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博》2007,(4)
2007年6月14日,有群众报告,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团结村一组的建房工地上挖出了青铜器。笔者会同镇村文保员立即赶到现场,看到了挖掘机装土时发现的青铜甗(图1)。此甗由鬲和甑两部分组成,下部的鬲已由商周时的三足演变为无足圆底,底部类似于现在的锅,从残留的烟炱上可看出此物  相似文献   

2.
阎敏 《文博》2007,(6):65-67
一、石鼓的流传   石鼓是我国古代出土刻有文字的石刻.因其形象鼓,故谓之石鼓,上面所刻文字称为石鼓文.石鼓共有十面,其质地为关中一带山中所有的青石.一般高45-6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每面不很规则,其形制大致相近.十面石鼓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早期文字和书法研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试论青铜甗(鬲)形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铜器中,有一种带短流和把手(基本为卷曲的角形把手),而且流与把手之间大致呈90度夹角的器物,其器体多为觑形,也有个别的为鬲形。对于这种青铜器,目前学们尚未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多是就其有流有把手的特征称之为盂,并且依其器  相似文献   

4.
应监甗     
《南方文物》2006,(2):F0004-F0004
  相似文献   

5.
父乙甗考释     
前年我写成“《湖北金石志》周楚重(?)铭文拾考”时,对父乙甗铭关键性的字.只认识一个(?)(巴)字.后经反复推究,共识十来个字。“拦路虎”经排除,铭文可初读了,特写成此文,以求正于海内外专家。  相似文献   

6.
甗形器研究     
甗形器是华南地区印纹陶文化系统下一类非常有特色的遗物,它的功能与陶甗相同,但底部为釜而非三足器,必须配合支脚或灶方可使用。本文在全面搜集、梳理现有考古资料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陶器类型学研究,建立了这类遗物的发展谱系,并初步将其划分为三期,各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早商时期、晚商至西周初期和西周至春秋早期。其后进一步讨论了甗形器的起源与产生机制,指出华南地区印纹陶遗存中的甗形器最早起源于早商时期的赣北—鄱阳湖地区及其邻近地带。并在分期基础上,考察了甗形器分布范围的扩张与收缩变化,总结了各型甗形器的流行地域及传布过程,指出甗形器在传布过程中可能已经越海到达了台湾岛南部地区。最后介绍了现代台湾土著群体用于蒸煮食物的甗形器,并利用民族志资料推定了印纹陶遗存中所见甗形器的用途及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也谈应监甗     
王龙正  孙清远 《中原文物》2012,(1):45-49,66
应监是监督殷遗民而非监督武庚,更非监督应国国君。在周王朝平定"武庚、管、蔡之乱"后,位于山西境内"武之穆(周武王之子)"的封国——应国,因其地邻近殷朝旧都安阳,而被周公与成王赋予监督殷遗民的新使命,"应监"可能是管蔡之乱后,应国国君应叔兼领监督殷遗民任务之时的称谓,南迁后的应国地处周王朝南疆,其国君仍然称为应侯,之所以称为应公者,则是因为他曾兼任周王室的卿士。  相似文献   

8.
流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是一种颇具江淮间地方风格的青铜器,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盉。它由两个连铸部分组成,上为较深的口部,束腰,下为空足鬲形,器腹设流,右侧有一曲形鋬,流与鋬呈90°直角。目前尚无有关(?)的专门论述,然而它是江淮间出土青铜器的重要类别之一,对于认识这一地区的先秦青铜文化颇具意义。本文拟就其类型、起源、功用、族属等问题作一讨论,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根据甑部和鬲部是否相连将铜甗区分为联体甗和分体甗两大类,每类中进一步根据甑腹和足部特征区分为圆腹三足、方腹四足和圆腹无足三小类,每小类中根据口部、腹腔、下部形态、耳部特征进一步分型,每型下根据具体变化的部位划分式别,是使用类型学方法对商周铜甗形态演变脉络的细致梳理。在类型学分析基础上,将商周铜甗的演变划分为八期,动态考察了商周铜甗的演变特征,提出商周铜甗的发展可划分为萌芽阶段、繁荣阶段、过渡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衰落阶段。  相似文献   

