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精明 《东南文化》2023,(1):149-156
展览类型或展览面向对于展览策划、展览评估具有方法意义。宗教文物具有艺术面向、宗教面向等多种面向,根据展览面向不同而有不同的策展依据、评估指标。博物馆展览往往倾向于展示宗教文物的艺术面向。从展览目的、展览的陈列与设计、展览文本内容三个层面,对宗教文物展览案例进行评估与比较,研究发现宗教物件整体的品质影响了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馆所的创办人和历任馆长的理念、馆所形成的展览惯习、策展人的专业背景均为宗教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影响因素。博物馆可通过制定明确而具有差异化的博物馆宗旨和定位、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策展人、确定清晰的展览面向,促进宗教文物展览的多元面向,避免出现博物馆的美术馆化、宗教文物千篇一律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展览馆进行展览活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解说。通过展览,观众可以直观地通过视觉接收展品的信息,但其无从了解展览物品背后的故事或意义,因此展览解说对展览活动至关重要。展览解说不仅需要解说员将展览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而且在展览的过程中,更需要讲求展览解说的语言美、内在美以及形式美,以充分体现展览解说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展示需要更新和突破的几个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示理念落后是制约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升我国博物馆展览的水平,特别需要在展览模式选择、展览核心特征把握、作为非正规教育手段的展览的基本要求以及什么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展览等方面更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正>博物馆文物展览的筹备都有一个繁琐而漫长的前期策划过程。策展人首先要组织团队确定展览的背景、主题、性质、宗旨、目标、规模以及展览主要面对的观众群体,然后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选择参展文物和辅助展示内容,进而构思设计展览的大纲。待展览内容大纲成形后,往往还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对大纲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此时,展览的筹备将进入实施阶段,确定的展览大纲交付展览形式设计人员进行展览的形式设计,再交由施工单位或人员进行施工。最终一个完整的  相似文献   

5.
田田 《文物天地》2023,(S2):4-9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自2019年度起发布,其中包括当年在展展览的基本信息。据此分析,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展期有所延长,展览重心由艺术转向文化、对外输出展览也由展文物向展文化过渡;展览内容注重为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纪念日营造氛围,及时反映新时代各领域成就,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大量展览实践的基础上,对展览体系构建和展览品牌建设也作出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6.
彭文 《文物天地》2022,(S1):28-34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连接公众最主要的方式。近年,展览的叙事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但如何在展览中采用恰当的叙事方式以串联展览的“故事线”,使展览的逻辑合理、完整,也使展览所表达的内容更丰富、生动,亦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以原创展览“平天下——秦的统一”为例,阐述当代历史类展览在内容表达上的叙事方式和方法,希冀抛砖引玉,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博物馆诞生之初,器物和文献便同时被纳入展览收藏体系,直至图书馆、档案馆和方志馆等机构展览业务勃兴,文献展览才作为一种现象级展览获关注。但图书馆等机构的展览,更多的是主张与博物馆合作,或者干脆效仿博物馆器物展览之策展理念和方法。事实上,器物展览和文献展览属于两种常见的形态。本文在界定两类展览相关概念、探索两者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提出器物展览和文献展览在信息的特征与载体的类别上存在本质差异。因此基于两类展品所策划的展览,应当具备两套不同的策展理念和阐释模式,差异在于是否需要进行信息重构。鉴此,在探索展览专业化的过程中,不可一味专注于方法论上的问题,而是需要先讨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问题,弄清展览自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差异性前提下的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公达 《东南文化》2023,(1):143-148
近些年来,阐释理论在博物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博物馆作为肩负着生产知识和文化传播使命的社会文化机构,对展览进行必要的展览阐释可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实现自身的使命宗旨。当下许多历史、综合博物馆对于展览阐释较为重视,艺术博物馆对展览阐释却关注不足。我们应从传播符号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博物馆的展览阐释,上海博物馆展览“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在展览阐释中运用了传播符号学理论,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艺术博物馆可以此为借鉴,从展览阐释的结构、展览阐释的内容、展览阐释的方式这三个角度提高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9.
