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意的秦州     
叶梓 《丝绸之路》2003,(3):46-48
隗嚣宫像是秦州大地上的一个破碎之梦。梦把自己交给了记忆与追恋,隗嚣宫却把自己交给了苏辙、王安石、杜甫、李克明的诗文——让后来者只能在散乱的册页里聆听历史的叹息。当我今天站在这一块平展的梯田里,看着“突突突”的拖拉机驶来  相似文献   

2.
更始末,张掖属国都尉窦融基于黄河为河西地区屏障的地理认知,以河西四郡跨越乌鞘岭联合金城郡,形成了据境自保的“河西五郡”地域共同体,自任“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此举更改了金城郡的地缘关系,使其进入河西、陇右和中原的区域互动关系中。东汉建立后,刘秀联合窦融的河西集团,夹击并消灭割据陇右的隗嚣势力集团;后公孙述败,“河西五郡”完全失去战略联盟的价值,其解体成为必然。“河西五郡”地域共同体的形成,是窦融将隗嚣视为阻隔其与中原政权交通的独立集团,是多区域结构性关联的结果。两汉之际人们对河西自然区地理界线认识的模糊,是金城郡被纳入“河西五郡”体系的直接原因,而窦融集团的政治需要则是其重要推动力,但此举未能根本改变金城郡的地理区位,也未能结成稳定的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东瓦亭和西瓦亭 瓦亭是古代由陕西进入甘肃的要冲。据《后汉书·隗嚣传》记载,公元32年,刘秀进攻割据天水、陇西一带的隗嚣时,瓦亭是隗嚣的部下牛邯据守的要地。自此以后,瓦亭一地屡见于史  相似文献   

4.
釜底抽薪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刘秀为了彻底消灭武装割据势力,发动了对盘踞西北的军伐隗嚣的讨伐战争。战事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刘秀的部下耿弇在攻打高平城时遇到了劲敌。守城的是隗嚣的大将高峻,率领兵众一万多人坚守达一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正公孙述是扶风茂陵人,王莽统治末年,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公孙述便占据了蜀地,自称蜀王。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派将领攻打隗嚣,公孙述就派大将李育率领一万人去救援,结果,隗嚣被刘秀的军队杀得大败,以致全军覆没。蜀国上下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震惊,大臣们都坐立不安、人心浮动,百姓更是乱成一团。公孙述心里明白,如果军  相似文献   

6.
两汉之际割据陇右的隗嚣集团是一个以陇右地方豪强为主导,并联合氐羌以及关中士人的政治集团。该集团具有武质性、自保性以及政权建设的独特性等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情势,其政治态度经历了从"反莽复汉"到割据自立的转变过程。然而,隗嚣集团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思潮以及刘秀对陇右的战略经营使得他们为刘秀所灭,难以实现割据自立。  相似文献   

7.
成纪城与成纪水·日高中华文明发源史上,渭河主要支流葫芦河是著名地域之一。其上游有一处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熠熠生辉的历史名城,它就是成纪。成纪既是相传的伏羲、女娲诞生地,又是信史所载汉李广、隗嚣、西凉李唐李渊、李世民、李白等历史名人的出生地或...  相似文献   

8.
班彪(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出身世家,其先祖班壹于秦朝末年曾避难于泥阳(今甘肃省宁县)一带,故泥阳有班氏庙;祖父班况,汉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班稚,汉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姑班健仔,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人宫,立为健仔,善词赋。班彪曾到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依附隗嚣,著《王命论》劝嚣归汉,不听;又到河西为窦融出谋划策,劝融支持汉光帝刘秀。东汉初,任徐令、望都长。班彪专心史籍,“才高而好述作”,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文学家。他续作《史记后传165篇。其长子班固继承父业,修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名著《汉书》;其女班昭又继续完成《汉书》的八表等;其次子班超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为东汉名将;超子班勇,任西域长史,熟悉西域情况,《后汉书》西域传所述风土民俗,“皆安帝末班勇所记”。  相似文献   

9.
随着汉武帝对西北的拓土与开发,最初指称西南的区域概念"西州"逐渐扩及西北之朔方、凉州,有时甚至专指西北。两汉之际西北移民增多,经济渐盛,地方豪族发展壮大,地方乡里认同和区域关系网初步形成,完成了从异域到旧疆的转变。隗嚣、窦融和卢芳三股西州割据势力,凭借特殊的地缘位置和羌胡劲兵对东汉政权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边疆与中央的关系中,边疆并不完全是被动性的,亦有其主体性及主动选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博物馆于1984年10月收购到一件螭盖三足石砚,原收藏者称系天水市隗嚣宫遗址出土。有关专家鉴定为汉砚。螭盖三足石砚通高12.5、直径13.5厘米。砚盖雕作双螭盘绕。双螭有耳,互咬对方颈部,颈下透雕成孔,前右足斜立外向,前左足曲跪,中腰盘转,后二足匍伏。盖四周斜面阴刻二虎和斜平行线纹。盖曲凹处还遗留有朱红色的痕迹。砚身通高5厘米,砚面平坦,周边略低,正与盖部吻合。砚面部尚留有墨迹。底下三足鼎立,足正面各阳刻熊  相似文献   

