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前的西北交通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正美 《民国档案》1999,14(2):90-96
一、抗战前西北的战略地位与西北交通建设的提出抗战前的西北指陕西、甘肃、宁夏、绥远、青海、新疆六省,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2%,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蕴藏了发展现代工业所需的绝大部分矿产资源。西北地区的矿产以新疆、青海为最多,陕西的石油,甘肃、新疆的金、银,宁夏的盐,绥远的石炭及铁等,都极其丰富。据统计,西北六省的主要矿产年产值可达1100多万元~①,但由于交通不便,大部分未能开发。西北同时也是国内的畜牧业中心,所产以牛、羊、马、骆驼、骡、驴、猪为大宗。西北地广人…  相似文献   

2.
近代陕西著述成果最为丰硕的当属地方志编撰;洋务运动开始后,旧学尤其是以科举为内容的著述衰落,新学及反映现代新学科的著述开始兴盛。近代陕西著述所反映的内容或事件本身发生在陕西,但著述的影响却具有全国性甚至世界性。西北联大时期,西北联大学人著述出版了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论著;陕甘宁边区出版、翻译了大量马恩等经典作家的著作及毛泽东思想论著,这些著作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北地区工业化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伟 《史学月刊》2006,15(1):62-65,79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人痛感东北之沦丧与民族之危机,开始关注西北地区。国民政府曾设想依靠西北为长期抗战的后方根据地,并以开发西北相号召,希望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以增强抗战的力量,西北地区工业化的问题随之提出。时人对西北地区的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在今天看来仍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新疆历史上经济开发规模最大、开发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也是新疆城市发展最快、城市地理变化最明显的时期,因而,从总体上研究这一时期该地区城市人口及城市规模,对西北历史地理的研究应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本文首先分析了清后期新疆城市人口的统计原则,从清前期天山南北主要城市的人口数量及城市规模、清后期新疆主要城市的人口数量及城市规模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述论,初步探讨了形成这种人口规模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代随着边疆危机的加深,国人围绕新疆的战略地位、民族与宗教关系、如何开发新疆等问题展开多方面的讨论.由于战略地位凸显,国人将新疆视为国家存亡的关键乃至亚洲地区安危之所系,并认识到民族与宗教是新疆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首要问题,全面开发新疆对稳定新疆及巩固国防意义重大.这体现了对新疆地位认识的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道成之际,经世致用之风重新兴起,西北史地研究渐成“显学”。龚自珍、魏源关于西北史地的研究以及开发西北、经营西北的思想体现了他们的经世意识,也具有一些近代意识。二人西北研究的经世目的、政策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由于经历与时代的不完全相同而在经营西北、抵制侵略的策略上有明显差异。他们关于西北的历史、地理、风俗、制度、人17、文化的基础性研究,不仅对于历史、今天的西部开发有重要价值,而且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陕西机制面粉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不但体现出厂数多、规模大、产量丰、人员多、地域广等特点,而且是在中国面粉业整体衰退中逆势而起,在"危机"下实现"转机",从而基本确立了陕西在西北机制面粉工业中的中心地位。究其原因,则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西北的地位陡然上升,开发西北热潮涌动,西安政治地位亦随之提升;陇海铁路相继通车至西安和宝鸡,起到了基础性带动作用;工厂内迁带来了设备、技术、人员等,刺激了新厂的建立并保障其正常运转;大量的内迁人口进一步扩大了面粉市场;小麦的稳步增产则为面粉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  相似文献   

8.
尹晓蕾 《神州》2012,(3):358-358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地理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用的一种与国家地理课程开发相照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内容丰富性、教学手段多样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邱志红 《近代史研究》2022,(2):60-75+160
对中国而言,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汪洋世界深处的年轻岛国,二者远隔万里重洋。由于地理知识以及航海技术、航海工具的局限,古代欧亚文明远洋交流的触角极少涉及南太平洋地区。经康熙年间来华天主教耶稣会士介绍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最新成果,有关新西兰的地理知识始为国人所认知,南怀仁的《坤舆全图》中出现用“新瑟兰第亚”汉译新西兰的称谓。鸦片战争以降,国人有关新西兰的记述,从地理知识展开,内容渐次涉及其殖民地社会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完整的地球五大洲知识的进一步完善,激发国人从整体上对世界大势变化和自我重新定位的深层探求,而对这一全新的殖民地文化和民族主义发展类型的认知演变,无疑丰富了近代国人对世界多元性的理解和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洋”的框架内关于新西兰设立领事问题的讨论,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地理视野的拓展所引发的国人关于地缘政治的突破性思考。近代国人对新西兰的认识,以及由此展开的中新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和紧密。  相似文献   