展览与空间密不可分,成功的展览应与其所在空间的特性协调统一。在名人祠堂古建中进行展览工作,即应考虑展览、祠堂、古建三者的融合。通过展览的方式,讲述祠堂所祀先贤的事迹,彰显其精神品质。考虑祠堂的基本功能,在展览中设置满足祭祀功能的陈设。注意展览逻辑与古建格局相适应,形式设计与古建风格相符合,保证展陈施工对古建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杜姗 《东方收藏》2022,(6):115-117
艺术展览作为美术博物馆的传播媒介,其呈现方式决定展览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展览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转变,这也决定了艺术展览作为美术博物馆的展示舞台其创新性呈现方式的价值有所提升。基于以上,本文通过对美术博物馆与艺术展览的分析,阐释艺术展览呈现现状,探讨当今艺术展览呈现方式的新趋势,由此创新艺术展览呈现方式也为观众、艺术展览及美术博物馆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为博物馆陈列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唐山博物馆作为地市级中小博物馆,在策划临时原创展览时常遇诸多限制,而形式设计作为展览的门面担当,自然成为解决难题的突破口。通过从色彩搭配、展览动线设计、展板排版设计等多个维度对临时展览形式设计进行拆解,条分缕析,探索中小博物馆在临时展览形式设计方面的新方法、新出路。  相似文献   

12.
展览与空间密不可分,成功的展览应与其所在空间的特性协调统一。在名人祠堂古建中进行展览工作,即应考虑展览、祠堂、古建三者的融合。通过展览的方式,讲述祠堂所祀先贤的事迹,彰显其精神品质。考虑祠堂的基本功能,在展览中设置满足祭祀功能的陈设。注意展览逻辑与古建格局相适应,形式设计与古建风格相符合,保证展陈施工对古建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文博》2018,(5)
博物馆展览策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围绕展览产品本身的活动,也包括围绕展览的组织管理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对陕西历史博物馆2008年至2017年10年间所举办临时展览所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说明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一个统筹展览产品本身活动和展览组织管理活动的有利机制,而策展人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在展览的概念创意、设计制作、展览运营和绩效评估等不同阶段实现对展览产品本身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统筹管理,也有利于博物馆对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有效运用,并从而使博物馆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处在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与个性化、学习型与服务型的模式转换过程中。要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关注陈列展览的社会效益,根据陈列展览内容和观众接受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设施,为广大观众奉献丰富多样的优秀陈列展览。同时,文物展品是陈列展览中的主角,要拉近文物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情感上、艺术上、文化上触动观众的心灵,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知识性与通俗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多数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举办展览时存在思路保守、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化的问题,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办好展览,激发展览活力,是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调动观众积极性、谋求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沧州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其于2021年初推出的《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的策划过程可知,针对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策展时所面临的展品匮乏、展览缺乏新意、策展过程封闭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打破只展珍贵文物的展览观念,拓宽展品资源选择面;优化展览结构,策划贴近现实生活的展览;开放展览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展览策划;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博物馆策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恨无 《文物天地》2023,(S2):40-44
一场展览,观众所看到的是所有设计行为过程后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之前所有工作的结晶,能够体现出来的主要是物质层面,但是透过表面观众能够感受到展览人员的精力投入程度、展览系统的运转顺畅度、展览主题的鲜明程度,以及是否具备清晰的展览目标与流程等。成熟的展览风格必须呈现出某些方面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它既要符合展览传播的需要,又要以观众为中心,吸引公众参观。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应该结合自身的定位与资源,确定陈列展览的主题和特色,重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文本与设计制作,加强陈列展览的学术支撑,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阐释展览内容特别是出土文物的综合价值;同时,有效运用高科技展示手段,补充完善陈列展示方式,提升陈列展览的感染力,追求陈列展览艺术与陈列展览技术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传播展览的知识信息,从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传播与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8.
李沁芳 《文物天地》2023,(S2):92-97
关于民俗事项、民俗文物、民俗文化的展览被称为民俗展览。民俗展览在内容上要具备专业性和通俗性,在展示上要有均衡性和美观性,同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参与性,让展览充满趣味性。本文以吉林省博物院满族民间刺绣展为例,来探讨民俗展览中的以上策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罗军 《沧桑》2014,(4):153-155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观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博物馆工作的业务重点,也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可从文物类别、展览形式等方面进行策划设计,利用优质的陈列展览吸引观众,通过增强陈列展览的知识性、鉴赏性和互动性,满足社会观众的精神需求。本文提出了博物馆在实施陈列展览策划与设计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举办科普展览,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深圳博物馆近年自然科普展览实践的研究指出,一个成功的科普展览,选题要契合时代背景、公众关注热点、博物馆定位及其所在区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展览要融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要展教结合,以展览为切入点推出一系列灵活多样、参与性强的拓展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