11.
许世友  闫晓松 《神州》2014,(9):154-155
“了”做为助词有两种:一为动态助词,我们称之为“了1”;一为事态助词,我们称之为“了2”。“了1”与“了2”都是由表完毕义的动词“了”虚化而来的。在参考许多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试着分析探讨三个问题:(1)“了1”产生的时代。(2)“了1”形成的过程中的“前移”说与“后加”说。(3)“前移”说与“后加”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谈与酒     
“清谈与酒”是魏晋名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项内容,因此成为当今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学术研究的对象。本文不仅分析了魏晋名士的“喝酒”,还考察了他们的“用酒”;又不仅分析了魏晋名士的“清谈”——“谈老庄”,还揭示出他们的“清谈”是“用老庄谈”这一特点。为了诠释“用老庄谈”这一特点,还将“用酒”和“用老庄谈”作了联系。最後对“用老庄谈”作了若干考释。  相似文献   

13.
一、考古学的历史简况“考古学”一词,公元前四世纪出现在欧洲,当时只是泛指古代的科学而言。到了近代才把考古学赋予了固定含义。中国的北宋时期,研究“金石学”的著述,可以说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所谓“金石学”,主要是研究钟鼎彝器和碑刻文字。到了清代,除了“金石学”之外,新出现了“古文字学”。到了民国初年,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利用新出土的甲骨文、铜器、简牍、石经和墓志进行了整理研究,使“金石学”和“古文字学”有了新的发展。另外,在清代还出现了“古钱币学”和“印章学”等。尽管有各种学科的出现,但基本上都没有摆脱“金石学”或者称为“古器物学”的圈子。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湖南文史》2011,(3):55-55
最早的时候没有“鼻”这个字,而是用“自”这个字来表示“鼻子”。 后来,人们在“自”的下面加了一个声符“畀”来表示鼻子。“畀”读作“bi”,是给予、付出的意思。“自”和“畀”合在一起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于是用来指称鼻子了。  相似文献   

15.
刘成纪 《收藏家》2022,(9):91-98
殷商是中国历史的开幕时期,也是中国艺术观念的形成和奠基期。这一时期的甲骨刻辞虽然没有将艺术作为讨论对象,但其中出现的“艺”“乐”“舞”“画”“美”“丽”“丑”“品”“鉴”等字,却勾勒出了后世中国艺术形式和艺术批评的框架。刻辞文字按“依类象形”的原则构成,为“以形释义”提供了可能性。其中,“艺”“乐”“舞”“画”的构形方式,暗示了艺术与原始农耕文明的内在关联,“美”“丽”“丑”关乎艺术评价的维度,“品”“鉴”涉及艺术评鉴的方法。通过与殷商青铜器的相互参证则可看到,摹仿与变形是殷商艺术的创制原则,象征与暧昧是其主导性的艺术风格,自然认知是其对艺术价值的基本定位。据此,殷商时期虽然尚未形成自觉的艺术观,但却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了观念的本源。  相似文献   

16.
我自知没什么水平去谈“孝”,且充当一回“思想家”,还请老师不要见笑。中国的孝道算是世界闻名了吧,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演变至今日,已大大删减,简化了。若以我今时之作为,作用于古时,恐怕要戴上“大不孝”之罪名了。我虽无水平,却看过大有水平的鲁迅先生提过的“二十四孝图”,这“二十四孝”我所知不全,且暂举几例吧。“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有让我佩服的,有让我不置可否的,更有甚者,让我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7.
有家刊物先登载了《改稿校对可以不改动的词》,1991年第3期又刊出了《编辑校对不用改动的字》。如:“抹杀”同“抹煞”,“猛醒”同“猛省”,“踏实”同“塌实”,“惟独”同“唯独”,“毋宁”同“无宁”等。每组异形词都是可以互相代替的。于是,在对异形词的认识和使用过程中,就产生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家里是慢慢儿“洋”起来了,前秋,妻购买了成套的音响及“VCD”,于是,“影院”设在家庭里了。经此折腾,这居室真可谓“中西合壁”了──客厅“西”而书斋“中”。那边厢,沙发、“OK”,这边厢,壁悬书画、案陈“四宝”。妻、儿在那边“OK”,我却在这边画着幽兰清竹。两室只一壁之隔,却气象遏然。但是,却如我们一家亲善相处一样,这东、西文化也并未“碰撞”,你“OK”你的,我画我的,和平共处。进一步讲,非但共处,且互济互补、相为掩映、相得益彰,“洋”者因有“土”货在侧“洋”味更浓,“土”者则因“洋”在而“土”味浓…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一词的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它的出现本身就蕴有“近代”何以构成的“故事”。为什么“近代史”的叙事情节中不断出现的是与“西方”有关“事件”?是“历史学”编制了“近代史”,还是“近代史”产生了“历史学家”?这个“故事”似乎可以一说再说。  相似文献   

20.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经历了一次“右转弯”,即从“左翼”民族主义向“右翼”民族主义过渡。事实上,这种过渡不在于“左翼”民族主义的急流勇退和“右翼”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而在于“左”、“右”两翼先后垄断民族主义话语。在这一蜕变过程中,“左”、“右”两翼都保留了各自的民族主义传统,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实现了“神圣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