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之间经常发生着冲突和矛盾,也就是说,如何保存历史文化、文物一直是城市建设中无法绕开的难题,至今也没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思路。一提起这个问题,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梁思成当年为完整保护北京城所作的抗争和悲剧性的结局。殊不知,作为知名的历史学家和分管文物保护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也是一开始就由于其双重角色而陷入了建设和文保的矛盾和尴尬之中。  相似文献   

2.
遗产风景     
《中华遗产》2014,(9):10-15
当代建筑思想大师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的最后一章,赞扬斯普利特是一座“触觉之城”,这个形容颇令人费解。阿尔多这样解释:“似乎所到之处都在双手就能够建造的尺度之内,一切均被触摸。”如果还不能读懂其中的含义,只需看看斯普利特城中这道罗马帝国时代的宫墙便清楚了:墙体上辟有窗户,墙后建房子住人,有些房子没了,只留下窗洞。在历史遗迹被普遍从现代人的生活中隔离保护的时代,斯普利特这样在宫墙内外屡次加建的建城法则,显然有些特立独行。不过,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斯普利特从不刻意保存那些浪漫的过去,几百年来人们对吉建筑毫无忌惮的利用,使斑驳的残石上随处可见双手触摸过的痕迹,那是城市生活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完整保留北京古城原来格局,另辟新区建设新城,是建筑大师梁思成城市规划思想之一。那么,北京古城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位置,它的整体格局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竟然使梁思成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予以保护?而著名的“梁陈方案”被置之不理后,梁思成又是怎样一而再地“退而求其次”尽量保护北京古城的?他又是怎样获得古建筑保卫战的惟一一次胜利的?本文以详实的资料叙述了这一段令人反思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前言人们普遍认为意大利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丰富文化遗产的两个国家。在两国历史上,都曾留下了大量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物质遗迹。由于这个原因,意大利二十年前就开始支持中国在这一重要文化领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因为政权更迭,曾有数十万俄国人流亡中国东北,他们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陆续离去;今天,中国政府把那段历史遗迹作为文物依法保护起来。 花团锦簇的哈尔滨市圣·索菲亚广场,鸽群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是指那些当时人们祭神祀祖、祈求生存发展等活动留下的考古学遗迹。和其它考古学遗迹相比;祭祀遗迹有其独有的特征。 祭祀本身是沟通人神的活动,它的意图在于让神灵享用人们的供品而赐人以福佑。祭祀活动是原始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原始人类复杂的社会生活,帮助我们研究当时人类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历史。正是基于此,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此文,试图对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的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思想意识及社会背景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敬请各位专家不各赐教。 二、现有的考古资料 考察中国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我  相似文献   

7.
李方岚先生是河北从事古建筑修缮事业的元老,在河北物界颇为知名,他是河北省从事古代建筑保护与修缮工作的第一位工程师。数十年来,他竭心尽力,献身于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事业,在古建筑保护与维修领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河北许许多多的古代建筑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李方岚先生,河南南阳人,1914年出生,1992年12月因病去世。他早年在家乡求学,1932年毕业于河南南阳高级师范学校。同年,由同乡介绍到山东参加了济南古迹研究会,从此开始了他倾注毕生而不悔的物和古代建筑保护事业。1934年他进入中国营造学社——我国名的古代建筑学研究团体学习深浩.中围营浩学料县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被人们逐渐淡忘。比如胡适,他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思想理念、教育模式和人格风范曾一度被人们淡忘,不仅使中国现代教育传统被人为中断,而且让我们的教育在很长时间内迷失了方向,走了弯路。因此,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了解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国家首次以立法的方式确立有关抗战的重要纪念日,其意义可谓深远。3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地加强抗日战争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恰好是"纪念性遗产"。为此,本期推出"抗战遗产,为了未曾忘却的纪念"专题,寻找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抗战遗址遗迹,用它们来真实的记录那段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历史,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14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抗战遗址遗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涉及抗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的萧友梅合唱曲——《湖南大学校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友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他毕生致力于“五四”以来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论著和创作作品。全面深入地研究萧友梅的教育实践、学术论著和创作作品,对于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及启迪现...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地处华北地区中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为河北留下了十分宝贵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现已查明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与古迹12000余处,目前,已有500余处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58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古迹包含了各种人类活动的实物和遗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中有古代都城遗址和古代帝王陵寝多处,有众多的古代寺庙、宫观、城堡、民居、衙署、园林、桥梁等建筑,有数以千公里计的自战国至明代的长城及其相关遗迹,有大量的古代石刻造像与其他遗存,也有丰富的近现代文物史迹。许多古代…  相似文献   

