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真 《江淮文史》2008,(4):93-95
2008年4月4日,清明节,法定国休日。上午,我休息在家整理家务时,看到孔令仁大姐与一些前辈及孔氏族人早年的照片、孔大姐亲笔写给我的精致贺年卡、赠与我的书籍和女士喜爱的小玩意。在一样一样归类的同时,我倍感亲切,感慨万分!大姐的音容不时在脑海里闪现,激起我对她的思念。  相似文献   

2.
一 1966年,一场历时十年的动乱开始了。它搅乱了一切,也搅乱了我们的生活。十年间,我的家庭也历经沧桑,但最使我难忘的是与陈少敏大姐在危难中的一段交往。 陈大姐是我在鄂豫边区时认识的首长,在工作上我曾受过她亲切的教诲。她在整个  相似文献   

3.
鞠开 《百年潮》2002,(2):50-51
张茜同志是陈毅的夫人,是新四军中的一个才女,是我尊敬的大姐之一.在战争年代里,在华东战场上,有时还能见到她.进到北京后,她在外交部,我在总参谋部,因为工作岗位不同,也很难和她见面了,越是见不到,越是思念她,越是想见她.  相似文献   

4.
邹芳 《贵阳文史》2005,(2):43-44
老来福药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赵新环大姐和我仅仅见过几次面。  相似文献   

5.
李菁 《百年潮》2014,(3):78-79
正"在他们身边这么多年,只见过他们吵过一次架。"197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赵炜刚要进客厅,跟总理走了一个碰面,感觉总理好像气呼呼的。见到赵炜,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赵炜,你好好陪陪大姐!"说完进办公室拿起文件就出去开会。赵炜走进客厅,看到大姐站在饭桌旁,扶着凳子,也气呼呼的,她想可能是吵架了,也不好问什么。在赵炜的轻声劝解下,邓颖超才慢慢缓  相似文献   

6.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无疑是最幸福的。最小的孩子总是备受关怀,备受疼爱。更令我感到甜蜜,也令旁人羡慕不已的是我有两个疼我的姐姐。大姐比我大十二岁,她是大羊,我是小羊。大羊成熟稳重,小羊调皮捣蛋。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差距,我跟大姐之间的共同话题并不多;也许是因为从我懂事起,  相似文献   

7.
一6月23日上午,忽然接到彭儒大姐的电话:“曾志大姐前天晚上走了……”彭大姐哽咽着说不下去。曾大姐比彭大姐年长两岁,她俩一起参加了湘南暴动,又一起上井冈山。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女同志,现在就只剩彭大姐一人了,她怎能不格外悲伤!我陪同欧阳毅老、陈珉大姐夫妇来到曾大姐家吊唁。客厅异常简朴,在挂着披有黑纱的曾大姐亲切慈祥的遗像前,摆有几盆菊花,墙上还有诗词挽联。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向曾大姐遗像深深鞠躬……斯亮告诉我们:“遵照妈妈的遗愿,她的骨灰将撒在江西井冈山和广州白云山,不举行任何送别仪式,只以告别卡形式,…  相似文献   

8.
上天安排我出生四天便有幸来到这个家庭。这是个大家庭,父亲巴南冈有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二,母亲景南有两兄三姐,她是老幺。父亲的侄儿、侄女加外甥女共11人,母亲那边的更多,我见过或者看过照片的表哥、表姐就有17个。我自己有一哥一  相似文献   

9.
看到钟楚红比较晚,已是80年代中后期了。某次在杂志上见过她的照片不久,电视台播出《刀马旦》片段,她梳着春丽式的发髯.侧着脸,眼波里有娇嗔、有威严,明艳不可方物。  相似文献   

10.
我与洁若     
严格地说,我应该是个贵州“姑爷”。因为我夫人文洁若的祖籍是贵州。我同文法若的姻缘是从文字之交开始的。她找我润色一篇译文,因而相识了。我们很快就相爱了。当时,我们常常在北京文化宫前院一座小亭子的石阶上交谈,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她那时有慈祥的妈妈和两个弟弟。大姐在海外,嫁了位美国农学教授;还有一位就是卧病在床的三姐。她说:“三姐是我的生命。”这话重得当时使我大吃一惊,后来证明事情确实是如此。于是,我告诉她,我也有位姐姐——大堂姐,但她是我半个母亲。我十岁上丧母,妈妈生前一直在外拥工,所以全靠这位老姐…  相似文献   

