“指画”一节,认为“指画,创始于清初高且园其佩.高氏以前,历代画史画迹各著录中,均未见有指头画家及指头画迹之记载,足以为证.并且又说:“唐张文通璪, 画古松,喜用秃笔,双管齐下,一为枯枝,一为生干.偶于运笔中未称意处,辄以手指摸绢素,以为涂改.世人因谓指头画,创于张氏,非也.原张氏以运用秃笔双管见长,未曾以指头作画.倘谓张氏以指头涂模绢  相似文献   

20.
傅山是明末名噪一时的学者,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精医术尤精书法,在绘画上以指画为独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崇高地位,为历来学者和书家所称道。同时,他也是有争议的人物,其人、其书、其道颇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