12.
潘仁颖 《风景名胜》2021,(8):0074-0074,0076
中国是一个拥有 5 000 年历史的文化大国,聪明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与经济发生了冲突。同时,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和历史文化名称保护对社会发展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素和原则,并简要介绍了城市规划设计中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姚宅后人     
肖向云 《风景名胜》2010,(10):102-103
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设计建造的三幢房子,在今天,虽然只剩下了一幢,但却成了杭州市历史建筑,被永远地保护起来了,现在被称为“姚宅”。  相似文献   

14.
经常有人说到梁思成, 但多数是说作为建筑学家 的梁思成,或者是他和林徽 因的浪漫人生。今天生活在 北京的人,也许更加怀念这 位建筑学家,如果北京城的 规划能按梁思成的思路去 办,北京将是一座文物城 市。然而这一切都不可能 了,人们拆墙的时候,不会 想到他,推倒牌楼的时候也 不会想到他,那是一个一切 新的都好,一切旧的都糟的 时代,梁思成是无能为力 的。今天回头一想,人们只 好叹息。当时的气氛下,拆 了城墙,推倒牌楼,还算是 走得不远,要是按照有些人 的理论,连故宫也应该拆 掉。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抗战遗址遗迹。这些抗日战争历史遗址遗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涉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日军暴行、国际援华、战后审判等各个历史侧面。加强对抗战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是对抗战历史及抗战英烈的纪念与缅怀,更是要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获得警示与启迪,从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在古人眼中,城市是容纳万民的巨大器具。而在现代人看来,古城则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历代先民在城中留下的无数遗迹,成为我们今天寻访、瞻仰的对象。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坐落在豫东平原的商丘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梁思成(1901~1972年),广东省新会人,梁启超的长子,是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创办中国最早的建筑教学专业——东北大学建筑系及清华大学建筑系,主持故宫文渊阁的修复工程.解放后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相似文献   

18.
秽貊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居辽阔的东北亚一隅之地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住有不同的种族。他们的一些日常生活可以考古学资料的遗迹和遗物得到验证,而留下这些遗迹和遗物的人们在历史上已有所闻,但属于哪个种族,遗迹和遗物通常难以说明。因此,留下遗迹和遗物的人们之族属问题是考古学研究者极难解决的问题,在某些场合甚至被视为禁区。可是,如果仅仅越过以遗迹和遗物为对象的考古学研究阶段,即使以重新探讨东亚史结构为目的,这个族属问题是不能回避而应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  相似文献   

20.
郝薇 《风景名胜》2021,(6):0051-0051,0054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被确立为我国当前乡村发展的核心战略 , 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实施。该战略的根本指向就是让乡村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这也是中央对其发展所设定的远大目标。乡村是我国乡土文明、自然遗产、文化历史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乡村不仅是中国农耕文化最直接的活态存在,也是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伦理道德体系,更是一部代代相传、久远悠长的纪录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活史书”。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面临变革的当下,面对生活方式、社会发展体系、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等深层次变化,乡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农耕荒废、村落生存环境质量低下、文化丢失等严峻问题。乡村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成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而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家出台了乡村治理方略,其中央一号文件里写到 :“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乡村建设在建筑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建筑是人居环境构成的主题要素,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一大载体。怎样发挥好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建筑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