10.
陶甗是先秦时期内蒙古地区比较重要的一类炊器,以往的研究缺少对这类三足器的单独关注。在考古分类的基础上,对陶甗的年代、源流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内蒙古中南部与东南部陶甗形制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为有腰隔系统,后者为无腰隔系统,同时大体搞清了这两类陶甗在各区域的发展脉络,两个区域流行的不同陶甗形制的差异是由于包括陶甗在内的不同谱系多元文化综合体造成的。此外,推测有腰隔陶甗具备本地产生的条件,而无腰隔陶甗的源头则在太行山东麓的豫北冀南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年,有关单位在定州市兴华路北端施工中发现一件西汉时期的铜甗,后被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现简要介绍如下: 该铜甗通高31厘米,由甑、釜两部分组成,出土时釜套在甑里,修复后较完整。甑高9厘米,口径17.4厘米,底径8厘米,敞口,折  相似文献   

12.
■伯甗,1952年原平原省博物馆移交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甗通高39.5、口径26、腹深16.5厘米,重5.98公斤。侈口,立耳微外倾,深腹束腰,下腹如鬲,柱形足。立耳饰三道凹弦纹,颈饰三组兽面纹,腹饰三大兽面纹(图一、三、四)。腹内甑与鬲之间有一桃形铜箅,与甗口相应,因此甗口呈不规整圆形。铜箅有通蒸  相似文献   

13.
1992年6月,在新郑市城关周庄出土一件汉代铜■。通高53.5厘米,自下而上由釜、连接器、■和盖四部分组成。 釜口径26.7厘米,窄平折沿,沿宽0.8厘米;深腹,腹深15厘米,最大腹径在器身上部,腹下部内收聚成小平底,底径9.2厘米。 连接器短直领,斜肩,直壁。直领高2厘米,口径13厘米,口沿内卷。直领内套于瓶下部留足内。斜肩宽4.5厘米,铆有对称两铺首衔环耳。铺首面宽4厘米,环耳径3.4厘米。斜肩与直壁交接处内折有1.4厘米的斜面。直壁高5.5厘米,近口沿处微内敛,上有三孔均匀分布,孔径在0.2…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河南永城市博物馆收藏西周晚期"宋孟姬"青铜匜进行考释,认为铭文中"宋孟姬"为该器的主人,其器是郑国国君特为女儿出嫁到宋国所做的嫁奁之物,它的发现为研究西周末年郑、宋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九象尊与四蛇方甗两件铜器,均系故宫博物院藏品。今分别介绍于次: 九象尊解放后由北京市文化局拨交,未经著录。通高13.2、口径20.7厘米。圆形、鼓腹,侈口、颈内凹、圈足(图版陆:1)。通体布满纹饰。腹部以雷纹为地,主纹为九只象纹。腹与颈的接合处有一周圈带纹。颈上部饰有三角雷纹,中为云雷纹,在云雷纹上下各饰一周圈带纹。圈足上饰瓦纹,并有三个十字形孔。器底外部有铭文一字(图版陆:2)。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02,(2):30-31
至殷晚期,在青铜器物上铸刻文字的风气已经萌始,厉王时期的“小克鼎”,幽王时期的“宗妇鼎”竟然划格布字,即使无格的,字也安顿得很整齐。可见这是用心经营意匠的。甲骨的“错落有致”,是事出无奈,并非着意为之。研究书法与研究其他学问一样,对那些新出现的细节,切莫粗心放过,因为它可能就是新风格的先兆。  相似文献   

17.
内乡县衙博物馆收藏的录子艅铜甗对研究西周录国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录子艅铜甗的造型、纹饰及铭文看,该甗时代为西周早期偏晚阶段。从该甗的出土地点,结合古代文献资料分析,西周早期录国为“南土”诸侯国之一,其地望应在内乡县大桥乡一带。  相似文献   

18.
《武汉文史资料》2020,(8):52-55
<正>近日,原籍武汉的旅英华人范榕先生给我发来一张晚清时期大智门火车站近景照,据称,这张照片由对武汉很熟悉的意大利建筑师马方济提供。范榕先生同时还提供了一本晚清时期京汉铁路全线开通的照片册,其中有张火车开进大智门车站的远景照,与这张近景照为同一场景。近景照主体部分为一层西洋式小型站房建筑,坡屋顶前出,由斜衬支撑形成风雨廊,门窗及房顶缀有欧陆配饰,大门前放有称重地磅。照片中点处站有两位洋人和一位外国传教士打扮的人,其身后站牌下方为中文"汉口  相似文献   

19.
青铜立人     
  相似文献   

20.
另类青铜     
1986年夏天,三星堆两个大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各类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735件,金器61件,玉器486件,象牙67根,象牙珠120颗,海贝4600枚。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与众不同的青铜器的出土,包括青铜树、青铜全身像、青铜人面像等,显现出完全不同于代表中原文化的安阳殷商青铜文化的特质。根据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从龙山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