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斌 《丝绸之路》2009,(22):69-70
凉州的民间传统手工花灯一直以工艺精湛、外形美观、生动有趣而著称于世。花灯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融丰富的历史文化性、民间艺术性、传统工艺性以及文化艺术传承性于一体。它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民俗艺术大家庭中的璀璨一员,但随着社会文化取向的不断变化,这一古老的趣味审美文化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其文化继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任评  余春凤 《神州》2012,(30):9-10
弥渡花灯是云南地方戏曲品种之一。弥渡花灯是在民间花灯歌舞小戏基础上发展后形成的戏曲剧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本文拟通过论述弥渡花灯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和对弥渡花灯舞蹈个性特征及其表演性花灯的分析,并结合史料进行探索研究,解析弥渡花灯的审美价值,提出对弥渡花灯保护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独山花灯以灯、戏、唱、说兼容的独特风格,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优美的音乐曲调闻名于世。独山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6月,独山花灯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初,独山被评为中国传统文化旅游名城。3月,独山花灯被邀请参加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迅速在欧洲走红,在世界音乐界引起轰动,成为了全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民国十二年,1923年3月5日夜晚,恰逢元宵佳节,潮州城内熙熙攘攘,灯火通明,正是一年一度赏花灯的好日子。忽然,闹市的一角人仰马翻,尖叫声、哭喊声乱成一片。原来,不知从哪里出来了一大队花灯人马,前有一彪手持火把马鞭的军士凶神恶煞地开道,后面紧跟一条长长的马队。这浩浩荡荡—百多匹马的背上坐着都是些花枝招展的女人,一个个打扮成西施、王昭君、杨贵妃等妖艳美女,扮作活灯人物,似要与民间的花灯一争高下。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泮村地区,有一项延续了六百多年的盛大民间活动——正月十三花灯会。所谓花灯,就是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大糊纸彩球,彩球中间安装一根七米长的竹竿,球  相似文献   

6.
胡迟 《江淮文史》2013,(5):156-165
很早就想去看看东至花灯了。 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刻本《建德县志》载:“立春先一日,邑合迎于东郊。上元日,张灯闹花爆。”建德,即现在的东至县。  相似文献   

7.
独山花灯     
花灯是贵州最普遍、最丰富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是贵州劳动人民在世代劳动生产的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最热爱、最熟悉的民间歌舞。  相似文献   

8.
思南花灯作为国家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 600 多年的历史,但是就当前的思南花灯传承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基于此,主要剖析了思南花灯目前存在的困境,分别有后备人才不足、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以及忽略文化品牌发展,然后给出了思南花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别有建设和发展研究队伍、政府发挥导向作用、利用新媒体发展文化品牌,以期为思南花灯的传承与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支持,真正促进我国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建设。  相似文献   

9.
陈彩平 《神州》2020,(1):40-40
仙居花灯承载着仙居地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仙居花灯的之美,美在它独具匠心精湛的工艺,美在它绚丽多彩的颜色,美在它象征美好吉祥的寓意。本文通过对仙居花灯之美的阐述,表达笔者对于这一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同时表达了笔者对于传承与创新仙居花灯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吴若峰 《旅游》2006,(5):66-70
不曾见过如此丰盛的视觉大宴。文庙内,五彩缤纷的花灯布满了大院及走廊,有人物灯、动物灯、座灯、宫灯、吊灯、无骨灯、走马灯、宝莲灯等等。那花灯,盏盏造型别致,个个制作精美。最具特色的是“无骨料丝花灯(当地俗称纸扎灯)”。泉州的无骨料丝花灯,是我国花灯族中的特有品种,被称作是立体的刻纸艺术,曾经作为国礼赠送外宾,享誉天下。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泗涧沟村西汉晚期墓葬出土的"百花灯"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宇宙山——昆仑山的浓缩,它形象地反映了汉代人追求的"长生"和"成仙"的意识形态,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普定花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间艺术的角度来看,普定花灯可称为贵州一绝,被誉为贵州西部旅游线上的一朵艳丽山花。以普定为代表的西路花灯,演出程序多,内容丰富,方言土语,民风民俗十分浓郁。  相似文献   

13.
《华夏人文地理》2001,(4):110-116
广东王邑之一的开平市水口镇泮村乡,有一招流传六百多年的“正月十三花灯会”。在花灯会上,上百壮汉,扛着长龙追逐花灯,在弥漫的爆竹硝烟中狂舞;观者如海潮;鞭炮残红厚积如秋叶;盛宴近百席,大碗的米酒泼酒;震人心魄的“烧三炮”好似炸雷一样。  相似文献   

14.
叶文玲 《风景名胜》2012,(3):122-125,16
起源于唐朝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名日“唐灯”。 传说中,有人称其为“神灯”。  相似文献   

15.
贵州花灯剧是贵州成形最早,传播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花灯是广大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今这一"非遗"濒临消亡、失传,亟待抢救和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12,(3):108-109
仙居的山,雄伟而不失柔情;仙居的水,柔美却蕴含刚性。这片独具秉性的山水,孕育了多少代江山人才,他们用"仁义礼智信"走出了新的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的仙居农家人,也始终不放弃精神世界的拓展,仙居花灯、四季八节的舞龙舞狮等民间歌舞,让这里的山野充满着美的音韵。仙居山水,美得浪漫;仙居人文,美得传奇。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生活过的人,无疑都被这一山水、人文之美所漫染,因而传奇、因而浪漫……  相似文献   

17.
玉溪花灯最初起源于民歌小曲,经过上百年的传承,在剧目、曲调、唱腔、音乐、表演等方面不断发展和丰富,最终在“老灯”和“新灯”两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一项表现综合性唱、做、念、舞的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蕴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福建旅游》2004,(12):21-21
鲤城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绚丽多彩。动态静态,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在节日民俗中,元宵节最为风光,被誉为鲤城人乃至泉州人民的“狂欢节”。节日期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花灯展览、文艺踩街。万人空巷,举城同乐。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习俗、人文景观,已成为地方一大旅游资源并加以不断开发。  相似文献   

19.
仁怀春台戏     
春台戏是流传于贵州省仁怀县喜头区立新、云乐等公社一带的民间地方戏曲剧种。因为当地民间艺人常于春节期间搭台演出,所以叫做春台戏。亦称阳戏,据说是农村习俗,以春为一阳之始,故名。据我们初步调查,春台戏已有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约在清道光年间,当地农民吸收、借鉴、综合了流行于本地的花灯、龙灯、狮灯、端公戏、民歌等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各种艺术之长而加以创造,并逐渐丰富发展,遂成为一个绰约多姿,自成一格的民间剧种。  相似文献   

20.
“秧歌只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这是许多人的共识,但是不一定对。地处江南水乡的江苏金坛市谈庄村一带,至今流传着传统秧歌与花灯相结合的“秧歌灯”。谈庄秧歌灯盛行于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国时期,只是在其后的岁月里经历了起起落落,一度销声匿迹。那么,谈庄秧歌灯是如何幸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