11.
我认识聂力已经半个世纪多了。同班小学毕业,同班中学毕业,一起赴苏留学,一起回国分配到国防科委老五院,同在国防科研战线上(她在最上层,我在最基层)干到了退休。对我来讲,她是我相处最长相知最深的大姐,对她来讲,恐怕我也是她最老的朋友了。我一生中命运之转折,几乎都与聂伯伯、聂力有关,若用老话说,很托聂家的福,他们对我有大恩大德。可惜我从来没回报过什么。现在老人们都已辞世,每每想起,心中不免黯然,所以就想写点什么,特别是少年时代晋察冀度过的三年,以铭记聂力大姐对我的情谊。与她初次见面是1946年春,那时我在…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26日,是个令人悲伤难忘的日子。这天深夜,尊敬的刘英大姐与世长辞了。虽然她已是97岁高龄,但对此,我还是感到突然。因为无论从她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还是思维敏捷看来,都比她的自然年龄年轻许多许多。我有幸与她熟识,并开始比较密切交往,是1986年10月她和帅孟奇大姐应邀参加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办的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活动以后的事。那年,两位大姐在江西参观视察了18天。当时我任江西省委书记。作为全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两位大姐给予了特别亲切的关爱和鼓励。我调北京工作后,一有空,便去看望康克清、帅孟奇、刘英、邓六金、李昭、…  相似文献   

13.
我一生中,与赵君陶大姐只有过三次短暂的聚会。第一次是抗战时期在重庆,为时只有一个中午的两三个钟头;第二次是武汉解放之初,也只同事了一年;最后是“文革”后期在北京,我去看过她几次。但每次她给我的教益,都使我永志不忘。 我最早认识赵大姐是在1943年的秋天。我的堂姐杜彦  相似文献   

14.
正一我母亲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大姐姓李;二姐姓陈;我是老三,姓谢;老四姓石。四个姊妹四个姓,就是因为我家穷,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溺水去世了。我大姐因为年龄大,可以帮我母亲,就留下了。我二姐就给人了,所以跟人家姓陈。后来,母亲去梧州给一个烧锅的老板填房,这家人姓石,她在那生了个女儿,就姓石。妹妹出生后,我就没办法再跟着母亲了,她  相似文献   

15.
马信芳 《世纪》2023,(5):82-83
<正>我在上海市文联工作期间,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生前曾接受我多次采访。2010年的一天,我去探望她,望着她的满头白发,不由问道:“张老师,关于你的白发,听说还有一段故事?”张瑞芳老师答道:“说来还真惭愧。”原来,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张瑞芳随代表团出访日本后回到北京。第二天她就去探望邓颖超大姐。  相似文献   

16.
约旦。佩特拉。 我只记得热风吹过耳边,石头变幻着色彩。这两样,已让人终生难忘。 早在到达那里之前,那条峡谷的照片我已经见过千百次。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2017,(10)
正丁酉年初三(2017年1月30日),我去北京协和医院给尊敬的李昭大姐拜年,但万万没想到,丁酉春节拜年,竟成了最后的告别。3月11日,噩耗传来,李昭大姐平静地走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轻工业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和《中国服装》杂志社工作时,因为工作关系有幸结认李昭大姐,她给我留下平易近人、热心助人的第一印象。1986年遵照国务院决定,我所在的单位成建制从轻工业部划归纺织工业部,这样一来,我就和李昭大姐走到一条  相似文献   

18.
此文登载的这张照片,是16年前在政协礼堂郭秀仪常委拉着笔者照的。 记得是1985年4月,在政协礼堂三楼大厅举办全国政协委员书画展,在展览会开幕式后,郭秀仪大姐拉住我,带有点埋怨的口气说:“王处长,您为我落实了房产政策,很感谢您,请您吃饭,您不同意;请您到家里坐坐,您也不来。今天,我只要求您陪我照张相  相似文献   

19.
沈伟东 《铁军》2022,(3):42-43
<正>还是在五六年前,我在新四军老战士钱璎大姐家小坐时,又一次聆听她深情地讲述了父亲阿英和陈毅相识相知的一段往事。如今钱璎大姐已经辞世,笔者特意将她讲述的这段感人故事记述于下,以作纪念。那是20世纪40年代初,已在上海的文艺战线上英勇战斗了20多年的阿英,早已被陈毅所耳闻。虽未谋面,陈毅却十分敬崇这位文化斗士。1941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20.
<正>开始认识王卫军以及他的书法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人帅字帅"的感觉。我见过最多的是他的书法小品,由二王一脉派生而出,用笔俊朗、挺拔,一点一画之间无不透露出自信和对技术细节拿捏的火候。这种具有很强书写感的创作意识,显然和当前的所谓"新帖学"技法中的"做"笔意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正是他不与人同的一个地方。我不晓得在魏晋或者二王的基础上,卫军又融合了哪些东西,他的小行书在体式上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