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孟钟捷、(德)苏珊·波普、(韩)吴炳守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11月出版,共58万字。该书是一本学术会议的论文集,汇集了中国、韩国和德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历史教育学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该会议主题为"1945年以来世界史的呈现:亚洲与德国/欧洲教科书叙事特点的比较"。全书共分四部分:亚欧历史的转折点;亚欧历史教科书中的教学观念比较;历史文化与公共历史;教科书分析。该书是在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2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主办的"上海当代史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所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与会。学者们介绍了各自机构在当代史,特别是上海当代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国内西方思想史研究的学术交流 ,推动国内西方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2 0 0 3年 9月 1 1日到 1 4日 ,主题为“西方思想的现代性演进”的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编辑部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 ,是《世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7.
韩国沿革地理学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其并非该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日据时期的学者虽然继续进行沿革地理学的研究,但并未主动引入现代历史地理学,未能推动该学科的近代化转变。1945年后,在卢道阳、李灿等为代表的韩国第一代地理学者积极倡导下,美国伯克利学派的历史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被引入韩国,韩国历史地理学由此发展成型。伴随着历史地理学在韩国地理学科体系内的茁壮成长,沿革地理学的地位日益弱化,直至被摒弃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这一现象的出现,同韩国历史地理学者所接受的地理学教育及历史知识、考证能力的缺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捷克12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二战后德国与日本对本国侵略历史的态度、东亚与欧洲和解进程的差异及其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如何汲取战后欧洲国家反思与和解的积极经验,推动日本的历史反思与东亚的和解进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期的圆桌会议栏目选择了四位与会学者的发言在这里刊登。宋志勇的文章从整体上对德国和日本战后历史反思的不同态度做了勾画;鲍尔康泊和依田3家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其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的反思程度;李薇的文章则从战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宽阔视野、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和当前国际政治较量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日本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罪行的原因。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有...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21日至22日,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中国旅美华人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历史研究的回顾、探索、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30个单位的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2月19日到20日,在美国中南部的阿肯色州州会小石城举行了"中国历史的地理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藉以推广地理学在传统汉学界的影响。本次会议由阿肯色州大学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 of Arkansas,Little Rock)组织,得到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英国、德国、白俄罗斯与美国等各地学者的高度重视。19日全天开会,总共提交12篇论文,论点创新,时地跨越很广,从古代到当代,从华西北到华东南,收获相当丰富。主要演讲者是伊利诺斯州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Chicago)的何特勒(Laura Hostetler)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包弼德(Peter Bol)。20日上午包弼德举行颇有启示的讲座,即关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教学实用。  相似文献   

11.
冷战史是后冷战时期受到中国及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 2 0 0 2年 8月 6日至 8日 ,北京大学现代史料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及北京东城东方历史学会主办的冷战中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的与会学者 ,围绕着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主题 ,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演变和基本特点 ,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的影响密不可分。张振江 (中山大学历史系 )的《美国与中苏关系 :以雅尔塔…  相似文献   

12.
受教育部研究生司委托,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乡土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07年历史人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于2007年8月1日至13日举行。学校正式学员共80余人,均为在校硕士生、博士生和高校青年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政治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嘉应学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联合大学、韩国江陵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45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另有旁听学员1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一、“518”事件来龙去脉1980年5月18日,韩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光州事件”,迄今25周年了。笔者在本文中根据在韩国搜集到的资料和实地考察所得,力图首先再现这个历史过程。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部下情报部长金载圭刺杀,由崔圭夏任代总统,韩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汉城之春”。  相似文献   

14.
郑红 《环球人物》2013,(34):50-51
人物简介乌尔苏拉·冯德莱恩,1958年出生于比利时。1990年,冯德莱恩加入基民盟,2005年出任德国联邦家庭部长,2009年任劳工和社会部部长,2013年12月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国防部长。12月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新内阁名单,55岁的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下文称冯德莱恩)出任国防部长。她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防部长,要指挥18.5万的军队,并管理7万文职人员。消息传来,德国各大媒体对冯德莱恩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看法是,她或许还会成为默克尔的接班人。政治偶像是父亲1958年10月8日,冯德莱恩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埃尔塞纳区,这个地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13-16日,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德国历史: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以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人民出版社等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七十余位学者会集一堂,围绕"德国历史:宗教与社会"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议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和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协办,共收到论文37篇,德国历史新地图2幅.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围绕"德国的宗教与政治"、"中德史学与文化研究"、"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运动"、"德国经济建设及社会问题"、"现代德国对外关系和社会政策"五大主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前沿性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韩国学术团体协会、韩国纠正日本历史教科书运动总部团体协会、日本战争责任资料中心、日本21世纪儿童与教科书全国网络主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科书肩负有塑造国家与民族之回忆文化的职责.德国历史教科书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叙述经历了多种变化,这些变化历程也反映了二战后德国政治文化的变迁进程.德国当代历史教科书着眼于培养年轻一代的罪责意识,通过集体罪责的分层化、消融化、当下化和立体化,试图建构年轻一代健康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已经成为德国当代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徐良  李江 《世界历史》2006,(2):148-151
2005年11月1至4日,由“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二届年会组委会和江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的“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二届年会暨“中国史学会世界史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是继200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首届年会后,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又一次盛会。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世界历史》等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并提交论文70多篇。  相似文献   

19.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历史教育的国家,其历史教学从公元4世纪开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大的变革时期。古代时期,深受中国儒学的影响,《春秋》、《史记》、《后汉书》等为当时历史教学的基本教材;进入近代时期后,逐渐摆脱中国儒家式历史教育的束缚,开始新式的历史教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肃清日本殖民统治者推行的奴化、愚民教育的同时,重新推广本国语言和历史教学,并经过多次改革还了国史教育的真面目,形成了韩国现代历史教学的新特色,为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为培养振兴韩国经济的大批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25—26日,"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这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历史系,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图书馆和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70余名专家学者就北美中国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及其研究和方法理论展开了热烈研讨。作为本次大会的组织者之一,笔者根据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包括整理后的发言记录,深觉这次会议有不少重要的议论焦点值得进一步思考,遂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规纳为几个问题在这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