10.
本组史料系1943年1月国民党政府水利委员会奉行政院之命草拟之西北水利建设十年计划(稿)。计划详细阐述了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五省水利建设目标及其进行步骤,对我们研究民国时期西北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8月14-17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从西北史地之学到西北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校内召开。西北地区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清代中晚期兴起的"西北史地之学"被认为是当时学术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巩昌分属图说》是一套彩绘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式舆图及图说,为研究明代西北边防的重要图籍。笔者主要结合历史文献,从历史地理角度对舆图绘制的时间、背景、内容作了梳理和考证。  相似文献   

13.
清末地理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成为知识分子借以建立国家认同的工具。清末由国人编著、出版的地理教科书,通过对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中国的自然资源以及近代西力东侵背景下中国所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三方面内容的叙述,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塑造。清末的"史学革命"在时间维度上重塑了中国形象,而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地理教科书则在空间维度上建立起个人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考察家及其著作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政府时期,在民族危机和“开发西北”的呼声下,一大批考察家来到西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对这块土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对当时西北的一些突出社会问题进行了详细记载和独到的剖析,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人们认识西北、开发西北起了很重要的先导作用。同时他们坚韧不拔、肯吃苦的献身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15.
<正>北宋时期,西夏王朝曾是雄踞我国西北的党项族创建的王朝。党项族历史悠久,殷商时代,其族民和祭祀在甲骨文里就有记载。经历漫长岁月,多次迁徙,至唐末,出兵助唐镇压黄巢起义,其首领拓跋思恭被授节度使官职,进爵夏国公,因唐朝是李氏政权,也赐其姓李氏。从此,党项族具有银(今陕西米脂西北)、夏(今陕西横山北)、绥(今陕西绥德)、静(今陕西米脂西北)、宥(今陕西靖边北)五州之地。最盛时期,其疆域达到今陕西北部、河套地区及河西走廊等地,境内杂居党项人、汉人、回鹘人和藏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中,西北边疆史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西北边疆的政治、经济、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社会化、生态变化、地理、交通等问题,尤其是研究历代中央政府治理开发西北边疆的历史,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在20世纪百年中,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20世纪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西北边疆史地之学的发展,曾有过四个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典藏古籍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典藏古籍价值进行全方位研究,是一大空白。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出陕西典藏古籍在积累广博史料,丰富史学内容,深化史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认识文学发展规律,繁荣当代的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发掘陕西地域特色文化,促进陕西地方史地研究,提升我省文化品位,都将会发挥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费洪平 《人文地理》1992,7(4):19-24
西方发达国家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已有了很大进展。为开展我国企业地理研究,本文围绕着企业地理研究的方法、产生背景及其发展阶段、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动向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认为在我国开展企业地理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读者论坛     
《山茶》2009,(3):12-13
回归中国时间 随手翻开1月号《华夏地理》,眼前一亮,感觉如此清新却又有着久违的回归。这几年拜读贵刊的文章不在少数,但多是偏向西方近现代科学和自然地理的范畴。反而对中华文明中的地理选题涉猎甚少。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全球文化交融、传播无处不在的年代.国人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日渐衰退。  相似文献   

20.
孟乔芳为明万历年间生人,曾任明朝参将,后金天聪午间降.清朝定鼎之初,孟乔芳即受命总督陕西三边,负责经营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边疆事务,也是清朝首个陕西三边总督.他先后平定了多起反清复明势力及回民起义,对稳定清初西北社会作出重要政治贡献.孟氏主政西北期间所上奏疏,后被其子嗣按年编辑为《孟忠毅公奏议》刊行于世.其内容涉及孟乔芳对清初西北地区平定过程,以及后期恢复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较之其他清初西北政局的史料记载更加的完整、详细.且作为亲历史事者的奏报,它是记载相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更具有真实性,也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